史记与汉书语言特色比较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性。 陈 涉 佣耕出身,率戍卒起义,其目的是在于取代王侯将相的地位,掌握自己的命运 , 所以用长志 气的反传统作为号召;项羽出身于旧贵族阶级,是一个曾经拥有统治权而被秦王朝所剥夺的 统治 阶级一份子,自然内心不服。 而 且 项羽又是一位才气过人的英雄。 因此他不把始皇帝放在眼里,出言大胆而干脆;刘邦当过亭长,妻儿耕于家,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出身,而又染上了浓厚的流氓气,贪 6 图享受,所以就不免对秦始皇的奢侈生活垂涎三尺。 可以说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待陈涉、项羽这样的任务,虽然失败,但仍是英雄,对其充满佩服之情,对高祖刘邦则有所贬斥流氓气十足等。 而《汉书》因为修史的目的的转变因而对高祖大加评价“秉天命而行”对项羽等则呈现 批判的语态。 《汉书》中则是样评价到: “ 《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 而大夫范宣子亦曰: ‘ 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 ’ 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 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 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 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 ‘ 丰,故梁徙也。 ’ 是以颂高祖云: ‘ 汉帝本系,出自唐帝。 降及于周,在秦作刘。 涉魏而东,遂为丰公。 ’ 丰公,盖太上皇父。 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 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 之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 由是推之,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 [14] “ 舜盖重 瞳 子,项羽又重 瞳 子,岂其苗裔邪何其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桀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尽寸,乘势拔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兵灭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内,封立王侯,政繇羽出,号为 ‘ 伯王 ’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怨王侯畔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的觉寤,不自责过失 ,乃引 ‘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 ,岂不谬哉。 ” [15] 通过对人物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与叙事语言相比,人物语言的成就更高、更富有创造性。 但在《史记》的创造中,作者司马迁把叙事语言和传记中的人物语言总是有机的紧密结合在一起。 用自己作为叙事人的语言写出传记中人物说话的环境、情绪、内心活动等,积极的为读者理解人物的语言提供依据。 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构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充分描写展示人物。 ㈢改造、锻炼词语 恰当运用虚词 、实词 传神 《史记》中大量运用虚词,使得司马迁把主观的处事态度、 感情色彩找到了一种恰当的 7 体现方式。 如: 《史记》中多用“竟”字。 《信陵君列传》 :“公子竟留赵” ,“竟病酒而死” ,前一“竟”字 ,表现当时的情势 ,指魏公子盗兵符 ,杀晋鄙 ,于是不敢归魏。 后一“竟”字是哀其被毁 ,抑郁以死。 《李将军列传》中有“专以射为戏 ,竟死” ,《外戚世家》中有“竟不复幸” ,“然竟无子” ,都有出乎意料外之意。 前者重在惜李广之才 ,后者重在写人之不能操持命运。 《史记》中亦多用“也”字。 《韩王信卢绾传》: “及高祖、卢绾壮 ,俱学书 ,又相爱也。 里中嘉两家相亲爱 ,生子同日 ,壮又相爱 ,复贺两家羊酒。 ”《汲郑列传》:“然好学 ,游侠 ,任气节 ,内行修洁 ,好直谏 ,数犯主之颜色 ,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窠 ,亦以数直谏 ,不得久居位。 ”善用“也”字 ,让文字格外多了一番从容 ,有舒缓悠扬之致。 而《汉书》则巧用实词。 在实词上追求变化,因而词汇更加丰富。 如《宣帝纪》叙呼韩邪单于来朝一节尤为可观: “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犭册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 赐以玺绶、冠带、衣裳、安车、驷马、黄金、锦绣、缯絮。 使有司道单于先行就 邸长安,宿长平。 上自甘泉宿池阳宫。 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 共左右当户之群皆列观,蛮夷君、长、王、侯迎者数万人,夹道陈。 上登渭桥,咸称万岁。 单于就邸。 置酒建章宫,飨赐单于,观以珍宝。 二月,单于罢归。 遣长乐卫尉高昌侯忠、车骑都尉昌、骑都尉虎将万六千骑送单于。 单于居幕南,保光禄城。 诏北边振谷食。 郅支单于远遁,匈奴遂定。 ” [16] 叙事雍容雅致,形容丰赡。 使人拍案惊奇,在繁密的叙述后,嘎然而止而用“匈奴遂定”四字,声如裂帛,斩截有力。 正 如苏辙说司马迁“为文疏宕 ,颇有奇气”。 [17]刘熙载说“文如云龙雾豹 ,出没隐见 ,变化无方 ,此庄、骚、太史所同”。 [18]可以说《史记》是奇谲善变的笔法、深情的语调、丰富多彩的语言 ,生动有趣。 与《史记》相比,《汉书》在写人叙事方法上对《史记》有所继承,但又有所不同。 《汉书》文章布局严密,描写细致,语言整齐 、 繁富 、 典雅 ,严谨不苟。 二、 语言特色不同的原因 ㈠作者、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不同 8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汶、泗,耕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 [19]可以从中看出,司马迁从小 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二十岁时,由于父亲的引导遂中断了闭门苦读的书斋生活,开始了漫长的壮游。 “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20]这一切都为其以后的著作《史记》奠定基础。 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经历了文景之治后的汉王朝在武帝初年国力鼎盛,是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 而史官的责任则是把他们记录下来。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今汉兴,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念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