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2-35_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 2 3 .7 5 6 6 0 .6 1 7 73 8 .4 6bbbtt b   , 合格 查得安装角为 81176。 ( 3) 导叶: 由前面的计算知: 2  ,选 TP3A 型, mm , ~ nt , 于是 取  , 32nB mm。 0 . 5 9 5 3 2 . 5 0 5 1 9 . 3 4 0 5n n nt t b m m     3 . 1 4 1 1 5 0 0 . 0 . 2 1 4 8 7 5 4 0 . 1 1 8 61 9 . 3 4 0 5mnndeZ t   ,取整 得: 42nZ 反算: 3 . 1 4 1 1 5 0 0 . 2 1 4 8 7 5 1 8 . 4 7 442mn ndet m mz    1 8 .4 7 4 0 .5 6 83 2 .5 0 5nnntt b   , 合格 查得安装角为 78176。 ( 4) 第二列动叶: 由 前 面 的 计 算 知 : 2   , 选 TP5A 型 , mm , ~ bt , 于是取 bt , 38bB mm。 0 . 5 3 3 8 . 8 9 6 2 0 . 6 1 4 9b b bt t b m m     3 . 1 4 1 1 5 0 1 7 5 . 1 62 0 . 6 1 4 9mbbdZ t   ,取整得: 176bZ 反算: 3 . 1 4 1 1 5 0 2 0 . 5 2176   bb bdt m mz 2 0 .5 2 0 .5 2 7 53 8 .9  bbbtt b 合格 查得安装角为 78176。 三、回热系统平衡初步估算 汽轮机进汽量估算及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拟定以后,就可进行回热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A、回热抽汽压力的确定 1. 除氧器的工作压力 给水温度 fwt 和回热级数 fwz 确定之后,应根据机组的初参数和容量确定除氧器的工作压力 (2 个高压加热器、 2 个低压加热器、 1 个除氧器 )。 除氧器的工作压力与除氧效果关系不大,一般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实用条件来确定。 通常在中低参数机组中采用大气式除氧器。 大气式除氧器的工作压力一般选择略高于大气压力即。 2. 抽汽管中压力损失 ep 在进行热力设计时,要求 ep 不超过抽汽压力的 10%,通常取 ep =( ~ )ep ,级间抽汽时取较大值,高中压排汽时取较小值。 3. 表面式加热器出口传热端差  t: 由于金属表面的传热阻力,表面式加热器的给水出口水温 2wt 与回热抽汽在加热器中凝结的饱和水温 39。 et 间存在温差 t=39。 et 2wt 称为加热器的出口端差,又称上端差,经济上合理的端差需通过综合的技术比较确定。 一般无蒸汽冷却段的加热器取  t=3~ 6℃ ( 取高压加热器端差为 5186。 C,低压加热器端差为 3186。 C,除氧器的端差为 0186。 C。 ) 4. 回热抽汽压力的确定 在确定了给水温度 fwt 、回热抽汽级数 fwz 、上端差  t 和抽汽管道压损 ep 等参数后,可以根据除氧器的工作压力,确定除氧器前的低压加热器数和除氧器后的高压加热器数,同时确定各级加热器的比焓升 wh 或温升 wt。 这样,各级加热器的给水出口水温 2wt 也就确定了。 根据上端差  t可确定各级加热器内的疏水温度 39。 et ,即 39。 et = 2wt + t。 从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中可查得 39。 et 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 个加热器的工作压力 39。 ep。 考虑回热抽汽管中的压力损失,可求出汽轮机得抽汽压力 ep ,即 ep = 39。 ep + ep。 在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 线中分别找出个抽汽点得比焓值 eh ,并将上述参数列成表格如下: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4 加热器号 抽汽 压力 ()ePMPa 抽汽 比焓 (kJ/kg)eh 抽汽管压损(%)eePP 加热 器工 作压 力 )P MPa 饱和水温度()etC 饱和水比焓(kJ/kg)eh 出口端差()tC 给水出口温度2()wtC 给水出口比焓2(kJ/kg)wh H1 2790 8 5 H2 2755 8 5 HD 2708 17 0 H3 2650 8 3 H4 2584 8 3 B、各级加热器回热抽汽量计算 在拟定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上求出各回热抽汽比焓值 ,见下图 近似 热力过程曲线 h s 435℃℃℃℃℃℃℃ g 1191 22 21284 3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5 12MW 凝汽式汽轮机回热系统图 : (1)H1 号高压加热器 其给水量为 Dfw=D0Δ Dl +Δ Dej=+=式中 Δ Dl ——— 高压端轴封漏汽量, 1 t/h; Δ Dej ——— 射汽漏汽器耗汽量, t/h; Dl— ——— 漏入 H2高压加热器的轴封漏气量, t/h。 h   ,下同。 因为e 1 1 1 h 2 1D ( ) ( )e e fw w wh h D h h     所以 该级回热抽汽量为: 21e1 1() 4 4 . 4 3 (6 3 4 . 0 2 5 3 6 . 2 9 )D 2 . 0 8t / h( 2 7 9 0 6 5 5 . 6 0 ) 0 . 9 8fw w wehD h hh        (2)H2 号高压加热器 先不考虑漏入 H2 高压加热器的那部分轴封漏气量 Δ Dl及上级加热器的疏水量 Δ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6 Dej,则该级加热器的计算抽气量为: 2 2139。 11()39。 ()fw w we e hD h hD hh   =( ) /()= t/h 考虑到上级加热器疏水流入高压加热器并放热可使本级抽气量减少的相当量为 ΔDele= 1222D he he(he he )el  ( ) =()/()= t/h Δ Dlle=Δ Dl*(he1he2′ )/(he2 he2′ ) =()/()= 本级高压加热器实际所需回热抽气量为: Δ De2== t/h (3)HD 除氧器 除氧器质量平衡方程: 12g e e l c w fwD D D D D D          除 氧器热平衡方程: 1 2 2 1()g e g e e l e c w w fw e gD h D D D h D h D h           代入数据得: htD cw / ed  htDD edcw / 联立两方程解得:  ,  (4)H3 号低压加热器 类似于 H1 的情况,可以列出如下式子: 21e3 3() 3 9 . 3 ( 3 6 0 . 1 5 2 6 4 . 4 6 )D 1 . 6 8 5 t / h( 2 6 5 0 3 7 2 . 7 1 ) 0 . 9 8c w w wehD h hh        (5)H4 号低压加热器 凝汽器压力 MPa ,对应的 ,  因为射汽抽气器中的凝结水温升为: ejt 3C 所以 H4 号低压加热器进口水温为: w1t 3 2 .9 0 7 7 3 3 5 .9 0 7 7 C  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7 又进口水压为凝结水泵压头,为 进而可知: w1h  ,则 H4 的计算抽汽量为: 21e4 4() 3 9 . 3 ( 2 6 4 . 4 6 1 5 1 . 4 1 8 )D = 1 . 9 6 5 t / h( 2 5 8 4 2 7 6 . 9 9 4 5 ) 0 . 9 8c w w wehD h hh        H3 疏水注入 H4 引起的抽汽减少量为: e 3 3 4e34D ( ) 1 . 6 8 5 ( 3 7 2 . 7 1 2 7 6 . 9 9 4 5 )D 0 . 0 7 0 t / h2 5 8 4 2 7 6 . 9 9 4 5eeehhh        e 4 e 4 e 3D D D t / h       调节级 : 0  ,0h =。 2h =。 kwhhDPi 3 7 )( 2020  (调节级后压力为 ,比焓值 3050ih ) 第一级组: 10 1 D D    = t/h Pi1=D1( hlhe1) /=( - 2790) /= kw 第二级组: D2=D1Δ De1== t/h Pi2=D2( he1hed) /=( 2790- 2755) /= kw 第三级组: D3=D2Δ De2== t/h Pi3=D3( he2hed) /= ( 27552708) / = kw 第四级组: D4=D3Δ Ded= = t/h Pi4=D4( hedh3) /= ( 2708- 2650) /= kw 第五级组: D5=D4Δ De3== t/h Pi5=D5( he3he4) /= ( 26502584) /= kw 第 六 级组: D6=D5Δ De4==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8 Pi6=D6( he4heZ) /= ( ) /= kw 整机内功率: Pi=Σ Pi=++++++= 3. 计算汽轮机装置的热经济性 机械损失 Δ Pm=Pi(1η m)= ()= kw 轴端功率 Pa=PiΔ Pm == kw 发电机功率 Pe=Paη g= = 校核 ( ) /*100%=% 符合设计工况 Pe=96000kw 的要求,原估计的蒸汽量 D0正确。 汽耗率: 30 10 94200 P  () 不抽汽时估计汽耗率: 300010 24367 ( ) 67 ( 330 5 231 )[ 3 ] 5[] z mmDd D h hP       t/h 汽轮机装置汽耗率: 0()fwq d h h = ()=() 汽轮机装置的绝对电效率: 3600 3600 q   3600/=%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9 表23 12MW凝汽式汽轮机热平衡计算数据 基 本 数 据 32.91 35.91 汽轮机装置的热力特性数据 2 150 634.02 12495.87 Mpa ℃ ℃ Mpa Mpa kg/k Wh ℃ KJ/kg kg/k Wh ℅ p c′/pc t c t ej p fp p cp d′ t fw h fw q ηel 汽轮机背压 凝汽器出口水温 抽汽冷却器出口水温 给水泵压头 凝结水泵压头 不抽气时汽耗率 给水温度 给水比焓 热耗率 绝对电效率 23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