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无线网络优化北邮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测试过程中也没有发生掉话,问题解决。 复测图如下所示 广州地区 CDMA2020 无线网络优化 11 图 42 测试过程中 广州市永和 隧道的移动台接收功率图 (二) 越区覆盖导致 CDMA 网络语音呼叫接续时长 较长 摘要 为了缩短 广州 CDMA 网络用户语音呼叫接续时长,进一步提高用户对 CDMA网络的满意度, 广州以各片区 为试点开展 CDMA 语音接入时长 专项优化工作,并对效果进行测试分析, 分析 哪些因素制约着 CDMA 网络用户语音呼叫接续时长的改善。 通过 RF 优化,合理控制基站的覆盖 范围, 减少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 ,对CDMA 网络用户语音呼叫接续时长 有很大的改善。 问题描述 a、 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的总体接续时长是指从主叫按下拨号键,然后到手机发出始呼消息(第一次试探),再到被叫收到 MSC 振铃指示回应答的时间间隔。 其中接续时长分 9 部分统计 (见表 1), 测试分为十种场景, 无线直放站覆盖、光纤直放站覆盖、 RRU、无室分好信号区、无室分中等信号区、无室分差覆盖区、导频污染广州地区 CDMA2020 无线网络优化 12 区、 R 值异常区、 MSC 内 LAC 边界区(同时收到两边信号且强度相近)、 MSC边界区 以及对所有 DT 拉网数据隽星分析,分析的信令点 如下: 测试点 信令点 MO1 主叫从 origination msg 到 BS ACK order 的时长 MO2 主叫从 BS ACK order 到 ECAM 的时长 MO3 主叫从 ECAM 到 SCCM 的时长 PAGE 从 主叫手机的 service connect plete msg 到被叫手机的 page msg 的时长 MT0 被叫从 page msg 到 page response 的时长 MT1 被叫从 page response 到 BS ACK order 的时长 MT2 被叫从 BS ACK order 到 ECAM 的时长 MT3 被叫从 ECAM 到 service connect plete msg 的时长 MT4 被叫从 service connect plete msg 到 alert with information 之后的 MS ACK 之间的时长 表 1 CDMA 接续时长信令统计点 b、 测试结果 从各阶段时间的统计结果,得到整个呼叫测试的结果 如下: 图 1 西区城区 DT 呼叫建立时长分布图 从上图可知,西区城区 DT 呼叫建立时延超 过 8000 毫秒的为 27 次,占总比例的 %,针对这种情况,对接入时长超过 8000 毫秒的呼叫进行了重点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广州地区 CDMA2020 无线网络优化 13 图 2 西区 DT 接入时长超过 8000 毫秒问题分类次数分布 由上图可知,西区 DT 接入时长超过 8000 毫秒 为 14 次,占到总比例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 越区覆盖站点清单及后期的调整建议如下: 基站名 问题现象 问题分类 处理建议 建六万财 节点 AD2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建六万财 节点AD2 扇区下倾角 3176。 东风陵园 节点 ADL2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东风陵园 节点ADL2 扇区下倾角 2176。 北秀花园 节点 AD0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北秀花园 节点AD0 扇区下倾角 3176。 黄华路南AD2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黄华路南 AD2扇区下倾角 3176。 小北花圈D1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小北花圈 D1 扇区下倾角 3176。 簏苑路 0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簏苑路 0 扇区下倾角 2176。 天胜村 D2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室分泄露 控制覆盖,建议降低 RRU功率 1dB 华侨新村 节点DVIPL2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华侨新村 节点DVIPL2 扇区下倾角2176。 友谊商店AD0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友谊商店 AD0扇区下倾角 2176。 恒福路中DVIP1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建议下压恒福路中DVIP1 扇区下倾角 3176。 百汇广场D2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RF 优化,合理控制覆盖,利用话均衡进行话务量吸收。 起义路 节点ADL2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RF 优化,合理控制覆盖,利用话均衡进行话务量吸广州地区 CDMA2020 无线网络优化 14 收。 J 沿江西路 0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由于工程原因无法上站调整下倾角,建议降低导频功率 1dB. J 沿江西路 1 PAGE 接续时间过长 越区覆盖 由于工程原因无法上站调整下倾角,建议降低导频功率 1dB. 表 2 越区覆盖站点及后期的调整建议 处理过程 根据 CDMA1X 接入模型分析,结合现场测试数据, 查看单 PN 覆盖, 通过天馈调整 越区站点 扇区的覆盖范围,减少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 为了控制各基站的信号覆盖范 围,在调整天馈的基础上对基站的发射功率及导频信道功率进行合理 调整。 优化效果 优化后,对 西区城区 进行了 DT 复测,复测后统计发现,西区城区呼叫建立时延大大的改善,复测后 呼叫测试的结果 如下: 图 3 西区城区 DT 复测呼叫建立时长分布图 从上图可知,西区城区 DT 复测 呼叫建立时延超过 8000 毫秒的为 10 次,占总比例的 %,较优化前提升 %,优化效果明显。 经验总结和建议 通过 RF 优化,合理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 减少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 ,对 CDMA网络用户语音呼叫接续时长 有很大的改善。 广州地区 CDMA2020 无线网络优化 15 (三) 基站主集 RSSI 过高 这是在亚残保障期间发现的一个干扰导致基站主集 RSSI 过高的案例,由于奥体中心是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闭幕式以及比赛的主要场地,奥体中心主要的 3个室外覆盖基站“奥体中心体育场北” 、“中海康城 D”和“ J 环城高速 2”存在 RSSI 过高的现象,从而会影响通信质量,降低用户使用中国电信手机的感知,因此,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背景知识 a. RSSI 的概念与影响 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是指基站在 频带内 接收到的反向信号强度。 RSSI 的合理值范围为 93dBm~113dBm,它是否正常,是反向通道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标志,其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以及网络的覆盖、容量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RSSI 持续过低,说明基站收到的上行信号太弱,可能导致解调失败。 RSSI持续过高,说明收到的上行信号太强,相互之间的干扰太大,也影响信号解调。 表现为接入成功率低,掉话率高,语音质量差甚至无法接入等。 b. RSSI 异常的主要表现及处理流程 RSSI 异常情况 现象 产生的主要可能原因 RSSI 过低 主(分)集长时 间 RSSI 低于113dBm 左右 工程质量问题 (包括从天馈到TRX 的各个接头接触不好 )、硬件故障 (如天馈、 TRX、 CDU、功放故障 )等。 RSSI 过高 主(分)集长时间 RSSI 高于93dBm 或在一定时间内高于93dBm 工程质量问题 (跳线接头制作不规范,跳线损坏等 ),接头进水、过高的话务量导致 Abis或 FMR资源不够、参数设置问题(登记及接入消息设置不合理)、外部干扰。 RSSI 主分集差异过主(分)集两。cdma无线网络优化北邮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 φ 65 φ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铸 φ 57 粗镗 φ φ 36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工序精度 工序尺寸 铸 φ 31 φ 31 粗镗 φ φ 半精镗 φ φ 精镗 φ 1 φ 浮动镗刀块精镗 φ 36 φ 36 15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铸 20 粗车 磨削 15 60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铸 65 粗车 磨削 60 φ
通常 情况下, CA6140 的 主要 由主运动 和 车螺纹进给 的 传动系统组成 的 其 传动系统。 ( 1)主运动 : 电动机→带轮→Ⅰ → M1( 实现 主轴正、反转 以及 停止) ( 2) ① Ⅰ→ M1 左离合→ 56/38 或 51/43→Ⅱ(两种转速) ② Ⅰ→ M1 右离合→ 50/34→齿轮 30→Ⅱ(一种转速) ③ Ⅰ→ M1 中位, 运动不能传至Ⅱ。 主传动链传动系统表达式
电信公司提出的 3G标准,该标准提出不经过 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 3G 过渡,非常适用于 GSM系统向 3G 升级。 WCDMA、 CDMA2020 与 TDSCDMA 都属于宽带 CDMA 技术。 宽带 CDMA 进一步拓展了标准的CDMA 概念, 在一个相对更宽的频带上扩展信号,从而减少由多径和衰减带来的传播问题,具有更大的容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带宽,具有较强的
基本工时的计算公式为 jt =nfL = nfyl 由《切削用量手册》表 20,查得 y+ =2mm,则 jt = = 2. 4. 2 工序 04 先 锪 30 内孔面,再粗扩 38 内孔 工步 1 锪 30 内孔面 ( 1) 本工步为锪 30 内孔,使内孔径达到 30,孔壁粗糙度值达到 m ,机床为 Z535 型立式钻床,工件装在专用夹具上,所选刀具为
20%(同样的提升高度,人工操作是每分钟 8次,而自动操作是 10次)再加上它永远不休息,实际上提高效率在 30%以上。 当出现吸锥(夹锥)、离合刹车突然不灵、停电时等故障时,它能处理紧急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打桩施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如果通过人为来控制,施工方需要长期支付工人工资以及各种人为消耗,对于自动打桩机控制系统来说,只需要一次性资金投入,长远来看
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生产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要求下,满足企业对夹具的设计制造的更高要求。 CA6140 车床拨叉 831006 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2 CA6140 车床 拨叉 铣、钻等工序使用的专用夹具 设计应针对加工零件,应达到 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生产率高。 所以对 CA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