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每年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龙头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XX 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1998年 11 月 地 址: XX县 XX镇 企业法人: XXX 企业性质:股份制。 注册资本 50 万元。 企业生产能力:年产玉米淀粉 15000 吨 企业概况:城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占地 17100 ㎡ ,现有员工 11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 28人。 公司董事会由六位股东组成。 企业信用等级为 A 级, AA 级正在认定中。 日前的主营业务玉米收购,玉米淀粉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玉米淀粉、玉米胚芽、蛋白粉、玉米纤维等。 企业总资产 1253万元,净资产 1002 万元,负债率 %; 2020年总产值 1260万元,销售率为 95%,销售收入 1200万元,利税 87 万元。 目前企 业的第二条生产线(年产 15000 吨玉米淀粉)正在安装调试中,预计年内可试车运行。 将形成年产玉米淀粉 3000 吨的生产能力。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5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 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4 页 24 页 承办单位 XX 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XXX 协作单位 XX 县农业局 XX 县礼义镇人民政府 基地范围 XX 县 8个乡镇,涉及 5万户 其中基地中心示范区 4个乡镇 涉及 项目负责人 XXX 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 ,本报告对 5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 项目的必要性,贫困山区 XX 玉米生产优势,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及规模,建设内容的确定,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提出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 该项目符合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符合省计委关于贫困县农业龙壮举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的精神,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生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页 24 页 态环境,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是保证农业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带 动作用,加快农业调产步伐的重点工程,是提高旱作节水农业的科技含量,确保高淀粉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路。 项目规模、内容确定比较科学,投资估算合理有据,该项目切实可行。 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6 页 24 页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意义 项目提出的背景 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 玉米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约全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在我国,玉米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玉米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 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 要是进入家庭的粗杂粮。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充饥,而且对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肉、蛋、奶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工业化,产业化的养殖业蓬勃发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转变为饲料工业最主要的原料,通过饲养业最终以肉、蛋、奶及水产品的形式回到人们的餐桌。 可以说,玉米对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农产品中最重要的可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造纸、纺织等多行业的工业原料。 项目区背景 XX 县地处山西省东南端,总面积 1750 平方公里,辖 7镇 5 乡, 万户, 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地表水土流失较多,地下矿产资源较少,是山西 35个贫困县之一。 该县属内陆中纬干旱、半干旱气候,海拔 628— 1791米,平均海拔 1050米,年平均气温 ℃ ,无霜期 160 天 ,平均日较量 ℃,年气温≥ 10℃为 156 天,年≥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7 页 24 页 10℃的有效积温 2755℃,年日照 2400— 2600 小时,年降雨量 650 ㎜ ,平均风速 /秒。 在 ,粮田 30万亩,玉 米种植面积达 18万亩,占粮田面积的 60%,玉米总产量 ,占粮食总占产量的 75%。 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XX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 ,地处 XX 县礼义镇,占地面积 17100 平方米,现有员工 11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 28人,固定资产 1050万元,是 XX县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现有年产 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线一条,该公司依靠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的玉米淀粉生产线一条,刻公司依靠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的玉米淀粉达到 B12309— 90国家一级标准要求,主要产品在 中原市场和南方地区一直畅销,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对推动当地农业调产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公司先后被 XX 市誉为“十佳私营企业”、“ 2020 年度先进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等称号。 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十分看好,但由于规模偏小,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效益不太明显,本地资源优势不能达到充分发挥,产品市场优势受阻,故在现有 ,进行 5万吨玉米深加工技改项目。 项目建设的意义 目前 ,我国食用糖主要来源于甜菜的种植和加工,而淀粉糖是对淀粉深加工后获得的产品,淀粉生产原料 主要来源于玉米,而玉米是我国农作物中的高产作物,比较甜菜亩产有着明显的优势,按照甜菜和玉米转换比例情况计算,生产每吨中等甜度的淀粉糖所用玉米种植面积占用土地比甜菜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8 页 24 页 种植所占的土地节约 2— 3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产加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糖,可以为国家节省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扩大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 要确保 5 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高糖、高淀粉的玉米生产基地,保证原料供应,实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一体化生产,实现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达到增产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同时,淀粉糖是一种能改善人类健康的功能产品,适应了食品工业加工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及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9 页 24 页 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优势及必要性 项目实施的基础优势 XX 是我省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应有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八十年代 在东南部冷凉山区推广地膜覆盖和西部温暖丘陵区应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使玉米生产迈上了新台阶;二是九十年代以来试验、示范,成功地创造出玉米耕整秆半覆盖和地膜、秸秆二元覆盖技术,使境内的覆盖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特别是 1997— 1998年实施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和 1999— 2020年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整秆沟埋加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使境内的覆盖技术更加完善;三是随着新技术推广应用,把玉米、谷子产业化开发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成功地走出一条“ 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技术到新型产业化新路。 项目实施的技术优势 项目协作单位 XX 县农业局 ,现在干部职工 82 人,其中高级农艺师 2人,农艺师 23 人,助理农艺师 36 人,具有助理农艺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到干部职工队伍总数的 73%,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该局曾承担过全国土壤普查,省级“ XX 山区综合技术开发”星火项目和“旱地玉米秸秆覆盖增产技术研究”攻关项目,也承担过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旱作农业示范区顶目建设”不仅在业务上成熟,而且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开发、推广、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为系统的技术资料。 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0 页 24 页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