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灌区全年农业灌溉需求。 河水水质良好,总硬度 CaCO3含量 287毫克 /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指标均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一级水标准,符合农、林业灌溉和人饮水质标准。 . 6 植被 10 项目区的植被 主要为荒漠植被,主要有红柳、胖姑娘、骆驼刺、芦苇等,其数量稀少。 . 2 社会经济情况 基本情况 224团建立于 2020年 (原皮墨垦区) ,现有人口 7311人, 职工人数 3591人。 农业生产现状 截止 目前 , 224 团开发林果地 万亩。 . 3 经济状况 2020 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8989 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 一、二、三产业比为 83: 4: 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181万元,职均收入 14700 元,人均纯收入 8722 元,自营经济纯收入 500多 万元。 . 3 基础设施 . 水利工程现状 在国家和兵团支持下,目前十四师 224团已完成水利工程如下: 区外水利工程:包括从喀河渠首新建 干渠一条,渠道流量 Q 设 =17立方米 /秒, Q 加大 =18立方米 /秒;沉沙调节池 1 座,总库容 500 万立方米。 区内水利工程:由垦区地埋骨干输配水管网及田间灌溉工程组成,已完成骨干输配水管网全长 ,由总干管、主干管、干管、分干管、支管、分支管、辅助支管及毛管组成田间灌溉系统。 其中总干管设计流量 /秒 ,主干管设计流量 /秒,合计长度 ;干管设计流量 /秒,南北 11 走向共 3 条,总长度 公里;分干管长度 公里;并完成了 、分支管建设。 . 防洪条件 224团引用和田河西支流喀河河水。 喀河洪水以融雪洪水为基本类型,与气候因素关系密切,遇有持续高温时冰雪急速融化,形成较大的洪水,在 32 年的实测资料中,喀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1150立方米 /秒。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下泄洪水流量已控制。 而皮亚勒玛引水 干渠又自其下游的喀河渠首左岸进水闸后的总干渠上分水,故皮亚勒玛引水干渠和沉砂池均不受喀河洪水的影响。 为了避免沿线坡面洪水对皮亚勒玛引水干渠的影响,经勘探、暴雨分析,根据渠线段经过洪沟的位置设了 4 座排洪涵洞,防洪标准按 20年一遇考虑。 .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总动力 8915 千瓦,具有大中型拖拉机 81 台,小型拖拉机 90台,大、中、小型牵引农具 291部,联合收割机 2台,发电机装机容量 2395千瓦。 年发电量 小时,农村用电量 300万千瓦小时。 . 交通、通讯与电力 315国道从 224团南部穿过,有柏油公路与国道相通,内部有柏油、砂石及简易路面通往项目建设地点,交通较为便利。 项目区已开通国际国内直拨电话业务,通讯条件良好。 项目用电主要依托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供电(总装机 60000 千瓦,年发电量 小时,按协议规定十四师可分 50%),通过 110 12 千伏高压线路输送到皮墨生态示范区,场区内输变电设施完备,可以满足项目区工农业生产、生活和本项目建设需要。 . 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陕西五省,产量约 1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 的 90%以上,多年来出口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其中新疆枣产量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 但新疆却是最具发展潜力,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打造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优质干枣生产基地, 2020 年自治区计划建成 200 万亩红枣种植基地,兵团计划在 35 年内发展 50万亩枣树。 从优质水果率看,目前我国优质果率只有 30%左右, 50%是大陆货,还有 20%属劣质果。 从销售情况来看,优质果畅销,大陆货滞销,劣质果难销。 由于新疆果品味道独特,枣、扁桃、杏、枸杞产品销售情况较好。 根据我国 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从水果总量上看,目前已经接近市场总需求量,但是在果品产量的构成上存在着大宗果品饱和,珍稀果品不足的局面,诸如核桃、枣等,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品尝和馈赠的首选佳品。 例如,新疆的哈密大枣、和田骏枣等干果在内地市场上,平均每公斤售价达几十元以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疆的干果产品尚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国际市场上,各干果生产国的交易量,与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缺口。 尤其是我国是最大红枣生产国,更以新疆干枣品质最优。 如果新疆干果生产在栽培技术上再深化一些,采收后再经严格的分选、精细的包装就可能以较高的价 位打入国外市场。 13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 1政策、资源、市场、科技、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 ( 1)政策条件:根据自治区和兵团对园艺业的发展规划,将在环塔里木盆地边缘建设我国优质红枣基地。 224团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符合政策规定的范围。 ( 2)市场条件: 项目生产的果品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而且与普通果品相比更具有营养价值,市场竞争能力较强,推广前景看好。 ( 3)资源条件:项目区光热资源丰富,有效辐射量高,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果品的生产,且周围 环境未受污染, 生产的果品质量优;项目灌溉用水由乌鲁 瓦提水利枢纽供给,并已建成年供水量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 ,可保证项目用水。 ( 4)技术条件: 项目区人员综合素质较高,组织严密,管理严格,有植树造林的好习惯和传统,在治理沙漠化和盐碱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有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较强的科技力量,并且有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可为项目区丰产栽培示范提供科技保证。 ( 5)环境条件:项目区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具有红枣生产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市场 分析 4. 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我国水果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80年代以来, 14 由于国家对水果实行了价格放开,各省(市、区)相继建设了一大批优质水果商品生产基地。 从 1993年开始,我国水果总产量已 跃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水果生产正在继续品种、质量和种植区域的优化,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 从进出口情况看, 1994 年以前,我国水果进口还主要是以加工产品为主, 1993 年加工水果产品进口比重还占到 66%,但之后随着鲜果进口的迅猛增加,加工水果进口相对停滞,使得进口鲜果比重大幅增加 , 2020 年鲜果进口比重达到 80%以上。 目前我国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陕西五省,产量约 1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90%以上,多年来出口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其中新疆枣产量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 但新疆却是最具发展潜力,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打造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优质干枣生产基地, 2020 年自治区计划建成 200 万亩红枣种植基地,兵团计划在 35 年内发展 50万亩枣树。 从优质水果率看,目前我国优质果率只有 30%左右, 50%是大陆货,还有 20%属 劣质果。 从销售情况来看,优质果畅销,大陆货滞销,劣质果难销。 由于新疆果品味道独特,枣、扁桃、杏、枸杞产品销售情况较好。 根据我国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从水果总量上看,目前已经接近市场总需求量,但是在果品产量的构成上存在着大宗果品饱和,珍稀果品不足的局面,诸如核桃、枣等,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品尝和馈赠的首选佳品。 例如,新疆的哈密大枣、和田骏枣等干果在内地市场上,平均每公斤售价达几十元以上。 这在一定程度 15 上反映出新疆的干果产品尚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国际市场上,各干果生产国的交易量,与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缺口。 尤其是我国是最大红枣生产国,更以新疆干枣品质最优。 如果新疆干果生产在栽培技术上再深化一些,采收后再经严格的分选、精细的包装就可能以较高的价位打入国外市场。 . 2市场前景分析 从总体生产情况看,我国果品产量由平稳增长转为高速增长,但速度有回落迹象。 预计 2020年以后我国水果生产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水果消费市场也将在总量上升的基础上,正向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的质量型消费结构发展。 尤其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消费结构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已由单纯的生理 需求转向心理需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享受自我”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新鲜、营养价值高、无污染、有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从供求关系来看,大宗普通果品呈现供大于求现状,而珍稀地方特色果品和高档大宗果品仍较为紧俏。 新疆和田地区是闻名中外的“瓜果之乡”,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光热资源优势和水土资源优势及特有的果树品种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声誉。 根据自治区规划,到 2020 年全疆枣的种植面积将达到 200万亩以上。 预计枣将处于供求平衡或供略大于求的状况。 从国内 销售情况来看,项目生产的枣 属于 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 产品, 价格在不断上扬,市场潜力较大。 16 4.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项目区主要产品为枣 ,全部制干 , 销售市场为国内大、中 城市。 以下重点对 骏 枣市场进行分析。 国外枣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的,现已遍及亚、非、欧、美及大洋洲的 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除韩国有一定规模外,其它国家未形成规模生产。 从国际贸易看,除韩国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有过微量出口外,只有我国是出口国,我国在世界枣树生产和贸易中占绝对优势。 从消费趋势看,红枣及其制品以其独有品风味和保健价值,已逐步为西方人所接受,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扩大。 我国枣 生产区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 90%。 我国红枣及加工品除主产区自用部分外,销售市场主要在南方、 京津 和东北诸省、市。 近十年间,枣果总量虽增加 1 倍以上,但从未出现过积压、卖难现象,售价持续保持平稳。 从全国枣的总产量( 11 亿 千克 ) 、 人均占有量(不足 1 千克 )和消费趋势分析,近期枣果仍不会出现积压和 卖难 问题,即使产量再增加几倍,人均占有量还不算多,而真正好的优质枣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 价格现状与分析 水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优质和特 色水果有竞争力。 从价格上看,国内主要水果价格大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入世后我国水果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国内果品价格的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苹果、梨、柑橘等大宗水果虽然连年降价,但优质高档果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劣质低档果差价在 35 倍之间,价格降 17 幅大的多是那些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老劣品种和低质量的果实。 现在市场销售特点是优质优价,销售快,竞争力强,甚至脱销。 第二,与大宗水果降价相反,枣、樱桃、李、杏、扁桃等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稀水果价格上扬。 第三,目前出现的“卖果难”并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失衡 的实际情况,因而笼统提出压缩规模、减缓发展是不科学的。 目前,本项目涉及 骏 产地价格干 枣 为 2040元 /千克 ,鲜枣为 510元 /千克。 随着新疆枣树大量进入盛果期,预计价格会有小幅下降。 力 分析 主要竞争对手 项目重点对国内枣品生产对手进行分析。 ⑴ 市场开发情况:大部分企业进入红枣市场较早,抢占了部分商机, 但市场运作不成熟,使红枣概念和形象没有深入人心。 ⑵ 销售渠道:销售渠道选择比较广泛,成员较多,但跟渠道的关系比较松散,终端缺乏管理,较大程度上属于自然销售。 ⑶价 格情况:由于抢占市场时机比较早,产品先期的价格比较高, 利润较大,但价格体系比较混乱,渠道政策不明晰,没有远期的规划, 属于自然定价。 ⑷品牌开发: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无品牌营销意识。 ⑸传播策略:由于产品自身的优点, 具有一定的口碑传播效果, 但没有成熟的市场传播行为。 ⑹经营能力:一般采用“公司 +协会 +农户”的经营机制,具备一定的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条件,大部分有冷藏保鲜储运体系和科研力量,在深加工方面也正处于粗加工向深加工、作 18 坊式向集约化品牌化过度的阶段,初步形成规模化。 但标准化、集约化、 产业化程度颇低,分销能力薄弱,品牌操作不熟练,促销创意以及科研力量薄弱,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削弱了市场价值,出口所占比重很小。 竞争力优势分析 ⑴项目生产产品 骏枣品质 优于其它干枣 品种,营养价值高,用途广,从品 质 方面看,项目产品占有较大优势。 枣是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较高的珍奇果品,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蛋白质为 %、脂肪为 %、粗纤维素为 %,含糖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达 10%40%,尤其是维生素 C含量更是果品中的佼佼者,是橘子的 13倍,苹果、葡萄、香蕉的 6080倍。 由于 和田地区 光热资源充足, 使和田地区生产的 枣 质量优于 全国 其它地区。 十四师 224 团 生产的枣 曾 多次 获得 过 国家金 、银 奖,并在 2020年杨凌“农高会”上获 “后稷特别奖” ;并通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监督检验,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从品种质量方面 来说 有一定的优势。 ⑵项目区远离工业污染源, 天然隔离状态良好, 水土资源基本未受污染,且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