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碳 35 以上的白油,无臭无味,无毒无害,使用过 程为桶装矿物油经泵项目名称 第 14 页 共 43 页 送入催化剂制备罐,再经泵 送入催化剂 分散罐。 其生产过程均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对工人影响小,因此本 次评价 不将烃类油做为重点评价因子。 综上所述,本项目确定的重点评价因子为: 粉尘: 聚丙烯粉尘 、其他粉尘; 毒物: 氯气、氯化氢、硫酸 ; 物理因素:噪声、 工频电场 、高温。 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详见表 33。 表 33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 设备名称 职业病危害因素 接触方式 1 生产装置区 反应器、供料泵、循环泵、回流泵、氢气压缩机、进料泵、轴流 泵、水泵 噪声 巡检作业 2 造粒车间 粉料储罐、连续混合器、振动分级筛、输送器、离心干燥器、 添加剂加料斗、 挤压造粒机组 聚丙烯粉尘、 其他粉尘、 噪声、高温 巡检作业 3 包装车间 包装机组 码垛机 聚丙烯粉尘 噪声 定点作业 4 配电间 变压器、配电柜 工频电场、噪声 巡检作业 5 空压 站 、氮气站 空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组 噪声 巡检作业 6 污水预处理 污水泵 噪声 巡检作业 7 循环水场 循环冷水泵、 加氯装置、液氯罐 加酸罐、加酸泵 噪声 氯气、氯化氢 硫酸 巡检作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粉尘、毒物、 物理因素 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详见附件 X。 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类比现场检测情况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对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的规定,根据生产工艺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在类比现场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我们对类比现场的 各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布点检测。 本项目第一类比现场选择的是 XXX 公司 20 万吨 /年聚丙烯装置,类比检测数据来源于 XXX 公司职业卫 生实验室于 XX 年 X 月 XX 日对其装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的检测 数据。 项目名称 第 15 页 共 43 页 本项目第二类比现场选则的是 XX 公司现有循环水场、空分站 、污水预处理站 ,我们于 XX年 X 月 XX 日 在 其 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对类比现场的 各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布点检测。 采样现场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类比现场, 造粒厂房一层 8 台轴流风机 6 台正常运转 2 台 备 用 ,二层、三层、四层分别设有 6 台风量轴流风机 4 台 正常运转 2 台 备 用。 第二类比现场 加氯间 1 台轴流风机,氯罐储间 1 台轴流风机,加酸间 2 台轴流风机均正常运转。 采样点布置 本项目 聚合装置、挤压造粒车间 和辅助生产系统 工人主要工作方式为 巡岗 作业, 包装车间工人 主要进行设备定点操作作业, 巡视工人在巡视时主要检查各种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各种仪表参数是否正常。 依据采样点的设置原则和对类比现场生产工艺的分析,我们在各生产厂房的工人 设备操作位和 巡检位旁,工人呼吸带高度设置粉尘 、毒物检测点 , 在工人人耳高度测试噪声 ,在产生高温危害的设备巡检 位 旁进行高温测试。 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第一类比现场检测结果 类比现场气象条件 测试 结果 : 在 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时, 我们 对生产现场的温度、相对湿 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 34。 表 34 类比 现场气象条件检测结果 车间 检测地点 温度(℃) 相对湿度 ( RH%) 风速( m/s) 生产装置区 中控室 造粒车间 EX851 挤压造粒机组旁 D855 离心干燥器旁 Z804A 添加剂加料斗旁 控制室 包装车间 PK910A 码垛机旁 休息室 配电间 2配电柜旁 电工操作室 注:气象条件测试采用直读法。 当日室外气压为 类比现场粉尘检测结果 : 我们 在 类比现场 设置了 8 个粉尘 检测 点 , 所有 检测点 检测结果均低项目名称 第 16 页 共 43 页 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 各粉尘 相关标准的容许浓度 ,检测结果见表 35。 表 35 类比现场工作场所 粉尘检测结果 车间 工种 检测地点 检测项目 STEL 浓度 ( mg/m3) 国家标准 PCSTEL ( mg/m3) 结果 判定 TWA 浓度 ( mg/m3) 国家标准 PC TWA ( mg/m3) 结果 判定 造粒车间 造粒巡检工 粉料储罐旁 聚丙烯粉尘 10 合格 5 合格 连续混合器旁 10 合格 振动分级筛旁 10 合格 输送器旁 10 合格 离心干燥器旁 10 合格 主物料下料旋转阀旁 10 合格 添加剂加料斗旁 其他粉尘 10 合格 8 合格 包装车 间 包装工 包装机组旁 聚丙烯粉尘 10 合格 5 合格 注:聚丙烯粉尘、其他粉尘采用滤膜称量法。 类比现场 噪声 测试 结果 : 本次检测在 类比 现场共检测了 38 个稳态噪声作业点和 3 个非稳态噪声作业点,除包装车间 3 个非稳态噪声作业点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要求。 检测结果详见表 36 和表 37。 表 36 类比现场工作场所 噪声 测试 结果 车间 检测地点 日接触时间( h) 检 测 结 果dB( A) 卫生限值dB( A) 结 果 判定 生产装置区 P301反应器丙烯供料 泵旁 1/4 100 合格 P701塔 701回流泵旁 1/4 100 合格 PK705氢气压缩机旁 1/4 100 合格 PK101催化剂计量器旁 1/4 100 合格 P601冷冻水供料泵旁 1/4 100 合格 P607热水循环泵旁 1/4 100 合格 P200预聚合轴流泵旁 1/4 100 合格 P201料浆轴流泵旁 1/4 100 合格 P203水循环泵旁 1/4 100 合格 Z201密封冲洗加压活塞旁 1/4 100 合格 Z207安全密封油罐旁 1/4 100 合格 D502干燥器巡检位 1/4 100 合格 P302循环丙烯泵旁 1/4 100 合格 A301动力分离器旁 1/4 100 合格 PK801气流输送系统柜旁 1/4 100 合格 PK901气流输送系统柜旁 1/4 100 合格 T501汽蒸器洗涤塔巡检位旁 1/4 100 合格 C502循环氮气压缩机旁 1/4 100 合格 D901A掺混料仓旁 1/4 100 合格 D901D掺混料仓旁 1/4 100 合格 项目名称 第 17 页 共 43 页 C904掺混仓通风风机旁 1/4 100 合格 中控室 8 75 合格 造粒车间 EX851挤压造粒机组旁 1/4 100 合格 D856切粒水罐旁 1/4 100 合格 M20201挤压造粒机齿轮箱旁 1/4 100 合格 D807粉料储罐旁 1/4 100 合格 M802连续混合器旁 1/4 100 合格 S853振动分级筛旁 1/4 100 合格 SF801输送器旁 1/4 100 合格 D855离心干燥器旁 1/4 100 合格 Z804A添加剂加料斗旁 1/4 100 合格 RE802主物料下料旋转阀旁 1/4 100 合格 控制室 8 75 合格 包装车间 休息室 1 75 合格 配电 间 2变压器旁 1/4 100 合格 4变压器旁 1/4 100 合格 2配电柜旁 1/4 100 合格 电工操作室 8 75 合格 注:噪声测定采用 HS6288D 型噪声分析仪。 表 37 类比现场工作场所 非稳态噪声检测结果 类比现场 高温 检测结果 : 本次检测在造粒车间检测了一个高温作业点,检测当日室外温度为27℃,作业点高温检测结果详见表 38。 表 38 高温( WBGT 指数)检测结果 车间 检测地点 日接触时间( h) 检测结果(℃) 造粒车间 挤压造粒机组旁 1/5 类比现场 工频电场 测试 结果 : 本次检测在配电间检测了 3 个工频电场作业点, 所有工频电场强度均符合《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 卫生标准》中对工频电场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 , 检测结果详见表 39。 表 39 变电所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测试结果 车间 检测地点 接触时间( h) 测试结果( kv/m) 国家标准( kv/m) 结果判定 配电间 2#变压器旁 1/5 5 合格 4#变压器旁 1/5 5 合格 2#配电柜旁 1/5 5 合格 注:工频电场检测时采用直读法。 车间 检测地点 日接触时间( h) 检 测 结 果dB( A) 卫生限值 dB( A) 结果判定 包装车间 PK903A包装机组旁 8 85 不合格 PK910A码垛机旁 8 85 不合格 PK910B码垛机旁 8 85 不合格 项目名称 第 18 页 共 43 页 类比现场 照度 测试 结果 : 我们对类比现场各车间进行了照度测试,测试结果见 表 310。 表 310 类比现场工作场所 照度测试结果 车间 检测地点 测试结果( Lx) 国 家标准( Lx) 结果判定 生产装置区 中控室 524 500 合格 造粒车间 挤压造粒机组旁 85 75 合格 离心干燥器旁 467 75 合格 添加剂加料斗旁 137 75 合格 控制室 254 300 不合格 包装车间 码垛机旁 254 100 合格 休息室 267 100 合格 配电间 2配电柜旁 117 200 不合格 电工操作室 211 300 不合格 注:照度测定采用直读法 第二类比现场检测结果 类比现场气象条件测试结果 : 在 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时, 我们 对生产现场的温度、相对湿度 、风速 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 311。 表 311 类比 现场气象条件检测结果 车间 检测地点 温度(℃) 相对湿度 ( RH%) 风速( m/s) 空分站 空气压缩机 氮气压缩机组 透平膨胀机 控制室 污水处理站 污水泵 循环水场 冷却塔风机 循环冷水泵 加氯及氯气吸收装置 加酸泵 操作间 休息室 注:气象条件测试采用直读法。 当日室外气压为 类比现场毒物检测结果 : 我们 在 类比现场 设置了 6 个 毒物 检测 点 , 所有检测点 检测结果均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 各 毒物 相关标准的容许浓度 ,检测结果见表 31表 313。 表 312 类比现场工作场所 毒物 检测结果 车间 工种 检测地点 检测项目 STEL 浓度 ( mg/m3) 国家标准 PCSTEL ( mg/m3) 结果 判定 TWA 浓度 ( mg/m3) 国家标准 PC TWA ( mg/m3) 结果 判定 项目名称 第 19 页 共 43 页 循环水场 巡检工 储酸罐 硫酸 2 合格 1 合格 加酸泵 2 合格 合格 注: 硫酸 采用 氯化钡比浊法 法 ,最低检出浓度为。 标准号 GBZ/ 表 313 类比 现场工作 场所毒物检测结果 车间 检测地点 工种 项目 MAC 浓 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