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吨剪叉式升降平台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置不同。 (a)直立固定剪叉 式 (b)水平固定剪叉式 (c)双铰接剪叉式 图 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 (a)中的驱动液压缸的下部固定在机架上 ,上部的活塞杆以球头与上平板球窝接触。 液压缸通过活塞杆使上平台铅直升降。 图 (b)中的卧式液压缸活塞杆与支撑杆 BD铰接于 B处。 液压缸驱动活塞杆控制平台铅直升降。 图 (c)中的液压缸缸体尾部与 支撑杆 BD铰接,活塞头部与支撑杆 AC铰接。 液压缸活塞杆可控制平台铅直升降。 按照液 压缸的安装形式,本文称图 (a)的形式为直立固定剪叉式结构,图 (b)的形式为水平固定剪叉式结构,图 (c)的形式为双铰接剪叉式结构。 直立固定剪叉式结构,液压缸的行程等于平台的升降行程,整体结构尺寸庞大,且铰链加工复杂,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水平固定剪叉式结构,通过分析可知,平台的升降行程大于液压缸的行程,但不足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8 之处是活塞杆受横向力作用,影响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双铰接剪叉式结构避免了上述缺点。 结构比较合理,平台的升降行程可到达液压缸行程的二倍以上。 故选用双铰接式的基本形式设计制造升降平台。 主要 技术 参数 的确定 (1)当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 图2 2 升降平台处于最低处β α166。 Θ39。 O39。 O 图 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 当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 如图 所示, AD=h=700mm、 AB=3900mm、 OE=1000mm 在 ABD 中, 9 0 07 0 0a r c t a na r c t a n  ABAD 剪叉 AC、 BD 的长度为: AC=BD= mmADAB 3 9 6 27 0 03 9 0 0 2222  在 ABE 中, AO= 239622 AC =1981mm AE=AO+OE=1981+1000=2981mm  = 因此, EE39。 = mmAE in2981s in 0   mmEEAE 2 9 3 an 5 2 7t an 039。 39。   mmAEABBE 96 629 3439 0039。 39。  液压缸与水平面夹角 039。 39。 ct an  BEEE 此时液压缸长度 总体长度 mmBEEEBE 1 1 0 0966527 22239。 239。  ( 2) 当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时 当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时, 如图 所示。 mmACBD 396239。 39。  , OE=1000mm,mmHAD 220039。 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9 图2 3 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166。 Θ ' α 'β '39。 'O39。 ''O'''' 图 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 在 39。 ABD 中, mmADBDAB 3 2 9 52 2 0 03 9 6 239。 222239。 39。  039。 39。 39。 2 9 52 2 0 0ar ct anar ct an  BDAD 在 39。 ABE 中, AO mm198139。  , AE39。 =2981mm, 39。 39。  因此: mmAEEE 16 i n29 81s i n 039。 39。 39。 39。 39。   mmcc AEAE 2 4 7 an 2 9 8 1t an039。 39。 39。 39。   mmAEABBE 81 624 7932 9539。 39。 39。 39。 39。  液 压缸与水平面夹角 039。 39。 39。 39。 39。 39。 39。 1 51 6 5 5ar c t a n  EB EE 此时液压缸长度 mmEBEEEB 1 8 4 48 1 61 6 5 5 22239。 39。 39。 239。 39。 39。 39。 39。  因此,液压缸的伸缩长度: L= 39。 39。 EB BE=18441100=744mm 上平台 台面 选用一块 4900mm 1300mm 2mm 的优质碳素结构热轧钢板, 然后 用80mm 43mm 5mm 的槽钢焊接成 长 4900mm 宽 1300mm 的 框架, 并将其点焊在上平台台面的下方 ,增加 槽钢焊接框架是为了增加上平台强 度及其抗弯能力,避免上平台因重物太重而发生弯曲或变形。 剪叉臂的材料 选用 200mm 100mm 8mm 空心 矩 形 钢管, 为了避免 剪叉臂在 起升和下降过程中 与上平台或底座发生干涉,因此要将空心矩形钢管的头部做一下处理。 剪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叉臂的一端通过支座与上平台和底座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滚轮轴安装滚轮,以便在以 100mm 48mm 做成的轨道上行走,从而完成剪叉臂的变幅。 因剪叉臂要与上平台和底座铰接,为了增加其强度及刚度,应在剪叉臂各铰接连接孔处均增加轴套。 底座采用 80mm 43mm 5mm 的槽钢焊接 成所需的框架即可。 在底座的四个角上加四个 由 80mm 43mm 5mm 700mm 的槽钢做成的立柱。 加立柱的目的是:( 1) 当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液压缸卸荷,不再提供推力来支撑升降平台,这时立柱就起了支撑升降平台的作用。 ( 2) 在 升降平台工作过程中 ,液压缸损坏突然卸荷,升降平台的上平台就可以直接落在立柱上,既起到支撑作用,也防止了液压原件或升降平台各部件的损坏。 ( 3) 在工作人员检修过程中,立柱还可以防止升降平台突然落下而导致人员的伤亡。 根据所需的最大液压缸推力选择合适的液压缸, 在两个内剪叉臂之间位置 安装油缸。 在 内 剪叉臂 和外剪叉臂 之间 分别 焊接一根无缝钢管,在钢管的中间部位分别连接两个连接板,作为液压缸的支撑, 通过 液压缸的举升与伸缩 带动 与剪叉臂连接的 滚轮在轨道上行走,从而改变 剪叉臂的 变幅,从而完成升降平台的升降。 各销轴 和滚轮 均采用 调质处理的 45钢 制成。 主要控制方案设计 升降平台的起升与下降是依靠液压缸的伸缩实现的, 下面就将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图 )做一下简要说明。 图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1— 液压缸 2— 平衡阀 3— 调速阀 4—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10— 单向阀 6— 液压泵 7— 过滤器 8— 溢流阀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设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为 10MPa ( 1)、当系统压力过高时 液压回路为:油箱 —— 过滤器 —— 液压泵 —— 溢流阀 —— 油箱 ( 2)当系统压力不超过 液压泵额定压力时 若要实现升降平台的上升过程,其液压回路为:油箱 —— 过滤器 —— 液压泵 ——单向阀 5——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左位 —— 单向阀 9—— 单向阀 10 —— 液压缸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左位 —— 油箱 若要实现升降平台的下降过程,其液压回路为:油箱 —— 过滤器 —— 液压泵 ——单向阀 5——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右位 —— 液压缸 —— 平衡阀 —— 调速阀 ——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右位 —— 油箱 若要使升降平台处于静止状态,其液压回路为:油箱 —— 过滤器 —— 液压泵 ——单向阀 5——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中位 —— 油箱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3 上平台及各剪叉 的设计计算 升降平台的参数 主要参数: 本文所研究 升降平台 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 升降平台最低高度为 700mm; 2) 升降平台最高高度为 2200mm; 3) 最大起升重量为 2020kg; 4)上平台重力为: G= =; 5)重物重力为: W=2020 =19600N; 6) 两剪叉重力 分别 为: GAC = GBD = =; 7) 升降平台处于最高位置时, a=1950mm,a+b=3295mm,α =176。 , β =176。 ; 8)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 a=1950mm,a+b=3900mm,α =176。 ,β =176。 ; 重物集中作用于 升降平台 中 央 位置时的受力分析 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的力 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升降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 a=1950mm, a+b=3900mm, α =176。 , β =176。 总体受力 总体受力模型如图 所示。 图32 升 降平台总体受力EOF 1GG ACF3F 2G+Wa b 图 总体受力模型 从图中可以得出 力学公式为 :    baFbaGGaWGMFFGGWGFFFBDACABDACyx12132202000 ( 3— 1)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将各数据代入公式( 3— 1),得   01213FFFF 解得:NF NF  上平台 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上平台受力模型如图。 图33   上平台受力模型F 5F 6 F4baG+W 图 上平台受力模型 从图中可以得出 力学公式为:  baFaWGMFFWGFFFAyx5546202000 ( 3— 2) 将各数据代入公式( 3— 2),得 390019502 205546FFFF 解得:NF NF  剪叉 BD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剪叉 BD 受力模型如图。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βαOGF 1T XTTyF 8F 7F 4 39。 F 6 39。 图 剪叉 BD的 受力模型 从图中可以得到力学公式为 : t a n000139。 401839。 47xyyxBDyyxxTTTTFFMFFGTFFTFF ( 3— 3) 将各数据代入公式( 3— 3),得 087 an 9 3 6 1 2 9 3 3 1 6 1 2xyyxyxTTTTNNNFNTNTF 注: 39。 4F 为 4F 的反作用力,故 439。 4 FF  解得:NFNFNTNTyx9 4 5 3 3 10 8 7 8 7 79 4 5 3 3 10 8 7 8 7 787 将各力按照平行于剪叉方向和垂直于剪叉方向分解, 只有垂直于剪叉方向的力对剪叉 的强度产生影响 ,因此 可以得到简力图 ,如图。 OF 4 y 39。 F 7y + G yF 8yTy yF 1y +T xy 图 剪叉 BD的简力图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其中NTTNTTNFFNGGNFFNFFNFFyyyxxyyBDB D yyyy 5 0 9 o s9 4 5 3 3 1c o s0 2 9 2 i n0 8 7 8 7 7s i n1 7 8 2 o s3 0 9 3 2c o s 2 9 o s4 7 3 1 9c o s0 2 9 2 i 7 8 7 7s i n5 8 5 0 9 o s9 4 5 3 3 1c o s4 7 5 2 o s8 3 6 1 2c o s39。 11778839。 44 在 B0段内,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分别为:   mmNmmxxTFTxM NTFTxF xyyyyS xyyyyS   65 0 70 0~0)1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