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吨大宗茶叶加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 1320mm 多年最大降雨量 小时最大降水总量 年平均相对湿度 76% 年平均日照时数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介于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 全境东西长约 205公里,南北宽约 142公里,总面积 里,总人口 780万,辖 8 县 2区。 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 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271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151元。 、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等 政策优势: 2020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 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效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信阳市各级政府始终把茶叶作为农业增、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相继出台了不少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 资源优势:本项目可以辐射到谭家河乡周边 17个茶叶村,茶叶种植面积达 72300亩,年产量在 130万公斤以上,生态条件较好,远离 市区 ,无污染,茶叶品质良好,茶农种茶积极性高,茶园管理比较规范。 区位优势:谭家河乡位于信阳市区南 26公里处,南与湖北三潭风景区搭界,北与十三里桥相邻。 谭家河、飞沙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汇往南湾湖。 全乡地域面积 302平方公里, 总人口3. 15 万人。 谭家河乡风景秀丽、交通便利。 境内 S224 省道、环湖路、柳谭路、谭新路纵横交错,相邻的三潭风景区是旅游避暑胜地。 综合竞争力不强,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低 从全市角度看,缺乏具有足够优势,具备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全市共有茶叶加工企业三百多个,多数为传统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低,名优茶加工仍以手工为主,手工加工茶约占总量的 85%。 目前,全市仅有信阳毛尖机械加工生产线 80余条,可生产干茶 300万公斤。 解决方案:引进国内外 先进的茶叶机械化生产设备,建立信 阳毛尖 大宗 茶机械化加工生产线,改变传统的手工加工工艺,实行茶叶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 产品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 从加工和市场销售角度看,目前我国年产茶叶深加工比例只有约 %,而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约为 22%,预测将达到 30%以上。 世界茶叶总产值约为 70 亿美元,而深加工的产值在 180亿美元以上。 而信阳市全市 ,茶叶产品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尚属空白。 解决方案:实行茶叶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大量开发生产夏秋茶,提高茶 叶质量和产量,同时,开发生产茶食品、茶药品、茶化妆品以及茶饮料等茶叶深加工产品。 五 、 建设方案 本项目拟在信阳市 浉 河区谭家河乡四里桥六里井组新建土地流转区茶园大宗茶叶加工厂,初步规划占地面积 30 亩,新增建筑面积 2700平方米,生产线占地 1000平方米,引进 1条半自动机械化加工生产线,新增设备 57 台。 项目建成,生产线年产能达到 1000吨。 厂区南侧和西侧依次布置综合办公区用房 、 仓库 、 生产加工车间。 厂区东侧边缘即 S224,目前省道 S224处于即将修缮完工状态。 交通 运输相当便利,离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公司总部只 有 19 公里,方便工艺联系又避免生产与办公之间的环境干扰。 厂区规划地区 人烟稀少, 避免 了因噪音和废渣排放等引起的 民事纠纷。 厂区的北 、 西、南三侧较为空旷也便于日后厂区扩展。 ( 后附 项目区位置图) 整个厂区工艺流程联系紧密,运输短捷顺畅,仓库前有充裕装车场地,绿化率很高,适合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平面布置要求,建筑物间距满足日照和消防技术要求,符合国家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地理标志产品 ― 信阳毛尖茶》( GB/T227372020); 《有机茶加 工技术规程》( NY/ T51982020); 《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T5019- 2020);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85) ; 《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20)。 产品方案 绿茶类: 、 、 、 4 绿茶粉。 生产期:绿片: 4 月下旬 — 6月下旬,实际 50 天生产期; 炒青: 7 月 — 10 月中旬,实际 50天生产期。 工艺技术方案 1.工艺路线 生产线有鲜叶摊放、输送、杀青、输送(摊凉机)、揉捻 、输送、解块、输送、初烘、输送、理条、输送、复烘、提香等主要生产流程。 2.生产流程图 绿片:原料(轻剪或机采鲜叶) 炒青:原料(机采鲜叶或手采鲜叶) 一般绿片:原料(轻剪或机采鲜叶) 绿茶粉:原料(炒青,绿片) 炒青绿片再次粉碎加工。 : 将鲜叶原料放入鲜叶切茶机,进行原料碎化处理。 :鲜叶进入杀青机,高温蒸发水分,杀青后含水率 56%左右,手握成团,手送散开,有弹性,页面失去光泽,闻有清香杀青 叶杆分离 烘干炒干 搓捻 半成品分离 鲜叶切碎 原料进库 包装进库 原料进库 摊晾 杀青 揉捻 初烘 烘干 包装进库 鲜叶入库 切碎 杀青 晾干烘干 分离 包装进库 感,茶梗折而不断,无焦边焦叶,无焦味。 : 将茶梗从杀青叶中分离出来。 :利用外力使杀青叶在揉桶内收到推压和摩擦等多种力的相互作用下紧结的条索,有些老叶需要分 2 次揉捻才能成型。 :摊晾机采用的是单层摊晾,使杀青叶中的水分重新分布,并散失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使物质固定下来; :让鲜叶散失水分达到成品含水率水分 68%,有提香作用,让茶叶内部物质和香气固定。 :原料通过烘干炒干后进入叶杆分离机,使得叶纯度达到 99%以上。 :利用对流加热的方式蒸发部分水分,同时使用高沸点芳香物质转化,经初烘的芽叶含水率在 50%左右。 :利用对流加热方式蒸发茶叶中的水分,固定茶叶外形,进一步转化茶叶的有效物质,行 测干茶色、香、 味之品质,烘干后的含水率为 68%。 序号 工 序 指 标 备 注 1 鲜叶摊凉 叶质发软,芽叶舒展,发出清香,含水率 68%,颜色暗绿 2 杀 青 叶面失去光泽,有弹性,闻有清香感,含水率 56%左右,色泽墨绿, 3 初 烘 叶质软,粘性小,有弹性,含水率 50%左右,叶色翠绿 4 叶杆分离 将叶梗分离,叶片纯度达 99%以上 5 烘 干 条索紧细、直、白毫显露、色泽嫩绿油润,含水率 68%,易碎 设备选型中充分考虑加工行业技术与装备发展水平,并着重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兼顾先进 、 节能、环保、投资等因素,选用立足于国内,成熟可靠,有完善售后服务支持的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 量 备 注 1 60吨电子秤 60吨 1 包含安装 2 鲜叶切茶机 6 吨 2 3 输送带 — 3 4 大型杀青机 100型 2 5 揉捻机 65型 12 6 烘干机 20型 1 7 炒干机 140型 12 8 叶杆分离机 120型 4 9 单人采茶机 — 20 10 吸尘设备 — — 合计 — — 57 详见附表 3 设备投资明细表。 符合《 2020 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中补贴设备。 案 主要工程有清洁化生产车间、摊晾分选车间、仓库、综合办公区,建 筑物分别为框架、砖混凝土等结构,建筑安全等级按二级安全等级设计。 详见附表 2 土建工程 投资明细表。 节能环保措施 认真贯彻国家和行业节能规范,做到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能源。 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严禁采用国家已公布的淘汰机电产品。 设置能源检测仪表,加强企业对能源的计量和管理。 采 用合理的配电方式,电气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使用节能型变压器,低压配电使用静电电容器低压集中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照明设计推广 绿色照明工程产品,以节约能源。 实施进度安排 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程序进行,建设期从可研报告批准到试生产共定为 6个月。 在本项目实施前,企业要积极进行购置设备的技术交流和调研工作。 可行性报告批准后,立即开始后期设计和设备定货。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