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米,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茶叶等经济作物生长。 全村现有耕地 2195 亩, 其中水田 28 亩,人平耕地 亩,有茶园面积 600 亩 ,年产 鲜叶 18万斤。 该村 2020 年农村经济总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0 收入 ,其中茶叶收入 57万元,人平纯收入 3346 元。 项目选址 概况 项目建设选址于 鹤峰县五里 水泉村 , 安置江坪河库区移民 73 户,213 人,其中:在该村 10 组 的灌垭设集中安置点, 集中安置 江坪河库区 需 移民 的本 村 10 三个村民小组中的 32 户, 85 人 的库区移民。 10 组有 耕地 280 亩, 47 户 , 180 人 , 地貌类型全为山坡地,没有平坝,项目区河流为 溇 水 流域 、澧 水系,项目区干流以南渡江 河为主, 建成后的江坪河水库将半环绕整个项目区。 土地资源情况 项目区 水泉村 土地以山地为主坝地较少, 宜林坡地资源非常 丰富, 根据 1991 年鹤峰宜林荒地资源普查结果表明, 其中 : 坡度在 6— 15 度的有 30 亩,坡度在 16— 25 度 的有 1319 亩,坡度在 26— 35度的有 1379 亩, 36 度以上 70 亩。 按海拨分则为 5 00100米宜林地为 1644 亩, 10002020 米为 1154 亩 ,土壤 PH 值根据鹤峰县 1982 年土壤普查资料显示 项目区 土壤 PH 值处在 47 之间。 项目区丰 富的宜林坡地资源为茶叶 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 气象资源条件 项目区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 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同季 ,时空分布不均, 雾多,蒸发小,湿度大。 地表高差悬殊,切割深、立体气候显著,低山 湿润, 中高山温和,高山温凉,春季平均 90 天,由低山到高山渐次 增多。 夏季平均 45 天,由低山到高山渐次减少。 秋季平均 天,由低山到高山渐次增多,冬天平均 天,由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1 高山到低山渐次减少。 雨量充沛,多阴雨少日照,项目区年平均气温℃,元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24℃,极端最高温 35℃,极端最低温 ℃,年积温 5488℃,无霜期 266天,年降雨量 — 毫米, 良好的气象资源条件均能满足茶叶生长的 发育要求。 区位及交通条件 项目区地处鹤峰县城东南,距县城公路里程 60 公里, 距五里乡政府驻地 20 公里, 省道 S341 公路 线贯穿整 个项目区,江坪水库建成后水上交通西南可通县城容美镇, 东北可通五峰县锁金山公路,东南可通本县走马镇。 具有 一定的交通区位条件。 茶叶 发展现状 茶园 情况 项目区现有茶园 面积 600余亩, 分布在 村内 10 个组中,又以 10 组比较集中, 约占全村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是五里乡的茶叶主产村之一。 经过多年来的茶园技术改造,茶叶产量不断提高,亩产大宗茶 鲜叶达到 300 斤 ,全年 大宗茶 鲜叶产量达到 18 万斤。 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名优茶加工被茶农普遍接通受, 每年加工生产的名优茶以其独特生态环境下的内在品质畅销省内外, 特别是受湖南 长沙、石门、五峰各大 茶叶 加工商亲睐。 茶叶以成为当地农村居民的主要产业和衣食之源。 村内摘茶能手、加工技人员、茶叶经销人员遍布全国茶叶产区,极大的促进了茶叶生产、管理、加工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进一步建设生态茶园高产示范园,改造现有老茶园, 调整生产 大宗茶 结构, 建设名优茶加工厂,茶叶产业的综合效益还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2 因此 ,项目区选择发展名优茶 生产加工项目 易被群众接受 ,获得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 茶叶 加工情况 项目区内原有茶叶 加工企业 3 家, 每年加工 大宗绿茶 10万左右,加工 名优茶 1 万 斤 左右 , 大部分鲜 叶靠邻村厂家及县城、五里、燕子、五峰等地厂家收购。 茶农 以 出售茶叶 原材料 为主 , 很少 实现加工增值,有时 其鲜叶销价 还 只相当 于采茶 工资。 由于收购厂家的不确定性,往往使茶农茶叶不能及时出手,使茶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搓伤茶农极积性的事时有发生。 随库区移民工作的推进,原有 3 个茶叶加工厂全在淹没区内,项目区内现已完全没有了茶叶加工企业。 因此, 在建设生态高产茶叶示范园、加强老茶园改造的基础上,建成一条年产名茶 1 万斤,优茶 3万斤的名优茶加工生产线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建好加工生产线, 在很大程度上 可进一步激发茶农的种茶 积极性 ,并带动 周边 茶叶产业的发展,使扶持效益放大、叠加。 市场发展潜力展望 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 19 世纪初,茶叶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 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3 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 道,以茶可雅志。 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因此 ,以茶叶 为原料 加工的饮用品和保健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充分利用项目区的生态 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和 相对较好的交通区位 , 建设生态高产示范茶园 200亩,把面积恢复到淹没前的水平,改造老茶园 600 亩,建设名优茶生产线 1 条,实现年加工名优茶 4 万斤的能力,不断提高茶叶 加工企业的技术和科技含量,不断拓 宽茶叶产品在省内外 销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建立起公司 +基地 +茶 户 +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将会给项目区农户以及全乡、全县以乃至 武陵片区茶叶种植户和全县茶叶 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 四 章 项目建设方案 建设生态茶叶 基地 200 亩,改造老茶园 600 亩,建设年产名优茶4 万斤 生产线 1 条 ,建移民安置房 32 套。 其中:老茶 园改造采用补助形式由茶农自行完成后统一验收的较松散管理方式实施; 32 套集中安置房由 政府按每套补助资金 5 万元,余下部分由入住户按建安成本 出资,统一设计进行建设。 200 亩生态示范茶 园 项目, 以 73 个移民户 为优先对象 , 户平 亩,由政府资金投资 %、 移民受益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4 户投工投物折资 占 %。 年产 4 万斤名优茶生产线 由政府项目资金全额投资建设 优先安排移民人员,不足人员项目区内选聘或向社会公开招聘。 项目区 灌垭建年产名优茶 4 万斤加工生产线,项目区 10组建生态茶叶基地 200 亩, 其中: 8 组 30亩, 9 组 30亩、 10组 140亩。 项目区其他各组 实行 600亩老茶园技术改造 ,其中: 1 组 60亩,2 组 70 亩, 3 组 80亩, 4 组 50亩, 7 组 80亩, 8 组 70亩, 9 组 70亩, 10 组 120 亩。 项目区内均有老茶园资源分布,是茶叶种植的适宜区,但由于茶叶 生长喜欢土壤肥沃 ,偏酸性 地 块, 以 PH 值 46 适宜, 最佳,小于 4 大于 7 则不利生长。 因此在生态茶叶基地场地选择上应以坡度小、地势平缓的坡耕地资源为主, 并要求土壤PH 值适宜。 在茶园 建设布局上本着规模化、基地化、科 学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思路,按照因地制宜,依山就势 , 方便管理的战略,搞好项目区的茶叶产业建设。 本次 生态 茶园基地 项目建设 及老茶园改造 面积总共达到 800亩 高效茶园 ,其中 200 亩为高标准生态茶叶 示范 基地建设,计划 安排在江坪河库区移民集 中的 10 组内, 意在恢复原有茶园面积,使移民户的茶叶收入不仅不因移民受到损失,而且还因移民使茶叶收入得到增加。 其他 600 亩为常规建设安排在 除 6 组外的 其他各组内。 高标准基地建设要求基地内有步道和蓄水池,蓄水池按 新园 5 亩修建 1 个 30 立方米容量蓄水池, 建池 40 个,老园按100亩建 1 个 30 立方米容量的蓄水池,建池 60个, 以 确保项目建设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5 取得成效,同时也达到辐射带动周边的效果,较好地推动项目的发展。 2020 年至 2020 年 2020 年 7 月前完成 200 亩 基地、 600 亩老园 技改、年产 4 万斤名优茶加工生产线建设 项目的 建议书、可研报告、 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以及评审等工作, 8 月前 基地面积 落实 到 地块并完成与农户 的相关签约手续, 9 月前完成 200 亩生态茶园基地的整地, 12月前完成生态造园及老茶改造, 2020 年 2 月前完成加工生产线建设 ,2020 年 3 月加工生产线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并投入使用。 民居建设与茶叶加工生产线同步进行到 2020 年 12月完成交付使用。 第 五 章 项目建设技术 造园建设 茶苗 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 栽植用苗为一年生 无性系繁殖的 茶叶 扦插苗,品种为 福 选 9 号、名山 13平阳特早等优良品种。 合理布局精细 整地 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酸碱度适宜的 山包 集中连片 造园。 茶行沿等高线平行整地筑梯开厢,形成美丽的茶梯风景,厢面宽不低于 米,土层 60 厘米以上,沟池道路水系配套。 重施基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6 肥,亩施饼肥 200 公斤,农家肥 25005000 公斤作基肥。 合理密 植 ①定植密度: 双行错窝条栽, 亩植株数 5000 株,但对立地条件差,土壤脊薄的地块可相对较密一些,对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块可相对较稀些。 ②定植时期。 因茶苗 喜湿不耐干旱, 易蒸腾失水,因此定植时期一般在 1112 月 进行定植。 ③定植技术 定植时先在定植穴上挖大小适宜的坑,将苗放入坑内,确定好 茶苗 的位置和深度,将根系疏展开来,填入细土,再将苗向上提,然后将土回填,踩紧踏实即可,然后每株苗浇足定根水,确保种植成活 ,离地 5 寸定型修剪。 加强田间管理 严禁施用高残高毒农药,限制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严格按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标准 管理茶园。 地上部分(树冠)的改造 ( 1)深修剪:适宜于茶树树冠 “ 鸡爪枝 ” 丛生,生产枝细弱,育芽能力低,新梢出现大量 的单片和对夹叶,而茶树骨干枝仍然生长比较旺盛的茶树。 根据树势衰老程度,一般可剪去树冠顶部 10— 15 厘米的新梢。 鹤峰县五里乡水泉村灌垭江坪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茶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鹤峰县五里乡人民政府 17 ( 2)重修剪:适宜于未老先衰的茶树以及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较强生育能力的茶树。 这类茶树,一般年龄不大,往往是建园时基础未打好或建园后未进行系统修剪,放松肥培管理且采摘强度太大等原因造成的。 由于树龄不大,多数枝条活力尚旺。 所以,可以利用较重的修剪,在离地 35— 40 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分。 对原来茶丛比较矮小的茶树,也可以剪去原有树高的 1/2,从而剌激新梢萌发,养成新的树冠。 ( 3)台刈 :适宜于比较严重衰老的茶树,这类茶树枝干灰白,并有严重的回枯现象,寄生有较多的苔藓、地衣、多数枝条育芽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