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钛丝、钛棒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 2020 年中国共生产海绵钛 49632 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 ; 共生产钛加工材 27737吨,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 ; 钛加工材 消耗量为24068 吨,居世界第二位。 除此以外中国还拥有海绵钛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大厂 —— 遵义钛厂,拥有钛加工材产量过万吨的世界级钛材大厂 —— 宝钛集团。 经过 55 年的发展,中国钛工业确实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但与美、日、俄相比,中国钛工业还是后进者,特别是金融危机加剧以来,更突显出中国钛工业缺陷与不足。 (1)产业的聚集度不够 目前,国外仅有 7 家海绵钛工厂,除处在恢复重建中的美国 ATI公司海绵钛厂产能为 7000 吨/年之外,其他 6 家海绵钛厂的产能均在 12020 吨 /年之上,其中俄罗斯 AVISMA 公司的产能达到 38000 吨/年。 而 2020 年,中国共有 13家海绵钛厂,仅遵义钛厂一家的产能达到 14000 吨/年。 中国的钛加工材企业大约不下 300家,而仅仅宝钛集团一家的产量达至 10000 吨/年;更重要的是,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大多是跟风上项目,往往是 B 家克隆 A 家, C 家克隆 B 家 有自己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的少,简单重复的多,中低档市场竞争激烈。 14 (2)上下游企业之间缺少实质的有机联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钛行业内上下游产业 间 的联系十分密切,比如国外主要海绵钛企业与钛加工企业之间均有投资参股协议或是长期供货协议,从而构成了海绵钛的产销渠 道,拿到市场上去零售的大约不足国外海绵钛产量的 20%。 中国的海绵钛产销几乎全由市场机制控制,海绵钛涨价时,中国涨得最高,达 30 万元 /吨:海绵钛降价时,中国降得最狠,降到约 4 万元/吨。 市场变化如坐过山车,对行业的冲击太大,造成很大的投资浪费。 (4)钛加工仍有重大缺项,不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钛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水平的熔铸生产线、快锻生产线、复合板生产线和等温模锻生产线等确实将我国钛加工水平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 但是,我国仍存在很大缺项。 如钛及其合金型材、钛及其合金挤压管材、钛带及钛焊 管、大口径管材、大型钛铸件等。 形势的发展,急需中国钛行业补足这些缺项,以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十二五 ” 期间我国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 以党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 大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开发新产品 ;大力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把中国初步建设成为世界钛工业强国。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 15 (1)海绵钛和钛锭的产能控制在 10万吨/年左右,其中海绵 钛 1级以上品级率≥ 70%,优质钛及钛锭的产能占总产能的 50%以上。 (2)提高钛产业的聚集度,形成 3— 5 家世界级的大企业 (海绵钛或钛锭的产量过万吨 )。 (3)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全流程海绵钛能源单耗降到 26000 千瓦时/吨。 (4)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钛及其合金大型锻件、型材、挤压管材、钛带和钛焊管的国产化。 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5)有力促进钛制品的出口,力争实现海绵钛和钛加工材出口率(出口量和生产总量的比值 )均达 30%。 (6)尝试建立稳定、互赢的产销主渠道,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 同业关系。 营销策略及 价格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针对国内外市场供应现状及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公司市场营销的主要思想是:首先满足 西北五省和国内 市场 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向 国际 市场拓展。 公司顺应市场潮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产品质量,一手抓销售,在服务上采取优质服务策略。 具体的营销策略: 建立良好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 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人员从事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 建立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上宣传,通过建立全新的 16 企业信息发布和技术交流平台,使人们更方便的了解公司和产品。 本项目产品销售 主要面向 西北五省 和国内 市场 ,并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 根据以往供应 钛产品 的 销售 价格,考虑到项目建成投产后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结合本项目产品的成本测算情况,暂定本项目产品 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建成后销售具体价格根据订单协议确定)。 项目产品销售价格 均价为 20万元 /吨。 17 第 四 章 产品方案 与建设内容 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 以钛加工为主,主要产品为生产 不同规格的 钛 丝钛棒产品 200吨 ,具体各规格产量以实际订单量来定。 产品 规格 钛 丝及钛棒 各型号产品 200吨。 建设内容 项目总 占地面积 亩 (约合 ㎡ ) , 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本次 项目工程 年生产 200吨钛产品 , 总建筑面积 ㎡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主体工程 包括生产区总建筑面积 5363 ㎡ , 主要建设:生产车间 2160 ㎡ ,二期工程车间 3168 ㎡ ,配电室 20 ㎡ ,厕所 15 ㎡ ;办公生活区总建筑面积 ㎡ ,主要建设 综合楼(含职工宿舍) 2160 ㎡ , 科研楼 2420㎡ ,餐厅 ㎡ ,门卫室 15㎡。 辅助工程 包括:道路及场地硬化面积 5300 ㎡ (包括职工活动场地、停车场等) ,绿化工程面积 3000 ㎡ ,配套完成给排水、供电、消 防、室外管网等辅助配套工程及 生产线的 生产设备、仪器的购置与安装等。 18 推荐规模的理由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劣势。 在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充分考虑企业自身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 充分考虑项目的总投资,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 充分考虑现有的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 必须突出项目产品的品牌,使项目产品成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建立品牌忠诚度。 本项目的生产规模正是基于以上因素提出的。 19 第五章 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分 析 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原则 厂区选址不仅要考虑厂区周边环境、地理位置,还要考虑原料来源、物料进出方便,提高生产性能,节省建筑投资,便于经营管理。 因此,厂址选址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环境条件 ( 1)厂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 2)地势平坦,通风条件好; ( 3)工程地质水质良好; 另外,还应了解当地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土壤的冻凝深度、降雨量与积雪深度、最大风力、常年的主导风向、风频率和日照情况等,以便安排车间、库房的朝向、布局和防暑防寒措施等。 社会条件 ( 1)交通方便,便于原料及 产品的运输; ( 2)电力供应可靠; ( 3)离居民区及主要交通线应有足够的安全、卫生防距离,并位于居民区夏季风的下风向; ( 4)禁止在污染地严重、人口密集区建厂。 拟建项目厂址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眉县金渠大桥口霸王河工业园区,南边 20 为秀峰路,东西北均为钛及钛合金加工企业。 园区 自 2020 年 11月份正式开发建设以来,已累计投资 7000 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水、电、路、通讯、供排水、排污、燃气一次到位,实现 “ 七通一平 ” , 园区 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和环境优越。 项目建设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眉县地形地貌复杂,大体为南北高中间低的不对称“ U”型地形,东西向延伸略长,南北向起伏较短。 全县最高点为太白山次高峰,海拔 米;最低点为位于青化与扶风交界的渭河东流出境处,海拔 442米。 依照地貌特征,全县可分为秦岭山地(海拔 700米以上)、黄土梁原、山前洪积平原、渭河冲积平原、渭北黄土台原五种地貌类型。 概括而言,全县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形态。 气候条件 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海拔高度在 442— 3767 米之间,年平均气温 ℃,平均降水 ,平均日照 小时,无霜期 218天。 每年 35 月,回暖较快,秋季受冷空气影响,昼夜温差较为明显,是关中地区秋雨最多的区域之一。 眉县介于亚热带气候带北缘和暖温带气候带的南缘,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岭 —— 秦岭主峰太白山横亘于县域南缘,依 21 东西向而言,又属于青藏高原向平原过渡带,故无论从经向、纬向,均具有十分明显的气候过渡带特色。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本项目 主要原材料 为钛锭,主要来源有 宁夏东 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遵义播宇钛材 有限公司及 XX周边钛锭生产企业供给,货源充足,供应条件便利。 动力供应条件 厂区供电由 园区 工业用电电网供给。 给排水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周边市政给排水设施完善,项目用水由园区市政供水,厂区产生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排入园区市政排水管网。 暖通条件 项目供暖 由企业自备锅炉供暖。 交通、通讯条件 园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东距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0 公里,西距 XX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工业园 20 公里,南距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15 公里,北邻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 310 国道横穿园 区。 22 第 六 章 工程 技术 方案 主要 技术 设计原则 工艺设备的选型,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达到先进适用和安全可靠,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规范基础上,按 “ 工艺流程顺畅,物流合理 ” 的原则进行车间工艺分区布置,并预留发展空间。 按照 “ 三同时 ” 的原则, 做 好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和消防等设施的设计。 技术方案 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技术简介 由于本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涉及到项目单位的机密,因此本项目对生产工艺技术简介不做介绍。 设备方案 序号 项 目 型号 单位 数量 一 生产设备 1 生产车间 无心车 台 23 1﹟箱式电阻炉 RJX809 台 1﹟、 2﹟、 3﹟冷拉机 1500、 600、 450 台 热拉机 LD550、 LD1500 台 碾头机 ZD131 台 管式热拉电阻炉 15kw 台 角磨机 DW810 台 丝材矫直机 WS100 WS1002 台 台式多用钻床 Z4113 台 自动抛光机 LD21 台 酸碱洗设备 非标 套 精密绕线机组 DS3A 套 2 配套设备 变压器 台 锅炉 台 土建方案 设计依据 建筑物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消防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的规定。 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 1)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20 ( 2)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996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2020 ( 4) 《建筑采光设计规范》 GB/T500302020 ( 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20 (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24 建筑设计 ⑴ 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洁 明快,既要考虑到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又要考虑美观大方,以体现出时代气息。 ⑵ 根据工艺生产的要求,结合该地区气候的特点,需防冻,除需要保持场地防止扬尘外,装置应尽量密闭、轻型化、一体化,以便于节能、洁净生产。 ⑶ 建筑构造及装修:尽量采用当地的通用做法或习惯做法,做到简洁实用。 多层房屋的填充墙和隔断墙拟采用轻质砌块以减轻荷重、降低工程综合造价。 ⑷ 屋面采用彩钢瓦。 ⑸ 门窗采用钢塑复合门窗,冬季使用棉质窗帘保温。 ⑹ 厂房地面为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楼地面相结合。 ⑺ 装修:生产区厂房采用夹层保温板不需要内装 修,办公生活区和辅助区建筑可喷大白浆或刷内墙涂料,外墙拟采用一般外墙涂料。 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结构选型及构造处理必须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方便、构造简单。 生产厂房为 钢架 结构,层高 10 米 ,主要有生产区、检验区、半 25 成品区 、 成品区、 设备维修区 、配电室。 东西 长为 90 米,南北宽为24米。 二期工程车间为钢架 结构,层高 10米 ,主要有生产区、检验区、半成品区、成品区、设备维修区、配电室。 东西长为 54 米,南北宽为 48米;南北长 48米,东西宽 12米。 综合楼(含职工宿舍) 为 三 层砖混结构,层高 ,南北朝向,长为 5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