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康家园二期f3、f4楼边坡治理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过三个月,水泥进场后应分期分批堆放,现场做好标识,先进场先用,以免存放时间过久影响水泥质量。 2. 成孔质量控制 成孔采用潜孔钻机,当挖土挖到锚杆标高下 500mm 时开始锚杆的成孔。 搬运钻机就位尚未固定前,先根据钻孔设计以及现场具体状况测出钻孔孔位及倾角,待钻机固定好后,再复测。 成孔精度要求为:孔位偏 差≯ 50mm,孔位水平高差≯ 100mm,倾角偏差≯177。 1176。 之间。 如超过要求,需调整后,方可开孔,严禁未经复测便开始钻进。 成孔钻头直径Φ 130mm,施工中应经常检验钻头 ,其 直径 偏差 不得小于 3mm。 本工程地质情况 以粉质粘土为主 ,钻机在成孔时 应防止钻孔 塌陷。 遇有障碍物或不能正常钻进时,立即停钻提取钻杆,查明情况并采取措施后,再继续钻进。 钻孔深度超过设计深度 30~ 50cm 后,方可提钻。 3. 锚索 及锚杆 的制作及下入 锚索采用 3Φ 7(公称直径为 ㎜的高强度、低松弛 钢绞线 ,其抗拉强度为 1860MPa),锚杆采用 HRB335 级 Φ 22 钢筋,锚索 或锚杆制作长度须大于设计长度 1m 左右,下入钻孔最里端的钢绞线端用铁丝绑扎在一块。 在锚索 和锚杆 制作过程中,中间每隔 3m 左右设置一支撑定位环。 自由端采用黄油涂抹和 4 分波纹管加以保护。 注浆管采用 PE 聚乙烯塑料管。 锚索 或锚杆制作成型,确认组合体 安装正确,将锚索 或锚杆 组合体插入孔内时,操作要平稳、安全、准确。 锚索体在安放前应妥善保护,以免腐蚀和机械损伤。 4. 制浆及注浆质量控制 水泥浆液按水灰比 进行配置并搅拌均匀,且配置搅拌前要过筛,防止杂物及水泥结块进入搅拌机,搅拌好的浆液进入储浆池也 要过筛,以防止未搅好的浆液及杂质进入储浆池而泵入孔底,影响施工质量。 水泥采用 强度等级 水泥,加 1%早强减水剂配置,采用插管法连续压力注浆,注浆压力 ~ ,自空低 米开始边注边拔。 5. 张拉、封锚 张拉、锁梁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选定预应力锁定值,锚索注浆达到凝固期 (即注浆 79 天后,注浆体强度大于 25Mpa),即可进行张拉锁梁工序。 预应力张拉分四级进行,即 0 (P 为锁定值 ),直至设计吨位级进行锁定。 每级张拉至要求后,应 稳定荷载 10min 左右 方能 继续下一级荷载的张拉。 预应力张拉过程应观察周围已施工锚杆,对发生张拉预应力松弛大于 10%的锚杆应重新张拉补强。 在格构梁锚杆、锚索张拉完毕后锁定,最后用 C30 混凝土封锚。 张拉过程中,应测定锚索伸长值,核实伸长值与受力值是否相符,做好受力记录。 6. 资料报表 钻孔、注浆、拉拔要有具体记录,每班工作结束后,将原始报表整理后交 项目 经理部进行统计汇总工作。 7. 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 1)施工前做好各级施工人员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详细了解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周围环境。 ( 2)施工中应对锚索位 置、钻孔直径、深度、角度,锚索插入深度,注浆配比、压力、注浆量,预应力张拉过程、预应力锁定值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质量应符合下表: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 位 数 值 主控项目 锚杆长度 mm 177。 30 用钢尺量 锚杆锁定值 现场实测 一 般 项 目 锚索位置 mm 177。 100 用钢尺量 钻孔倾斜度 度 177。 1 测钻机倾角 注浆量 大于要求注浆压力 检查计量数据 四、格构梁施工 1. 脚手架的搭设 a) 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搭建而且必须考虑锚杆钻机成孔操作便利, 搭设完毕后挂安全网,以确保安全施工。 b) 脚手架地基应平整 坚 实。 c) 脚手架的钢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地面上,应设底座和垫木,厚度不小于 50mm。 d) 遇有坑槽时,立杆应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地梁。 e) 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导致基础沉降。 f) 搭设顺序: 搭设顺序为: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 → 逐根竖立杆,随即 与扫地杆扣紧 → 装扫地小横杆 , 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 → 安第一步大 横杆 → 第 一 步小横杆 → 安第 二 步 大 横杆 → 第 二 步小横杆 → 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在装设两道连杆后可拆除) →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 → 连墙杆 → 接立杆 → 加设剪立撑 → 铺脚手板。 g) 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可紧固于立杆上。 双排脚手架小横杆靠墙的一端应离开墙面 515cm。 h) 剪 刀 撑的搭设是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 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即立杆与横杆的焦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20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 50cm,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 i) 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 10cm,以防止杆件 滑脱。 2. 梁钢筋制作、安装 在钢筋制作绑扎工程中,钢筋的尺寸、规格、型号、形状以及间距、搭接范围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绑扎后的钢筋应牢固、无松动、间距均匀, 张拉 预留的部位应准确无误,在绑扎和 张拉 预留工作完成后 ,钢筋工程应 经监理 单位 、 建设单位 验收合格后 方能 进入下道工序 施工。 3.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木模板,由于山体护坡面积过大,每隔 10个格构 需 留设 一道 30mm 的沉降缝。 梁底无法 支模, 为避免砼和土方直接接触 导致发生质量问题,拟 采用铺砖胎模的方法 做底模,为此,在进行土方开挖时,该部位土方开挖应加深 60mm;梁侧支模,梁侧模加固采用方 木、 多层板 及钢管配合。 支模高度不得小于浇筑混凝土高度。 模板制作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 互位置的正确性,支撑系统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拼缝 应保证 严密不漏浆。 4. 混凝土浇筑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由于施工场地紧张, 混凝土浇筑 计划 采用泵送 和人工运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如场地允许泵车进入则采用泵送施工,如场地过于紧张泵车无法布置则只能采取人工垂直运输的方式进行(如采用人工垂直运输,将办理相应的签证手续)。 在砼施工时,混凝土自泵管口下落的自由 高度不得大于 2 米,若超过 2 米时应 采取加长软管和串筒的方法。 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级分层连续进行,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 ,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混凝土浇筑完毕,其 养护时间不得 少于 7 天。 砼 表面 采用 覆盖塑料薄膜的养护方法。 砼施工时,应预留好标养和同条件试块, 每工作班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 3 组。 同时做好砼施工温度测量和养护记录。 砼施工龄期达到要求时,应按要求做好砼强度评定。 五、挂网喷混凝土面层 喷射砼 网 格 采用Φ 10mm 菱形加强筋和 100x100 的 8铅丝 矿用金属 网格 ,并 采用 U 型钢筋勾固定。 喷射 砼厚度 5 ㎝ ,砼强度 C25。 施工注意事项: 1. 喷射砼时,射距宜在 ~ 的范围内,并从上部逐渐向下部喷射。 射流方向一 般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并将枪头作螺旋状平移,以保证喷射面的平整。 2. 水压应高于风压 100~ 150kpa,喷射手应将喷射效果及时告知配料人员,以便于调整水灰比,喷射砼的精骨料最大粒径不宜于大于 12mm,喷射砼水灰比一般为。 3. 喷射机的工作压力,随管路长度不同而不同,当管路长 20m时,压力控制在 150kpa 左右,以后管路每增加 1m,压力相应增加 20~ 30kpa。 4. 喷射砼厚度要均匀,并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 喷射砼完成后 应 至少进行 7 天的喷水养护 ,以确保砼施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6. 每 工作班应至少 做一组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 7. 喷射 砼 厚度采用凿孔法检验。 六、拱形骨架护坡 1. 按设计图纸对拱形骨架轮廓进行放样后人工开挖基槽, 由于土方开挖存在一定的偏差,为确保拱形骨架断面尺寸, 基槽开挖深度为垂直坡面以下 45cm(扩大 5 ㎝) ,宽度为 55cm(扩大 5 ㎝) ,应选用较小的工具进行开挖以保证弧形部分自然、平滑。 2. 拱形骨架采用 M5 水泥砂浆砌筑 MU30 片石。 3. 拱形骨架砌筑前应先确定 M5 水泥砂浆配合比,拱形骨架应坐落在土质坚实的基层上 ,其基层土方开挖完成应经验收后方能进行砌筑施工。 如土方开挖后发现基层 存在质量问题,应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协商处理后才 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4. 由于施工现场地理条件的限制,毛石运输 存在一定困难,根据现有条件,毛石垂直运输拟采取搭设提升架 垂直运输 和路架 水平运输 的方式 进行。 七、浆砌毛石 1. 砂浆的拌合 根据批准的理论配合比和现场砂子的含水量确定施工配合比,现场应采用磅秤称重各种材料的重量 ,其误差应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砂浆的拌制采用机械集中拌合,拌合时间一般为 35min,。 若砂浆用量较少, 也可采用人工拌合,但计量应准确,必须保证拌合要均匀,建议拌合 34 遍。 毛石砌体砂浆应为干硬性砂浆。 砂浆 运输采用小推车运输,遇高度较高处浆车难以到位 时,计划搭设提升架和路架进行垂直和水平运输。 砂浆的运输机械应不漏水,避免砂浆在运输过程中离析、泌水,如发现离析应 重新拌合。 为保证砂浆的稠度和和易性,已拌好的砂浆应尽快用完,对已经 凝结的砂浆,不准加水重新拌合。 2. 砌筑 在砌筑边坡时,应 自低向顶分层砌筑,基面为土层时应将基面夯实整平,在砌筑第一层时可不采用坐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