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水库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库容增量率。 由试算法进行调节计算。 ⑵基本资料 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2— 表 2— 5,库容曲线见表 2— 6。 ⑶调洪计算 泄洪闸为 坝下方涵, 底坎高程 起调水位: m。 泄流曲线按下面公式计算: Q 泄 =MBH3/2 式中: B—— 闸底宽 m H—— 水头 m M—— 泄流系数 调洪演算成果见下表 41 表 41 泄洪闸调洪成果表 P% 起调水位 ( m) 最高水位( m) 总库容 ( m3) 防洪库容 ( m3) 最大泄量( m3/s) 5 323 102 160 16 青年 水库主要技术指标 表 42 青年 水库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校核洪水位〔 P=%〕 m 设计洪水位〔 P=5%〕 m 正常蓄水位 m 死水位 m 总 库容 104m3 160 防洪库容 104m3 兴利库容 104m3 死库容 104m3 50 养殖水面 亩 482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设计依据 青年 水库工程以蓄水养殖为主,水库正常蓄水位 ,总库容 160 104m3,养鱼水面 482 亩。 根据《防洪标准》 GB5021— 94, 青年 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Ⅰ)型。 水工建筑物级别均为 4 级建筑物。 青年 水库挡水建筑物采用均质土坝,泄水建筑物为坝下涵洞式泄水闸。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拦河坝、泄水闸校核洪水标准均采用三百年一遇洪水( P=%),设计洪水标准采用二十年一 17 遇洪水( P=5%)。 基本资料 ⑴水位及流量 水库特征水位及流量见表 5— 1。 表 5— 1 水库特征水位及流量表 项目 库水位 (m) 下泄流量 (m3/s) 死水位 正常蓄水位 设计洪水位 (p=5%) 校核洪水位 (p=%) ⑵气象资料 风速及吹程: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吹程: ;最大冻土深度:。 ⑶地震烈度 根据地质报告,本地区地震的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故不设防。 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 ⑴《防洪标准》 GB50201— 94 ⑵《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 2020 ⑶《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DL/T5082— 1998 坝址、坝型选择 坝址选择 坝址选在古东河林场场部以北偏东方向 7km处, 该 处河谷相对较窄,库容条件较好。 该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不大,坝线较短, 18 投资少。 由坝址至林场已修建砂石道路 7km, 古东河 林场在龙镇以北 18km, 距 202 国道 3km, 坝址对工程建设和水库的经营管理非常有利。 坝型选择 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经过技术比较选择坝型: ⑴坝址区地形、坝址基岩、覆盖层特征及地震烈度等地形地质条件; ⑵筑坝材料的种类、性质、数量、位置和运输条件; ⑶施工导流、填筑强度、气象条件、施工场地、运输条件和汛期度汛等施工条件; ⑷枢纽布置、地基处理及坝体与泄洪闸的连接; ⑸运行条件:如对渗漏量 要求高低,上下游变动情况,分期建设等; ⑹坝及枢纽的总造价。 本次土坝设计结合以上因素考虑,同时兼顾考虑古东河林场建坝自筹资金紧张,选定均质土坝方案。 枢纽工程总体布置 青年 水库工程以蓄水养殖为主,枢纽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组成。 根据已选定的坝轴线, 青年 水库枢纽布置方案是泄洪闸布置在右坝头台地上。 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 m,坝长 480m,坝顶 19 宽 ,最大坝高 m,上游坝坡 1:,下游坝坡 1:。 泄洪闸为坝下钢筋砼箱涵,布置在右坝头台地上。 泄洪闸中心点 桩号 0+040。 泄洪闸由铺盖、闸室、洞身、消力池、海漫组成。 闸底坎高程 ,箱涵为 m 钢筋砼矩形断面。 土坝设计 坝顶高程 ㈠坝顶超高 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 2020)中的公式计算: y=R+e+A 式中: y—— 坝顶超高( m); R—— 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 m); 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 m); A—— 安全加高( m),对于Ⅳ等 4 级土坝,正常运用为,非常运用为。 1) 波浪爬高计算 式中: hm—— 平均波高( m); Tm—— 周期( s); W—— 设计风速, W 正常 =, W 非常 =; 20 D—— 风区长度 ,D=1500( m); Hm—— 水库平均水深; H 正常 =( m), H 非常 =( m) 经计算:正常情况 hm=, Tm=; 非常情况 hm=, Tm=; 波长按下式计算: 经计算:正常情况 Lm=;非常情况 Lm=; 2)平均爬高计算 式中: Rm—— 平均波浪爬高( m); m—— 单坡的坡度系数, m=3.; K△ —— 斜坡的糙率系数, K△ =; Kw—— 经验系数; Kw 正常 =, Kw 非常 =。 经计算:正常情况: Rm=( m);非常情况: Rm=( m) 3)设计波浪爬高值按工程等级确定,对Ⅳ级土石坝取累积概率 P=5%的爬高值 R5%; 由附表爬高统计分布( Rp/Rm)查得: 正常情况 : hm/H= R5%/Rm= R5%=( m) 非常情况 : hm /H= R5%/Rm= R5%=( m) 4)风壅水面高度计算 21 式中: K—— 综合摩阻系数, K= 106; β —— 风向与水域中线的夹角;β =0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经计算:正常情况: e =( m);非常情况: e =( m) 5)坝顶超高: y 正 =++=( m) y 非 =++=( m) ㈡、坝顶高程 正常情况: v 正 =设计洪水位 +y 正 =+=(m) 非常情况: v 非 =校核洪水位 +y 非 =+=(m) 坝顶高程取大值即 V=。 坝顶宽度及构造 按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 2020)要求,坝顶宽取最小值 5m。 坝顶修筑砂石路面,以防止雨水的冲刷,适应交通、排水的需要。 两侧坝肩分别设宽 70 50cm 干砌石压顶。 土坝坡度及护坡设计 ㈠ 土坝坡度 土坝的坝坡坡度主要取决于坝高、土料性质、地基条件及坝型等因素。 本次设计根据选定的坝型,确定上游坝坡坡度为 1:,下游坝坡坡度为 1:。 ㈡护坡设计 上游坝坡易受风浪的冲刷和冰凌、 漂浮物的损害,尤其当水库水位波动和温度变化时,容易遭到破坏,应选择有足够抗冲能 22 力的护坡。 该坝上游坝坡选用干砌石护坡,下设反滤层。 上游干砌石护坡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D—— 石块的换算球形直径( m); D50—— 石块的平均粒径( m); t—— 护坡厚度( m); Kt—— 随坡率变化的系数, Kt=; ρ k—— 石块密度( t/m3),ρ k=; ρ w—— 水的密度( t/m3),ρ w=; hP— 累积频率为 5%的波高 (m)。 hP 正常 =, hP 非常 =; Lm—— 平均波长 (m); Lm正常 =( m), Lm非常 =( m); 计算结果:正常情况: t=( m) 非常情况: t=( m)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坝址区实际情况,本次设计干砌石护坡厚度取 t=。 护坡范围:由坝顶护至死水位 以下 即高程 处。 排水设备 土坝在背水侧坝脚处设棱体排水。 自桩号 0+100~0+340,长度为 240m,棱体排水高度 ,顶宽 ,内坡为 1:,外坡为 1:。 排水体为块石 填筑而成。 23 土坝渗透计算 ㈠ 土坝渗流计算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土坝基础应座落在③层即含砾砂粉质粘性土上。 本次渗流计算将土坝分成三段即 0+060~ 0+100、0+100~ 0+3 0+340~ 0+400,每段分别按下列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情况一:上游正常高水位与下游相应最低水位 情况二:上游设计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 0+100~ 0+340 段 按有限深透水地基有棱体排水的均质土坝计算 通过坝身和坝基的单宽渗流量为: 坝身浸润线: 式中: L—— 坐标原点至浸润线 逸出点水平距离( m)。 k—— 坝身渗透系数, k1=1 104cm/s; kT—— 坝基渗透系数, kT=1 104cm/s; H t—— 分别为上下游水深( m); 24 T—— 透水层深度, T =5( m); q—— 单位宽度渗流量( m3/s/m); 表 52 0+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