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防雷装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及现场情 况向各班组长进行具体分析施工内容、质量要求、实际操作要点、控制点进行交底,并对班组长反馈负责指导与处理。 c、班组长的交底: 班组长根据施工员交底现场情况向一线职工进行具体操作,工序细节、正次品界限等实际工作进行交底,并对工人的反馈意见负责指导,解释处理。 3) 、技术资料的编制整理与施工进度的同步: 在施工过程中,完善各种质量验收手续,公司将按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 项目部设专职资料员对施工过程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全面管理,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资料和质量验收表格,由各方签证后存档(一式六份) 作为竣工验收档案,做到与施工进度同步,具体应作好以下原始记录资料: 开工报告 图纸会审记录 材料进场检验 (质保单、合格证 )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 分部工程检验评定表 竣工验收单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资料员按各专业图纸、标准、规范、业主监理指令、技术联系单、工程联系单、质量指令(包括对供方的质量要求)、图纸修改通知单、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各项会议记录等,按 ISO9002 规定负责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 4)、 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批准后,下发给作业班组,并 应作详细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把握好上述措施是确保工程进度计划实现的根本保证,并要把上述各条逐一落实到实际中去,不要纸上谈兵,实事求是才是根本。 ( 8)、 定期生产检查及生产会议 生产任务的完成是通过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生产任务的布置和检查、生产工人的操作来完成的。 所以定期的生产计划会议对生产进度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布置下月的施工部署是非常重要的生产管理活动,必须坚持并有所创新。 施工单位之间既有统一方面又有矛盾方面,突出的矛盾是,有些施工单位不顾施工顺序的配合,只顾自己的施工进度,不管别人的死活 ,实践证明,只有服从现场业主(甲方)或监理单位的总工期进度协调、会议的决定,大家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证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 1)、每月及时向业主(甲方) ,监理报送月进度计划表,便于总进度计划平衡协调。 2)、主动积极与业主(甲方)、总包及监理、土建承包单位取得联系,交换生产进度情况,遇到的施工进度矛盾需其他单位配合而自己不能解决的情况,请求他们协调解决。 3)、主动与各施工单位取得联系,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尊重别人,有事多商量,先把方便给别人,到时候别人也会把方便让给我们,确定好的事情,一定要密切配合,把事 情做好。 4)、禁止对影响施工生产进度的设卡。 ( 9) 、建立监督机制 1)、项目经理严格监督检查项目部各专业管理人员(工长)的工作表现,协助他们抓好班组生产进度计划的难点。 2)、公司生产经理定期组织有关专业对项目部的工作监督检查,根据需要不定期地进行突击监督检查,协助项目经理解决生产上的困难问题。 3)、施工员(工长)抓作业班组的施工进度安排,今日的任务必须今天完成。 本旬计划不能拖延到下旬,必须严格执行“三旬滚动计划”。 (二)、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接地装置安装 1)、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 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 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 ,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 5 倍。 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 ~ 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3)、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圆钢、 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5m。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 2 倍,双面施焊 ( 2)、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 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 6 倍,双面施焊; ( 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 5)、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表规定: 种类、规格及单位 敷设位置及使用类别 地 上 地 下 室 内 室 外 交流电流回路 直流电流回路 圆钢直径 (mm) 6 8 10 12 扁钢 截面 (mm2) 60 100 100 100 厚度 (mm) 3 4 4 6 角钢厚度 (mm) 2 4 6 钢管管壁厚度 (mm) ( 6)、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 2 处。 ( 7)、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 电气连通。 ( 8)、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体,应在基础外留有不少于两个引出头,供测试接地电阻要求的,可不设人式接地装置,接地体埋于地下,与引下线入地端相连接,雷电流由此发散到大地。 ( 9)、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可采用δ =、 DN50 镀锌钢管或∠ 50X5镀锌角钢,每根长度为 ,一端加工成 120mm的尖锥形状,一组不少于 2 根、间距不小于 5m、离外墙≥ 3m、埋地深度≥ 600mm,接地线一般采用 40X4 镀锌扁钢或Ф 10 镀锌圆钢,与钢管或角钢连接的位置距接地体最高点 100mm,扁钢搭接长度及 圆钢焊接要求同屋面避雷网。 ( 10)、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必须经过检验才能投入运行,应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完整,连续,接地线相互间的连接,其搭接长度与焊缝是否符合要求,对合格的焊缝应按规定进行涂色,明敷的接地线刷二遍防锈漆和二遍沥青防腐漆; 二、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1)、避雷引下线敷设 引下线是引导雷电流入地的通道,并应保证在雷电流通过时不致熔化;通常采用直径不小于 8mm 的镀锌圆钢,或截面不小于 4mm 的镀锌扁钢;每一组防雷装置至少要有 2 根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应符合表下表规定。 引下线的间距 防雷等级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引下线间距 (m) 18 20 25 引下线的施工有以下三种形式: 沿外墙明敷,支架沿外墙按 ~ 2m 左右平分,支架插入墙面50mm,根部做成燕尾式,出墙面 20mm,并有 20mm 左右的折弯与引下扁钢连接,焊接要求同屋面避雷网 ; 引下扁钢设置在粉刷层内,用卡钉固定,省去支架这道工序 建筑物可利用柱内主钢筋做引下线,主筋直径应≥Ф 12,且每处≥ 2 根,主筋连接处的跨接长度,搭接倍数应按规范执行,跨接线的截面应≥ 100mm2。 当采用多根引下线时,为便于检 测接地电阻,在引下线距地面或明沟面 ~ 处宜设断线卡,断线卡应加保护措施,在高级装饰墙面中,测试点宜暗设在专用盒内。 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作为引下线的两根主钢筋在每层梁、板、柱交接处应按大样施工,如遇到梁、板筋与水平筋不能直接焊接时可加不小于Φ 10 圆钢焊接跨接。 砼内竖向钢筋之间的连接采用双面焊接,焊缝有效长度不小于6d,有效厚度不小于 4mm,焊接处不应有夹缝、气孔及未焊透现象。 2)、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 1)、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内的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 2 处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 ( 2)、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进,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 3)、明敷接地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 ~ 3m;弯曲部分 ~。 三、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 1)、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 250~ 300mm;与建筑物墙壁的间隙 10~ 15mm; 2)、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 15~ 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变压器室、高压 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 2 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3)、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进,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4)、配电间隔和静止裣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编织铜线。 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四、接闪器安装 1)、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2)、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 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 3)、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 49N(5kg)的垂直拉力。 五、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1)、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 2 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环形网路,环形网路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连接。 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 2)、等电位联结的线路最小允许截面应符合表 的规定: 线路最小允许截面( mm2) 材 料 截 面 干 线 支 线 铜 16 6 钢 50 16 3)、等电位联结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或其他金属部件、构件与支线连接应可靠,熔焊、钎焊或机械紧固应导通正常。 4)、需等电位联结的高级装修金属部件或零件,应有专用接线螺栓与等电位联结支线连接,且有标识,连接处螺帽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六、避雷针安装 1)、避雷针的作用是把雷电放电的路径,由原来可能从被保护物通过的方向吸引到避协针本身,并经与它相连的引下线和接地体把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 免受直击雷雷击;实质上避雷针是引雷针。 2)、在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或最高处设置避雷针,避雷针采用镀锌钢管或镀锌圆钢制成,其直径 :针长 1m 以下为Ф 12 镀锌圆钢或DN20 的镀锌钢管;针长 1~ 2m 为Ф 16 镀锌圆钢或 DN25 的镀锌钢管。 3)、避雷针 (带 )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当采用没有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4)、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中的距离不应小于 3m;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路面。 5)、独立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 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 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 15m,以防避雷针放电时,高压反击击穿电气设备。 七、避雷带敷设 1)、避雷带就是利用小截面的圆钢或扁钢做成的条形长带,作为接闪器装于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女儿墙或山墙上,是防直击雷和感应雷普通采用的措施。 2)、一般先安装避雷带支架,角钢支架应做成燕尾式,其埋入女儿墙的深度≥ 100m;扁钢和圆钢支架埋深≥ 80mm;支架水平间距为1m 左右 (混凝土支座≤ 2m);垂直间距为 2m 左右,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 300~ 400mm 对称设置,支架间距应均匀,检查合格后方可烛接避雷带。 3)、避雷带一般多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镀锌圆钢直径≥ 8mm、镀锌扁钢有 40X4 及 25X4 两种规格、厚度为 4mm,截面≥ 48mm2。 4)、搭接时扁钢应放在支架内侧,且设置在女儿墙压顶中心,高出支架 5~ 8mm,这样、从正面看无焊疤;搭接长度为扁 钢宽度的 2倍,焊接时不得少于三个棱边, 圆钢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 6 倍,焊接应牢固无虚焊,严禁直接对接。 5)、同时在建筑物的伸缩、变形缝处应做好防雷跨接处理,待土建女儿墙压顶粉刷后,刷二遍防锈漆和二遍 银粉漆。 6)、避雷带应与所有屋顶上的金属导体焊接成一体;节日灯及航空障碍灯采用避雷带保护。 八、屋面避雷网敷设 一般分为明网和暗网两种 (网格越密,其可靠性就越好 ): 1)、暗网:在屋面楼板面筋中选用Ф 10 圆钢焊接成避雷网网格,网格外端与均压环牢固焊接,屋面避雷网网格尺寸见表。 屋面避雷网网格尺寸 建筑物防雷级别 避雷网网格尺寸( m) 一类防雷建筑物 ≤ 5X5 或≤ 6X4 二类防雷建筑物 ≤ 10X10 或≤ 12X8 三类防雷建筑物 ≤ 20X20 或≤ 24X16 2)、明网:为加强防雷效果 ,使建筑物在遭雷击时,防水层不被破坏,在上人屋面上现浇几条与屋面高度的混凝土带,在此混凝土带上固定明敷 40mmX4mm 镀锌扁钢,焊接为避雷网;网格尺寸根据防雷等级不同分为:一类防雷建筑,防雷网格尺寸小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