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6 1— 1 2— 2 5 3— 3 4— 4 4 5— 5 6— 6 3 7— 7 8— 8 2 9— 9 10— 10 1 11— 11 12— 12 说明: ① 、假定外纵墙受力荷载完全由纵梁承受。 ② 、 N 为本层荷载产生的轴力。 ③ 、柱重:首层: 25= 顶层: 25= 其他层: 25= 层 截面 横梁剪力 左B ( kN) 横梁剪力 右B ( kN) 纵向荷载( kN) 柱重 ( kN) N ( kN) 中柱轴力 ( kN) 中柱剪力 ( kN) 6 1— 1 2— 2 5 3— 3 4— 4 4 5— 5 6— 6 3 7— 7 8— 8 2 9— 9 10— 10 1 11— 11 12— 12 24 2)活载作用下的柱轴力; 层 截面 AV( kN) 纵向荷载( kN) A 柱轴力 (kN) A 柱剪力 (kN) 左BV (kN) 右BV (kN) 纵向荷载 (kN) B柱轴力( kN) B柱剪力(kN) 6 1— 1 2— 2 5 3— 3 4— 4 4 5— 5 6— 6 3 7— 7 8— 8 2 9— 9 10— 10 1 11— 11 12— 12 六、内 力组合 : 框架结构可能的 内力 组合公式 : 活)恒 ( 风)恒 ( 活)风恒 ( 活)恒 417035101 ...(. 地活恒 梁端正弯矩组合公式 : 活恒地 以下组合不起控制作用 风)恒 ( 活)风恒 ( 活)恒 417035101 ...(. 梁跨中正弯矩 组合公式 : 25 地活恒 )( 活恒 风)恒 ( 活)风恒 ( 活)恒 417035101 ...(. 梁端剪力组合公式 : 地活恒 活恒 / 风)恒 ( 活)风恒 ( 活)恒 417035101 ...(. 框架柱的内力采取以下组合方式: 考虑地震作用时: 地)重( RE 注: 重 =恒 + 活 bhf Nc RE bhf Nc RE 不考虑地震作用时: 活恒 风)恒 ( 活)风恒 ( 26 活)恒 417035101 ...(. ( 组合过程中可视内力大小或正负进行取舍,以简化 计算。 另,分项系数等于 的情况未考虑 ) 以下为本设计采用的组合公式(未考虑风荷载) 梁端负弯矩组合公式 : ① 活)恒 ( ② 活)恒 ( ③ 地活恒 梁端正弯矩组合公式 : ④ 活恒地 梁跨中正弯矩组合公式 : ⑤ 地活恒 )( ⑥ 活恒 ⑦ 活)恒 ( 梁端剪力组合公式 : ⑧ 地活恒 ⑨ 活恒 ⑩ 活)恒 ( 27 框架梁内力组合如下: (应换算为梁端控制截面内力后进行组合。 本组合未进行控制截面内力换算 )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端 梁跨中 梁右端 MK(kN) VK(kN) MK(kN) VK(kN) MK(kN) VK(kN) 边跨梁 6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端 梁跨中 梁右端 MK(kN) VK(kN) MK(kN) VK(kN) MK(kN) VK(kN) 边跨梁 5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28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端 梁跨中 梁右端 MK(kN) VK(kN) MK(kN) VK(kN) MK(kN) VK(kN) 边跨梁 4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端 梁跨中 梁右端 MK(kN) VK(kN) MK(kN) VK(kN) MK(kN) VK(kN) 边跨梁 3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29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端 梁跨中 梁右端 MK(kN) VK(kN) MK(kN) VK(kN) MK(kN) VK(kN) 边跨梁 2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 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端 梁跨中 梁右端 MK(kN) VK(kN) MK(kN) VK(kN) MK(kN) VK(kN) 边跨梁 1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 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注:角标 K 表示内力标准值; 30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 (右 )端 梁跨中 MK(kN) VK(kN) MK(kN) VK(kN) 中跨梁 6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注:角标 K 表示内力标准值;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 (右 )端 梁跨中 MK(kN) VK(kN) MK(kN) VK(kN) 中跨梁 5 永久 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31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 (右 )端 梁跨中 MK(kN) VK(kN) MK(kN) VK(kN) 中跨梁 4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 (右 )端 梁跨中 MK(kN) VK(kN) MK(kN) VK(kN) 中跨梁 3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32 位置 楼层 内力及组合 梁左 (右 )端 梁跨中 MK(kN) VK(kN) MK(kN) VK(kN) 中跨梁 2 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左来 右来 MMAX(梁端 ) ① ② ③ +MMAX(梁端 ) ④ +MMAX(跨中 ) ⑤ ⑥ ⑦ VMAX(梁端 ) ⑧ ⑨ ⑩ 位置。钢筋混凝土框架-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3 2 1 0 . 2 7 3 /k N m 60mm 厚 C20 细石混凝土 20 . 0 6 2 . 4 1 . 4 4 /k N m 冷底子油一道 SBS 防水卷材二道 /kN m 25mm1: 3 水泥 砂浆找平 20 .0 2 5 2 0 0 .5 /kN m 120mm1: 10 水泥珍珠岩保温层 20 .1 2 7 0 .8 4 /kN m 100mm厚现浇板 25
②施工操作要点 a、基层处理 施工前基层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基层是混凝土时,表面应先涂抹界面粘贴剂。 b、找规矩 即四角找方。 横线找平,竖线吊直。 c、抹灰:根据塌饼厚度进行抹灰,先抹底层灰,后抹中层灰,再用括尺括平,经靠尺检查符合要求。 d、保温:A、乳胶漆墙面(苏J012005 9/5);B、240厚加气砼砌块;C、刷界面处理剂一道;D、玻纤网盖缝(满铺);E
板、楼板);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 2、材料原因: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 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脆性越大
计算单元 根据结构方案的特点(横向框架承重),可取一榀典型横向框架作为计算单元,这里取②轴 线框架进行计算,取两个柱距的 1/2 宽作为计算单元 ,如图 : 图 平面 结构 布置及计算 单元选取 兰州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用纸 郭泰寅设计 第 18 页 构件截面尺寸初选 本工程的梁和柱子均采用 Q235 钢,材料性能应满足《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的要求。
本身的条件还要依托于食品批发市场;同时 中国食品市场目前处于不规范的阶段,厂家运作不规范,商超经营也不规范。 虽然厂家思路到位了,要走终端,要发展分销网络,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自身的素质和操作人员的素质,很难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此外, 现代 零售渠道的短视行为,脱离商业 本质,追求高额费用,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改变的。 食品批发市场 以灵活的经营形式 、 低成本 、
湖南省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复线)第 3合同段 主桥 钢围堰专项施工方案 10 、 加工工艺及流程 钢围堰制作总体工艺采取先进行散件下料加工,在场内按设计分块制作成块件,再将块件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组拼焊接。 钢围堰制作工艺流程见 图。 图 钢围堰 分块 制作工艺流程图 设计图 施工图 放样 材料准备 放样检查 样板胎架制作 原材料矫正 划线 下料 预加工 分段拼装 焊接 矫正 分块组装 焊接 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