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镇贫困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中,各国金融活动的各种联系更加紧密,加深了我国金融发展的不稳定性。 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贫困的因素之一,金融发展影响贫困主要从两种渠道: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即金融发 展通过直接为贫困家庭提供信贷或融资服务从而改善贫困这一渠道,是 以 贫困家庭直接接触的 金融服务、 金融工具、金融机构所带来的效应 对金融发展和贫困的关系进行研究, 间接影响即以经济增长为中介,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再影响贫困这种间接作用。 目前,国内外 很多 学者 都 是从经济增长 以及 收入分配 两个 角度 来 研究 贫困 的 减少问题,而忽略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对减少贫困影响的问题研究。 在现有的一些金融发展对贫困减少的研究中,大多是通过经济增长途径影响贫困的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差异较大,说明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并不一定是一个确定的关系,因一个国 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或研究方法等因素而异;并且大多数研究采用的 都是时间序列数据。 本文同样选取经济增长途径,拟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这样能够更全面系统的反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 从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对本文选题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拟从国外国内分别进行阐述,考虑到作为 中介作用的经济增长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对国外和国内均按照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贫困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论述。 在各自的论述中,一般都涉及到对理论和实证文献的梳理。 (一 )、 国外研究现状 1. 金融发展与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 影响 因素, 而 经济增长也是减缓贫困的重要途径 ,因此以经济增长作为桥梁,来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经济增长对贫困的影响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 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论[键入文字 ] 3 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Goldsmith( 1969)认为金融发展即金融结构的发展 ,他从金融结构的角度论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Mckinnon 以发展中国家金融状况和经济状况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增长; Schumpeter、 Gurley 和 Shaw( 1955)、Bencivenga 和 Smith( 1991)、 Rousseau( 1999)、 Xu( 2020)、 Bell 和 Rousseau( 2020) 、Kul B. Luintel 和 Mosahid Khan( 1999)等经济学家提出金融供给导向论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 济增长起到不可替代和导向性的作用; 有些经济学家从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Show 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应该以金融改革为出发点,促进经济增长; Levine( 1997)从金融基本功能角度,研究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角度证明金融发展最终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这两条途径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 Caprio 和 Honohan(1999)、 Kein 和Olivei(1999)、 Levine(199 2020)在探讨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引入了存在外国银行和外资银行进入时的影响,认为其通过提供广阔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以及促进银行体系竞争也能够带来经济的长期增长; Bekaert( 2020)从金融自由化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筹资状况角度,认为在投资有效率且不是产生 “挤出效应 ”的前提下,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也是起到促进作用。 一些经济学家从金融产品和技术的风险投资收益角度论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Obstfeld(1994) 认为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技术和产品 也相应具有更高的预期回报,要想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应该向具有风险的产品不断投资;Stulz(1999)、 Henry (2020) 对股票市场开放的风险分散功能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股票市场的开放主要从分散风险和增强股市流动性这两个方面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方面, king 和 Levine(1993)、 Levine 和Sarah Zervos(1998)测算了股票市场和银行 系统对经济增长的 推 进作用、 Bekaert 等(2020)、 Tornell 等 (2020) 等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都支持金 融发展 对 经济增长 起 正向作用。 但是 Grilli 和 MilesiFerretti(1995)、 Kraay(2020)和 Rodrick(1998)等学者认为金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镇贫困关系的实证研究 4 融发展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更有学者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如 Van Wijnbergen (1983)和 Buffie(1984)、 Bhagwati( 1998)、 Devereusx 和Smith( 1994)、 Acemoglu 等 (2020)、 Eichengreen 和 Leblang(2020)、 Demir(2020)等。 由于不同研究选择的样本不 同,使用的方法、工具上也存在差异,致使他们对这两者关系的结论未能达成一致。 尽管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2. 经济增长与贫困 经济增长与贫困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 , 一是经济增长有利于减轻贫困 , 二是由于收入分配的影响,经济增长不必然减轻贫困。 经济增长通常意味着产出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大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增长是通过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和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来减轻贫困。 Jalilian 和 KjrkPatriek(2020)、 Dehejia 和 Gatti(2020)、 Honohan(2020b)、以及Jeannen 和 Kpodar(2020)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经济增长的 “涓滴效应 ”( trickdown),即即使不提供贫困阶层特殊的优待,而是通过富裕群体或地区的消费、就业等方面仍可惠及到穷人 , 即便穷人只是间接地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也会由此减轻该国的贫困。 Dollar 和 Kraay(2020)研究发现,无论经济是处于正的增长时期还是负的增长时期,经济增长 都 有利于穷人。 大量学者从实证方面论证了经济增长对贫困的减轻作用。 Ravallion( 2020)、Dollar 和 Kraay(2020)、 World Bank( 2020)采用 80 个国家横跨 40 年的样本,研究发现穷人 (收入最低 20%的人口 )收入增长与总体人均 GDP 增长比例为 1∶ 1, 并且不管是对穷国还是富国,经济增长 在 改善穷人的收入 上没有什么不同,增长 贫困关系在考察的 19601990 年间也没有大的变化; Kraay(2020) 选择 发展中国家的大样本 数据来 进行 研究 , 发现 贫困的消减也 主要 归因于经济增长; Beck,Demirg252。 231。 Kunt和 Levine(2020)利用 58 个国家 19802020 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对各个收入阶层收入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人口中最低 20%的 收入者的人均收入水平要比 总体 人均收入增长得更快,因此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的降低收入不平等性,即经济增长是有利于减轻贫困的。 但是也有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必然减轻贫困提出质疑, 他们 认为并不能[键入文字 ] 5 确保 经济增长 的成果能够 在各类人群中均匀分布。 World Bank(2020)恰当地指出:“对于给定的经济增长 , 贫困减少的程度依赖于如何分配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变化,收入和资产的初始不平衡程度,以及穷人获得分享经济增长利益的机 会。 1”现有的文献中, 认为 经济增长 不 利于减少贫困的 观点 大多是通过分析经济增长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加大这一渠道来进行。 Banee 和 Newtnan(1993)认为,如果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忽视收人分配差距这一因素,那么经济增长不但可能未使穷人获得好处,还会限制穷人使其失去投资机会,产生更大的贫富差距; Ravallion( 1997)的研究也发现,如果社会中存在严重的收入不平等,那么即使经济增长率 较高 ,也不会 显著 减少 贫困 ; Chenery 在其著作中宣称, “ 发展中国家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对其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很少有利,甚 至完全没有好处 ”; Adelman 和 Morris 的研究 也 指出 , 低收入国家 得到经济增长 , 产生的收益不但没有对贫困人口产生涓滴效应,反而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趋于恶化。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文献大都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穷人受益,但如果经济增长使得收入分配不公加剧,分配差距的增大使得贫困人口相对来说更加贫困,有时候足以抵消因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 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存在,经济增长也未必能使穷人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不仅如此, 分配不公甚至可能使穷人变得更加恶劣。 因此,在减轻贫困过程中,推动 经济 增长和 完善 收入分配同等重要。 (二 )、 国内研究现状 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面对我国 经济发展水平 不高 和金融体系 发展仍不够成熟 的 现状,我国目前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无论从 理论 还是 实证 上 , 相比 于 国外的研究均 较晚。 90 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 当前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 大量经验 研究。 谈儒勇 (1999), 杨英杰( 2020)等从金融中介的发展和规模角度 、 沈坤荣和张成( 2020) 从 金融的内生发展角度 , 对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都认为 1 《世界发展报告》 World Bank, 2020 年。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镇贫困关系的实证研究 6 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而 赵振全和薛丰慧 (2020)从信贷市场的角度进行了考察,认为其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周立( 2020)首次深入到地区层面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他研究 各地区 19782020 年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情况得出结论 , 两者紧密相关,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并且,金融发展的差距是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重要原因之一; 李斌和江伟( 2020) 从金融自由化与上市公司的关系的角度 考察 各地区金融 发展水平 影响 上市公司 的 融资约束 ,进而 对公司成长的影响, 并从微观角度即从公司的财务层面研究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最后得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减轻了企业的融资 约束,促进企业规模扩张; 陈刚等 (2020)也检验了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他 采 用 1979— 2020 年 各省的面板数据, 以 FIR 作为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显著的正向的影响经济增长,但是,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增长并不存在良性的互动传导机制,并且,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 之后,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降低。 也有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其有限。 谈儒勇 (1999)、赵振全和薛丰慧 (2020)均认为股票市场 融资利用效率 的 低下 以及对 资源的逆配置 可能性,导致股票市场的发展 对经济增 长几乎没有 起到促进 作用; 韩廷春 (2020) 进行实证分析后 认为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因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是靠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两大关键因素来推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的过程相适应; 丁晓松( 2020)采用 19862020 年的数据,进行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发现,金融发展虽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并不大; 孙浦阳( 2020)在已有的经济增长和规模效应理论中引入金融发展这一指标,来检验中国、巴西、印度、南非这四个发展中大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关系,他采用结构 向量自回归模型( S V AR )及在 SVAR 模型中的脉冲反应矩阵进行结构冲击和波动的动态分析 , 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 的 增长有一定的贡献 , 并且其对比分析产出、投资、贸易及金融间相互关联效应,认为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相比于贸易、投资 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金融发展 促进 经济增长的 作用 相对较小。 除了上述与国外学者相似的结论之外,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我国[键入文字 ] 7 特有的现象,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靠一种粗放式的金融规模扩张而非金融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并不一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 韩廷春( 2020)认为相对于金融发展及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张,金融体系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才会更加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曹啸和吴军( 2020)选取 19941999 年全国季度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发展确实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是靠金融资产在数量上的扩张,而并非是通过金融体系效率或质量的提高,从而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这种方式来带动经济的增长; 沈坤荣和张成( 2020) 依据国外的理论,将金融发展变量纳入到内生增长模型,采用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将金融发展内生 化后,它促进经济增长的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