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毕业设计林南仓设计90万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08 风速验算 ........................................................................................................ 11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 115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 115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115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 117 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 .................................................................................... 117 选择主要通风机 ............................................................................................ 117 选择电动机 .................................................................................................... 120 电费计算 ........................................................................................................ 121 矿井灾害防治 技术 .................................................................................................. 122 防治瓦斯 ........................................................................................................ 122 防治煤尘 ........................................................................................................ 122 防灭火 ............................................................................................................ 122 防治水 ............................................................................................................ 123 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 124 参 考 文 献 .......................................................................................................................... 126 专题 部分 1 概述 .................................................................................................................................... 128 2 锚注施工工艺 .................................................................................................................... 128 锚喷施工工艺 .......................................................................................................... 128 锚注支护原理 .......................................................................................................... 129 注浆材料 .................................................................................................................. 130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注浆设备系统 .......................................................................................................... 130 锚网喷支护 .............................................................................................................. 130 锚网及锚带网支护 .................................................................................................. 132 研究施工方法,提高单进水平 .............................................................................. 132 积极使用新设备 ............................................................................................ 132 积极应用新技术 ............................................................................................ 132 积极研究应用新的施工工艺 ........................................................................ 132 小结 ................................................................................................................. 133 3 UDEC 模拟确定锚注技术参数 ......................................................................................... 133 数值模拟 .................................................................................................................. 133 根据模拟确定巷道注浆技术参数 .......................................................................... 135 4 注浆施工工艺过程 ............................................................................................................ 135 5 注浆后的补强加固技术方案及工程效果 ........................................................................ 136 结论 ........................................................................................................................................ 136 参考文献 ................................................................................................................................ 137 致 谢 .................................................................................................................................... 139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页 共 139页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矿区概述 开滦林南仓矿业分公司位于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范围内,地理座标为东经 ,北纬。 东北距玉田县 12 公里,井田范围内交通四通发达,电力充足,北邻京哈公路,京秦铁路,紧邻唐玉宝公路 旁边,京沈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井田内有通往下仓的铁路(矿区专用)。 西距北京 120 公里,南距天津新港 120 公里,东距秦皇岛港 190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林南仓矿业公司交通位置示意图 (见图 111)。 图 111 地理交通位置图 本区北枕燕山余脉,距螺山峰山只有十余公里,南为华北大平原,全区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区内地形平坦,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下,地表标高介于 + 米至 + 米之间,区内无河流,仅井田北部有一较大积水洼地 — 后湖,盛产芦苇,呈沼泽状态。 本区属大陆性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 8 月份,最大 年降水量 ,最小年降水量。 年最大蒸发量 ,年最小蒸发量。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最大冻土深度 780 毫米。 林南仓井田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镇附近,地处京津唐秦中心地带,林南仓镇位于玉田县西南部,总面积 40平方公里,耕地 25600 亩,镇辖 21个行政村,总人口 20492,现有私营企业 48 家,个体企业 303 家,形成了以建筑 、 冶金 、 造纸 、 机械化工 、 运输 、建材 、 皮革 、 酿酒为主的九大骨干行业。 林南仓 四 矿 第 2页 共 139页 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的地面供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以东六 家属区生活应用水为主体的东六供水系统,以生产和生活供水为主的工业广场供水系统以及风井生产用水为主的风井供水系统,它们各自称为独立的系统,互不影响,不相干涉,从而构成了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的三大供水系统。 前两个系统供水量大,对水质的要求也较高。 东六供水系统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日平均耗水量 150m/h,供水水源井位于东六生活区内,距离工业广场中心 3公里。 供电网位于林南仓镇东 5公里,供电条件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质构造 林南仓煤田位于开平煤田东南翼。 开平煤田位于 燕山南麓,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 开平主向斜是煤田主要构造,呈复式向斜构造。 向斜的总体轴向为 NE 向。 自古治以北主向斜轴逐渐转为东西向,向斜两翼不对称,西北翼地层倾角比较平缓,向北往南发育两组轴向与主向斜轴斜角或直交的短轴倾伏褶皱构造,东南翼断层不很发育,规模亦较小。 多见于褶皱构造的轴部,正断层较多,逆断层较少。 林南仓井田的主体构造为井田北翼的塔坨向斜和南翼毕各庄区域的毕各庄向斜式,由于开平向斜在发育过程中北部受青龙山东南构造带影响。 主向斜轴在古治以北发生偏移,呈东南向派生的南北应力场,形成次一级构造。 ㈠ 主要褶曲构造 褶皱为本煤田的骨干构造。 ① 主要构造线:各向斜、背斜彼此平行相间排列,其褶皱轴线一般均作北西方向延展。 向斜均有煤系地层保护,并闭合成盆地形构造,而背斜部分煤系地层则被剥蚀。 ② 褶皱均显不对称性,轴面向受力强烈的方向倾斜。 本煤田之中部即林西背斜至黄土坎背斜为受力较强烈的上升部位,因此,轴面均有内倾之趋势,如煤田东部林南仓、李庄子向斜之西翼地层产装较陡达 50~ 60176。 ,而煤。采矿毕业设计林南仓设计90万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煤柱。 图 12 方案一示意图 8 经济技术比较 : 巷道硐室掘进费用 表 11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工程名称 单价 (元 ) 工程量 费用 (万元 ) 单价 (元 ) 工程 量 费用 (万元 ) 上山 (m) 1578 2179。 1 000 1284 1578 1000 1000 合计 巷道及硐室维护费 表 12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工程名称 单价 (元 ) 工程量 费用 (万元 )
北碚区土壤资源多样,大体可分 4 个土类 (水稻土类、紫色土类、黄壤土类、潮土土类 )、 6 个亚类、 18 个土属、 73 个土种。 大多数土壤都富含钾、钙等矿物养分,理化性质好,宜种性广,供肥力强,适合种植果树、粮食和蔬菜作物。 项目区属川东盆地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区内主要为人工林,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草丛等植被类型。 全区境内有裸子植物 6 科 13 种,被子植物 105 科
mm 厚的 C15砼现浇;另外,在砌筑沟壁时,需预留水田放水口及渗水缝,放水口是将水田内积水排入沟内,每隔 15m 设置一个,即砌筑沟壁时,预留 250mm 高, 250mm宽的缺口;渗水缝是为了将地下水渗入排水沟而设置,当沟渠经过水田时,每隔 10m 设置 1 处渗水缝,即砌筑沟壁时,在距沟底 15cm 处,两块条石之间预留宽 50mm、高 10mm 的缝;为防止砼底板因热胀冷缩断裂
在本系统中采用红外探测方式来进行驱动门的开关,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只对人体探测,确保探测器不被其他的红外辐射所干扰,更加方便人们使用。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只针对人体红外辐射探测,不容易被其他的红外辐射所干扰;而磁电感应传感器探测范围广与本设计的初衷不符,所以采用方案一。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本设计系统中使用的主要器件的选择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将本系统中所选的器件和其它 器件做比较
风 吊顶新风机组 侧送上回 小包厢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 吊顶新风机组 侧送上回 小包厢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 吊顶新风机组 侧送上回 小包厢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 吊顶新风机组 侧送上回 小包厢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 吊顶新风机组 侧送上回 小包厢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 吊顶新风机组 侧送上回 中包厢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 吊顶新风机组 侧送上回 中包厢 风机盘管 +独立新风 吊 顶新风机组
、 3把接地刀闸、 4 组电流互感器、线路电压互感器,如图 所示。 图 一次系统示意图 断路器 断路器的分类 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 3kV 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俗称 “ 空气开关 ” 也是指低压断路器。 高压断路器 (或称高压开关 )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的电力控制设备 ,具有灭弧特性 ,当系统正常运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