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66 【 cu_file_audit】函数 ...................................................................................... 66 【 cu_file_checkoutto】函数 ............................................................................ 67 【 cu_file_checkout】函数 ............................................................................... 67 【 cu_test_createplan】函数 ............................................................................. 68 【 cu_test_checkinfrom】函数 ......................................................................... 68 【 cu_test_checkin】函数 ................................................................................. 69 【 cu_test_accept】函数 .................................................................................... 70 【 cu_test_abort】函数 ...................................................................................... 70 【 cu_test_mit】函数 .................................................................................. 71 【 cu_test_audit】函数 ...................................................................................... 71 工作剪报功能模块 ...................................................................................... 72 通告发布功能模块 ................................................................................................ 74 总结与展望 .............................................................. 76 参考文献 ........................................................................................................................ 77 致 谢 ................................................................... 78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 论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软件危机”的产生使人 们发现,传统的“软件作坊”往往依赖于人们急于创造财富的心理,生产处于一种混沌的、无序的状态,软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中途撤销软件项目的事也常有发生。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发越来越复杂,开发中所产生的大量中间产品也越来越难于控制,以前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还是沿用传统的研发手段,已成为软件业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为了使软件开发组织能够从初始混乱的开发过程,过渡到可重复、可管理的有序化过程,进而上升到更高的成熟度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规范软件 的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软件开发管理。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软件工程”和“软件配置管理”概念被提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型的理论体系。 软件配置管理是软件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支持项目团队开发和维护,是软件产品演化过程趋于稳定的一系列控制规则。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在软件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 CMM I 质量管理体系得核心内容之一,是一门用来记录并控制软件产品数据的管理学科。 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信息,同时由于不可避免的变更,软件产品相关文档、资料、数据的 残缺与不一致,软件代码当前实现状态不清晰,不同个人对软件的更改冲突等,成了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是出现各类软件故障或造成软件可维护性、可继承性较差。 软件配置管理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它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套管理办法和活动原则。 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配置管理是适应软件开发需求的一种非常有效和现实的技术,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 (Software ConfigurationManagement,SCM), 是一套规范、高效的软件开发基础结构。 SCM 可以系统地管理软件系统中的多重版本。 全面记载系统开发的历史过程,包括为什么修改,谁作了修改,修改了什么。 管理和追踪开发过程中危害软件质量以及影响开发周期的缺陷和变化。 SCM 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完整、明确地记载开发过程中的历史变更,形成规范化的文档,不仅使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得到保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还会保护宝贵的代码资源,积累软件财富,提高软件重用率,加快投资回报。 (引用《 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CMMII 等相关定义 ) 配置管理 的发展配置管理的概念源于美国空军,为了规范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美国空军 1962 年制定并发布了第一个配置管理的标准。 而软件配置管理概念的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 提出则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加利福利亚大学的 Leon Presser 教授撰写了一篇名为“ Change and ConfigurationControl”的论文,提出控制变更和配置的概念,这篇论文同时也是他在管理该项目 (这个过程进行过近 1400 万次修改 )的一个经验总结。 之后在 1975 年,他成立了一家名为 SoftTool 的公司,开发了自己的配置管理工具 : C C C ,这也是最早的配置管理工具之一。 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软件配置管理越来越成熟,从最初的仅仅实现版本控制,发展到现在的提供工作空间管理、并行开发支持、过程管理、权限控制、变更管理等一系列全面的管理能力,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同时在软件配置管理的工具方面,也出现了大批的产品,如 : 最著名的 ClearCase。 开源产品 CVS。 入门级工具 Microsoft VSS。 新秀 Hansky Firefly。 4 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动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动包括 : 识别配置、变化控制、状态记录和报告以及配置 审计。 识别配置是指找出需要管理的中间产品,使其处于配置管理的控制之下,并维护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一般来说,这些中间产品主要包括项目文档,源代码,执行程序,相关设备及资料等。 变化控制是指记录变化的有关信息 (包括变化的内容、原因和实现者等 ),用以保障软件产品的质量。 状态记录和报告是指通过记录各个配置的变化状态,达到记录和报告整个软件的变化过程的目的。 配置审计是指利用配置记录验证软件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国内外配置管理现状综述 国内企业相对于欧美的企业留给别人的印象一般是客户需求繁杂 ,开发流程 单一 ,开发规模较小 ,维护期变更繁多。 这些特点从本质上来说 ,可能是由于人的性格特点决定的 ,他们的细致入微和对所要求事情的精益求精使得我们在做软件项目时 ,各个细节都要清清楚楚 ,每件事情都能条理清晰。 面对这种情况 ,软件配置管理的作用和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它给项目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流程 ,合理的控制。 如果在项目组内实施的话 ,便于配置项历史记录的回溯 ,可以节约对人来说尤其注重的时间 ,也能本质上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如果是基于企业级建立的话 ,更是能积累软件财富 ,提高了软件重用率和软件的生产力 ,而且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人员流动造 成的风险 ,因为本项目的人员即使无奈被调出 ,其它项目组由于有着相同的开发规范 ,被调入的人员和本项目组的人员沟通也会比较容易 ,具体操作也会非常容易上手。 于是 ,软件配置管理的实施成为一种必然。 1 关于配置标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 ,对所有软件配置项 ,都应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命名和组织 ,一般命名采用字符串描述 ,表明对象的类型 (例如 :文档、程序、数据 )。 虽然客户业务上千差万别 ,但是从项目的开发产出和最终的产品交付清单上来看 ,交付物大体上还是相似的 ,因此 ,配置项如果在开始时就收集建立得比较合理完 善的话 ,在经过类似 CCB 的机构审核和各个项目组的 PM 批准后 ,会给日后的工作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 ,有一点值得一提硕士学位论文 3 的是 ,当你在一个部门项目组工作过 ,如果换到另一个部门的项目组,你会很快熟悉新的工作环境 ,因为各家国内企业都具备着很多的共性 ,配置项的命名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恐怕是国内企业在配置项上的一个最大特色了。 在人员的配备上 ,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安排相应人数的配置管理员进行配置库的创建 ,以及日后的工作空间的维护。 2 关于版本管理理想状态下 ,每个配置项我们都希望只保存一个版本 ,既节省空间又看上去 清晰 ,可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一个项目要保持多个版本 ,并且随着系统的进一步维护 ,版本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维护项目 :维护初期的时候只有少量的用户 ,后来 ,随着业务的推广以及产品知名度的提高 ,又增加了不少的用户 ,但是这些新增用户的业务流程和以前设计的有些不同 ,于是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采取开发维护两个系统的方法 ,可是后来又对这两个系统进行了一体化的处理 ,这样 ,又恢复到了一个系统的维护。 其间 ,版本产生了不少的演化。 版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此 ,就引出了配置管理的版本控制 ,它主要为了解决下列问题 :(1)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配置不同的系统。 (2) 保存系统老版本 ,为以后调查问题使用。 (3) 建立一个系统新版本 ,使它包含某些决策而抛弃另一些。 (4) 支持两位以上工程师同时在一个项目中工作。 (5) 高效存储项目的多个版本。 外包企业中的版本控制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以上要解决的五个问题都会涉及到 ,但相对来说不需要考虑得很复杂深入 ,这是因为项目相对较小 (一般80 人 /月左右 ) ,就算项目很大的话 ,这个性格上谨小慎微 ,极度害怕失败的民族的客户一般会为了降低风险 ,要求开发方把一个大项目切割成几个小项目 来完成 ,这样 ,虽然给日后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软件产品的成功概率会大大增加。 随着项目的分割变小 ,涉及人员的减少 ,使得多个软件开发人员同时对一个配置项进行操作与处理的情况也相对降低许多 ,即使偶尔遇上诸如此类的事情也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方式 (例如沟通 )协同解决。 人对于版本控制的安全授权机制一般都非常重视 ,它贯穿于软件开发周期的各个时期 ,各个方面。 一旦项目启动 ,不同的项目组成员都会被分配到一个唯一的用户 ID 号 ,这表明了用户会拥有一个可供任意使用的私人空间 ,而且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 ,这唯一的用户 ID 号也 相应地明确了不同的用户权限 :负责软件升级者有最大的读、写、运行的权限 ,一般开发人员在交付的目录下只有读权限 ,而在团队共享的集成工作空间的开发目录下有读、写、运行的权限等。 当然 ,安全授权机制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制定 ,但是结论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 :它对各个配置项的管理起到了一个不可估量的作用 ,既减少了发生错误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 的概率 ,也会使项目组成员更有责任感 ,良好习惯的培养预示着项目开发团队的光明前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 关于变更控制变更在软件项目的开发期和维护期中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可以毫不夸张地 说 ,变更控制的成功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客户对开发项目组的满意度 ,因为人是比较暧昧的民族 ,我们认为一定的事情他会说可能 ,我们认为可能的事他一般不会提 ,直到他能基本确认要发生 ,所以一旦客户要求变更 ,基本上是很难说不的 ,能行得通的方法就是和他们谈时间 ,但我们怎么可能和这种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民族相比 ,谈多了 ,会认为我们干活不卖力 ,谈少了 ,又觉得太对不起自己的开发团队 ,成天加班怎么行 ,这真是骑虎难下 ,进退两。软件开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几主轴回转精度; 2. 4. 3 内圆磨效率的磨床结构影响因素 ( 1) 磨削参数,主要是砂轮线速度,横向进给速度,往复频率和工件速度; ( 2) 磨削循环的合理的设计以及空程磨削时间和辅助时间的比重; ( 3) 工艺系统的刚性; ( 4) 机电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 11 根据前一节机床结构因素对加工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效率影响的分析
南通市建华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如皋市软件园(电子产业园)一期道路工程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17 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灰土路拌法施工工序流 程图 d)河塘处理 放 样 自卸车备土 挖 机初平 平地机整型 备消石灰 灰土的拌和 平地机精平 测高程 检测含水量 翻晒或 补充洒水 测高程 人工摊铺 检测灰剂量 检测平 整 度 压路机碾压 测中、边桩 试件取样 检测高程 监理批准 养 护
四 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授人以渔 能力为本 第二章、 加工路线的拟定 、 分析加工对象(零件图如图 ) 在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首先要对加工对象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数控车削加工应考虑以下 几方面: 一、 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条件 在车削加工中手工编程时,要计算每个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 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时应注意: ①
17 额定斗容 (堆装斗容 ) HV 铲斗堆装的额定斗容 HV 是指斗内堆装物料的四边坡度均为 1: 2,此时额定斗容可按下式确定 (图 2— 5) 3222020 0 4 2 6 63 8 89 9 8 68mcabBbVV pH ( 212) 式中 c—— 物料堆积高度 (米 )。 物料堆积高度 c 可由作图法确定 (图 2— 5):由 M点作直线 MN与
.................19 4 实验与标定 .....................................................................................................................21 实验装置 ..............................................
B6 球头刀 6 75 6 B4 球头刀 4 75 创建轮廓铣操作(一) 有上可得首先对毛坯进行粗加工 1) 单击快捷菜单栏上的创建工序命令,弹出如图 59 所示的窗口,设置加工时需要的相关参数。 系统会弹出窗口如图510 所示,设置相关参数。 图 59 创建型腔铣 图 510创建型腔铣参数 图 511 型腔铣具体参数 2) 型腔铣的中的参数如图 510所示进行设置。 3) 需要设置切削参数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