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于链式运输机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说明书_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 由图 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1  2  (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为 S=,由式10-12得 111 0 . 8 5 5 0 0[ ] 3 2 6 . 9 21 . 3N F EF Z M P a M P aS    222 0 . 8 8 3 8 0[ ] 2 5 7 . 2 31 . 3N F EF Z M P a M P aS    (4) 计算载荷系数   FFVA KKKKK (5)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 查得 FaY FaY (6)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查得 SaY SaY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4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7) 计算大小齿轮的][ FSaFaYY,并比较 0 1 5 2 5 7 ][0 1 2 8 2 6 ][222111FSaFaFSaFaYYYY 大齿轮的数据大 2) 设计计算 mmm 241 24  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可取有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 m= 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mmd  算出小齿轮齿数  mdZ 取 281Z 大齿轮齿数 1 1 2284122  ZiZ 取 1122Z m 281Z 1122 Z 几何尺寸计算 1) 计算分度圆直径 mmmZd mmmZd 11   2) 计算齿根圆直径 mmZmd mmZmd ff 1 1 9) 1 2(2)( 51)(2)( 22 11   3) 计算中心距 mmdda 1752/)28070(2/)( 21  4) 计算齿宽宽度  db d 701d 2802 d 验算 NdTF t 11  mmNmmNb FK tA /1 0 0/ 8 9 31  合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5 七 .减速器轴及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1. 轴 1 的设计: a) 求作用在锥齿轮上的力:因为锥齿的 dm1=72mm, 节锥角 б1=176。 ,则周向分力为: Ft=2T2/ dm1=2*72/=,垂直于分度圆圆锥母线分力为: F′ = Fttgα =*=,径向分力为: Fr1= F′ cosб 1=,轴向分力为 Fa1= F′ sinб1=,法向载荷为 Fn= Ft/cosα=,如图: b) 初步确定轴最小半径:先按式 ○a 152 估算轴最小直径。 选轴材料为45 钢(调质),由 ○a 表 取 C=112,则有 dmin=,这是安装联轴器的直径,为使所选的轴直径 d1与联轴器孔径相适应,故要选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计算转矩 Tca=KAT2=*=66508Nmm(查○a 表得取 KA=),则查表选用 YL5YLD5 型联轴 器,其公称转矩为63Nm,半联轴器孔径为 d1=24mm,故取 dⅠ Ⅱ =24mm,半联轴器长 L=40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毂长为 L1=38mm。 c) 轴的结构设计:轴上零件装配如图: ⅠⅡ Ⅲ ⅣⅤ Ⅵ 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6 ⅠⅡⅢ Ⅳ Ⅴ ⅥⅦ 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 Ⅰ Ⅱ轴段右端要有一轴肩,故取Ⅱ Ⅲ段直径为 dⅡ Ⅲ =28mm,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D=35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 L1=38mm,为了保证轴端挡 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不压在轴端面上,取 LⅠ Ⅱ =36mm。 初步选定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力,根据 dⅡ Ⅲ =28mm,取用 30206型号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其尺寸为 d*D*T=30mm*62mm*,则有 dⅢ Ⅳ =dⅤ Ⅵ =30mm, LⅡ =,轴承中间处用轴肩定位,这段取直径 dⅣ Ⅴ=36mm。 右端轴承与齿轮之间应有一套同固定,Ⅴ Ⅵ长应为:取 LⅤ Ⅵ =,取套同长 10mm。 设装齿轮处轴段的直径为 dⅥ Ⅶ =25mm,此轴段应短于轮宽,取 LⅥ Ⅶ =36mm。 取轴承端盖总 宽为 20mm,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距离为 20mm,故取LⅡ Ⅲ =40mm。 结合变速箱结构,取 LⅣ Ⅴ =60mm。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用平键联接。 按 dⅥ Ⅶ=30mm由 ○c查得平键截面 b*h=8mm*7mm,键槽用铣刀加工,长 20mm,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配合为 H6/n5;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用平键为 5*4*30,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H6/k5,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借过渡配合来保证的,选轴 的直径尺寸公差为 H6/js5。 求轴上的载荷:先根据轴的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在确定轴承支点的位置时,从 ○c 查得 a=,因此作出简支梁的轴支承夸距:为 L=。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7 由上可知 B 截面为危险截面。 将 B面的个数列于下表: 载荷 水平面 垂直面 支反力 FNH1= FNH2= FNV1= FNV2= 弯矩 MH= MV1= 总弯矩 M= 扭矩 T2=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由 ○a式及上表的数值,取α =,轴的计算应力为: NdTF t 33123  ,因为轴的材料前以选定为45 钢,由 ○a表查得其 [σ 1]=60Mpa,故安全。 2.轴 2 的设计: 1) 轴 2 的转速和功率转矩: P1=, n1=1440r/min, T1= P2=, n2=720r/min, T2= 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 1)求作用在低速级小齿轮上的力 圆周力: NdTF t 33123  径向力: NFF ntr 6 3 420t a n4 4 9 0t a n33   轴向力: 03aF ( 2)求作用在高速级大齿轮上的力。 因大齿轮为从动轮,所以作用在其上的力与主动轮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圆周力: NFF tt  径向力: NFF tr 9 7 6 9c o st a n 212   轴 向力: NFF ta 0 7 6 9s i nt a n 212  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式 3 PdCn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 45钢,调质处理。 根据机械设计 表 153,取 112C ,于是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8 2 3325 . 1 71 1 2 2 8 . 7 53 0 5 . 7Pd C m mn     Ⅱ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轴承处轴的直径 d 和 d 取 mmdd 30  4)轴的结构设计 (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a)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参照工作要求,根据 mmdd 30  ,选取 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32020型,其尺寸为 mmmmmmTDd 175530  , 得: mmll 17  32020 型 轴 承 的 定 位 轴 肩 高 度 mmh  , 因 此 取mmdd V 35  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Ⅲ Ⅳ,Ⅶ Ⅷ的直径, mmdd VVV 40  ,取 mmdd VVVV 50  , mmd VV 40 , mmdl V IIIV IIV IIIV II   , l IVIII 80 ,mmll VVVV 12  , mml VV 48 , mml 23 ,mmlV 25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采用平键联接,按 mmdd VVV 40  ,查机械设计表 得平键截面 mmmmh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