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 不相同”。 杜威提出,儿童的成长过程不光是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还需要要儿童和老师之间的合做。 在儿童的探索过程活动中,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地介入,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提出问题。 教师不能过多的介入,正如瑞吉欧人所讲的“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 (二)杜威思想对华德福教育的影响 华德福教育体系中,也吸收了杜威的思想,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华德福更加重视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真善美的追求,尤其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 华德福教育注重对 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的平衡发展,重视 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点同杜威的教育目标相同。 同时,华德福强调在对儿童心灵滋养的 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华德福幼儿教育注重 培养儿童拥有 健康的身体、敏感的情绪 情感 、较强的社会活动 和交往 能力、丰富的想象 力 和智力的发展。 然而杜威提出儿童有四种潜能,这四种潜能是儿童所具有的本能和冲动。 在华德福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任务是唤醒 和激发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允许儿童自由地表现和发展个性。 为了培养 儿童想象力和创造 力的发展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华德福 教育在对 课程 设置中使用 的材料、 教学 方 法和 课程内容等方面,除了使用天然材料的玩具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玩具,叫做“未完成的玩具”。 这些玩具外形非常简单 ,例如娃娃只有个别的感官,没有表情,也7 不做太多的装饰; 拟人化手法教学是 教师的教学 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仅避免了讲授过程的单一、 简单 和老师的 说教 ,而且赋予教学内容以生命,注入情感,让儿童在活动过程 中体验情感和寓意, 激发出儿童潜在的 想象力。 同时华德福教育尤其重视对儿童艺术潜能的发展,即儿童的艺术教育。 华德福教育者黄晓星认为,通过良好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心灵深处的活动 ③。 华德福教育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生命意义,反对将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符合杜威思想中“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教育就是在生活中让儿童不断得到发展,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儿童对周围生活的感知。 华德福教育强调, 儿童的 教育 就应该促进儿童 在身体和心灵上与自然 融合 , 协调 ,所以儿童所用的材料应该是自然的,在生活中 发现 和 创造 ,成人应该教育儿童关心自然,关怀自然。 华德福教育学校中反对幼儿玩积木,认为孩子的天性中没有从零部件创造出整体的能力和倾 向。 华德福教育重视当前教育对儿童终生的意义,把儿童放在一个人整个人生的 阶段去认识和对待。 而杜威把儿童划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4~ 8 岁,这个阶段儿童忙于说话和做事,而很少的理性思考:第二个阶段是 8~10 重点在读、写、算、操作等能力的发展:第三个阶段则是 10~ 13 岁,儿童获得技能,并用于操作的阶段。 对于 3~ 6 岁的儿童,存在于第一个阶段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直而形象,很少理性思考。 史代纳说:要站在生命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来看,要以儿童整个人生来判断教师自己该做什么 ④。 儿童在 7 岁之前不学习数学、算数以及书写。 因为在大脑没有成熟时不能有效的利用这些思维功能。 教育对儿童身体的呵护,尤其是 对儿童的感官呵护更要小心谨慎,在对声、光、色的使用中都要采用柔和的方式,以免对儿童感官身体造成伤害。 史代纳强调,教育不是为社会预备儿童,即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两者都否定了生活预备说。 而是要按照儿童的本性发展,促进儿童在身体、情感、意志和心灵的发展。 其中,意志的发展在于运动;心灵的发展在于思想的表达,主要是培养儿童的感恩之心,感恩自然,感恩生命,感恩父母。 儿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目标。 华德福教育采用了杜威的儿童发展阶段论, 13 岁幼儿学会三个 重要的生存能力:挺身做起、走路和说话: 35 岁幼儿会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 57 岁孩子之间运动变得灵活,开始会想象有图像和做计划性的游戏。 为了适应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华德福学校采用整段式教学。 一个主题会延续 46 周,作为每天早上的主要课程,以免给儿童造成太大的压力。 ③ 《华德福在中国:迈向个性的教育》黄晓星著 ④ 鲁道夫:《童年的王国》 .潘定凯译 .深圳报业出版社, 20200505 8 华德福教育吸收了杜威的阶段式教学的思想,发展要顺应儿童的身心的成长规律,同时真正的把儿童当成是发展的主体,以儿童为中心设置课程的目标、材料、创设环境。 同时华德福教育还重视对儿童感恩心的培养,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的本性,顺应儿童 的本性,阶段式教育,重视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的平衡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同时华德福也培养儿童走进自然,亲近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的相处得,让儿童自由的学习,让儿童的玩具上一部分就来源于大自然,例如:儿童在竹林中玩耍,出去踏青、郊游。 三、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国内幼儿教育模式及教育者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他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把儿童放在整个教育的中心地位。 课程的设置要 以儿童为中心, 儿童的兴趣为 课程设置的 主要依据,儿童的教育要生活化,游戏化、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 以 幼儿的生活 为基础 、走进幼儿的生活 ,把儿童的兴趣作为衡量儿童能力的标准。 他的这一系列的思想影响了我国众多的教育家。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批判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即生活教育。 在杜威思想的基础之上,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他们都认为教育和生活,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都是同一过程中不看可分割的。 教育蕴含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必须在依赖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和生活必须结合起来“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是: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他指出: “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才算毕业。 ”他反对没有生活的教育,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上得来的。 陶行知认为,社会及学校和生活即教育是紧密相连的,社会生活也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 相对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而言,社会即学校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学习的一部分。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学校教育更加适合需要。 “教学做合一”这里面体现了杜威的“做中学”的思想。 他吸收了杜威思9 想中,教师要和儿童一起合作学习,促进儿童经验增长的思想。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这是生活中三个方面,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只有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才会获得知识,要在劳力上劳心,行然后思,最终把知识内化。 正所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情感交流 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就像是大树上的叶子,每一片都是独一无二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多姿多彩的,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 的个体,因此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熟悉每位儿童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就好像种花一样,要根据每种花的习性进行浇水、施肥、光照等,这样每一种花才能。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实现激励等 )和 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的 感染这些深层次激励的作用。 2. 2 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从调查来看,即使在对待核心员工方面,有的民营企业所发放的除工资以外的福利待遇与所有员工都差不多, 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 ,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 ,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认识到了 核心 人才的重要性
型运用、成本 /收益分析、外包商评价与选择等多方面构建了外 包决策流程 ,并对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地分析论证。 论物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 所谓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与第三方服务商签订合同,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交由第三方服务机构完成,企业支付薪金的一种交易方式。 外包后,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杨务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 外包合同生效后
10 致 谢 12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酒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秉着“顾客都是对的”这一座右铭,为顾客提供完美的服务是酒店唯一的使命,成功的酒店要以顾客为导向,时刻关注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满意,为顾客制造惊喜。 服务是酒店亘古不变的主题,酒店的服务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顾客需求。 酒店从顾客需求出发
量很明确,则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均可采用;如果工程类别明确,但估算的工程量金额实际工程量 会有较大出入时易选用单价合同,如果单项工程的类别和工程量均不能明确,宜选用成本加酬金合同。 ( 4)项目准备时间的长短:项目准备时间短的工程,比如抢险救灾等项目,则易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反之,则可采用单价合同和总价合同。 ( 5)项目的外部因素:项目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当地的政治局势、经济因素
体制 和建立风险控制秩序;二是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三是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目标管理;四是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合理的分配风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具体的阐述承包商在遇到风险之后的防范策略,其中包括:回避策略、留置策略、减少策略、分散策略、控制策略。 承包商通过对各个施工过程、潜在风险因素和有关细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将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 2
听技术法。 讲授法即是由公司高管或分管部门抽取相关人员或外聘讲师对新进员工进行面对面单向信息传递的广成,而视听技术法则是借助现代的试听技术( DVD、投影仪等)替代将使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方法。 ( 三 ) 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的流程 培训分析 培训分析不但 包括了对公司各部门员工需求的分析,也包括了对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分析,只有事先做好企业培训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制定培训的目标和岗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