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刑事涉案财物管理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等的金融机构,将该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等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经过阅卷、审查有关证据材料后作出裁定。 ” 以上法律规定表明返还被冻结在金融机构的被害人的财产只有两个途径:一是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死 亡的,经由申请,法院以裁定的方式返还;二是若犯罪嫌疑人未死亡的,必须经由法院判决,被害人才可以拿回财产。 这种规定,使得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 及时返还被害人财产 ” ,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而且若无法查获犯罪嫌疑人,案件无法提交审判,则根据法律的规定,被冻结的存款、汇款将永远无法返还被害人。 在多起短信诈骗案件中出现了这种情况:犯罪嫌疑人用他人的银行卡实施短信诈骗,被害人汇款后立刻察觉而报警,警方冻结该卡,款项未被转移,犯罪嫌疑人发觉后即不再出现,警方无从破案。 被害人要求警方返还该款,警方表示无力,被害人即四处上访。 ( 二 )涉案财物保管和追缴中的权利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88 条规定: “ 人民法院对于扣押、冻结在案的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 ” 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221 条: “ 对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损毁或者自行处理。 ” 立法昭示,对犯罪嫌疑人的财产权利在立法层面给予了充分的保护。 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但调研中, 我们依然发现存在犯罪嫌疑人财产权利受损的情形。 涉案财物保管中的权利损害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因自然损耗造成的财产损失。 引言中提及的大量堆放在空地上或架空层的汽车、摩托车,由于存放时间长,导致车辆本身功能贬损。 造成机动车贬损的原因,一是办案过程中,作为涉案财物的车辆在没有查明的情况下,只能扣押在办案单位。 由于办案流程时间较长,机动车长期没有使用必然带来自然损耗。 如果要 “ 妥善保管 ” ,就必须有专 门的场地和人员,而基层办案单位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办案民警平时也不敢发动车辆,一旦发动则说不清是不是擅自挪用。 公安机关也再三强调不能碰涉案财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办案民警从自身安全维护出发,也不愿去碰涉案财物。 二是存放在专门停车场的机动车,也存在同样的自然损耗。 同时,还有停车费的支付问题。 公安机关没有经费支付停车场的保管费,这笔费用大多时候是让车主承担,一般情况下,车主能领回车辆,在盘算过后还是会去缴纳这笔费用,但也不排除是迫于 公安机关的权威,不得不去缴费。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办案单位会跟停车场交涉,争取不交或尽量少交停车费,通常情况下,停车场还是会给予优惠。 第二,因人为原因造成财产损失。 一是挪用涉案财物,尽管公安机关再三强调办案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涉案财产,但仍发现有此类情况存在,某派出所在审计时就发现扣押的自行车被民警借用。 此外, “ 有些单位和个人占用扣押的机动车、通讯工具,挪用取保候审保证金等 „„” 二是不及时处置涉案财物。 对一些不易保存的涉案财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其价值,但办案民警基于精力限制或存在 “ 只要我不拿不用,你对我没招 ” 等权利保护观念淡漠的原因,没有及时进行处理,而任由这些财物自生自灭。 为了追缴赃款的需要,冻结赃款流入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全部存款、汇款,而该存款、汇款是否远远大于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款则在所不问。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冻结存款、汇款仅限于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但为追赃的需要却可以置法律于不顾,不管该存款、汇款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有,也不管冻结的存款、汇款是否远远大于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款,可以随意冻结账户的全部资金。 可以任意扣押作为追缴赃款赃物形式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关系人的钱物。 而我国《刑事 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扣押的前提和条件: “ 在勘验、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 ” 但办案单位有时候以为被害人挽回损失为由,而置法律规定于不顾,不管扣押的前提条件,也不管其是否与案件有关系。 ( 三 )涉案财物随案移送问题 涉案财物的移送与诉讼中证据之证明需要息息相关。 《刑事诉讼法》第 198条规定: “ 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 ” 各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和规章也作了与此类似的详细规定。 就法律本身而言,关于移送 涉案财物的规定是明确的。 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关于涉案财物的移送仍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有的是因不良的财政制 度所致的部门利益行为,使得涉案财物移交矛盾重重。 例如,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