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形山庄自然资源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茶叶、小水果、花卉苗木等产业要立足现有基地,积极扩展种植面积,实现丰产高产。 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制定扶持政策,加强服务引导,鼓励多种形式入股,规范发展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扶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2 持种养大户,提高 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经营收入,不断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现状评价 本项目建设地在三堂街镇的荆竹界村地段。 三堂街是桃江、汉寿、安化 3 县交界处的一个大镇,共有 18个行政村, 3 个居委会,人口 62050 人,其中农业人口 58880 人。 18 个行政村中,有 2 个回族村,有回族同胞 1100人。 三堂街是一个历史老镇,地处江北(其中湖莲坪片在江南),与汉寿相邻,有两条主要公路与常德、汉寿相通,加上水运较为便利,因此,商贸流通十分活跃,是桃江县江北地区的商业中心,辐射县内的大栗港、沾溪、武潭、罗家坪、乍埠、栗山河、修 山等乡镇以及汉寿的多个乡镇,每日流动人口上万。 三堂街的芝麻批发价久负盛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湖南省最大的芝麻集散地之一。 三堂街有土地面积 146平方公里,其中稻田 36425亩,山林 万亩,楠竹资源十分丰富,竹木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三堂街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 几年来,三堂街镇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制品、木胶板、黄金矿产等工业企业;传统芝麻、出口优质南丰蜜桔、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化牲猪、利用资江两座电站开拓网箱养鱼,本地土鸡……等养殖业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020 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 52534 万元,国家财政收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3 入实现 308万元,农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实现 4519元,全乡正朝着小康生活水平迈进。 因此,拟建的虎形山庄是现代产业化、标准化、科学化种、养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将对项目地及周边农业起到示范、辐射、推广作用,是推动三堂街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4 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自然资源条件 虎形山庄属丘岗地貌,最高主峰海拔 380多米,最低海拔 36米。 年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28℃,极端最高气温 34℃,一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年降雨量 1642 毫米,多集中在 46 月。 气候总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虎形山庄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景区内以竹林为主,约占总面积的 90%,主要是植被为楠竹、油茶、梳杉木、樟树、广玉兰等。 主要灌木有柃木、白栎、冬青、枳木、化香、绣钱菊、金樱子等。 主要草木有莎草、七手八脚芒箕、五节芒等。 境内土壤主要成份为板页岩及粘土,土层厚度一般在 4050 厘米,大部分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养分含量高,适宜楠竹和农作物的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 三堂街镇社会经济基础好,辖区面积 146 平方公里, 18 个自然村,总人口 62050人。 2020年农业总产值 6823万元,其中农村经济纯收入 25755万元,国家税收 470万元,农民年平均收入 4519元,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5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汽车、手机、电话、电脑、空调、摩托车已属寻常物品。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对项目区实施了“农、林、水;山、田、路”综合治理,为项目发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与区位条件 桃江县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 施建设不断加强。 目前已有石长铁路、洛湛铁路、怀桃公路、益桃一级公路或汇接于此,或穿县而过。 资江贯穿全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及水运交通网。 虎形山庄位于桃江县三堂街镇,距桃江县城 38公里,虎形山庄至桃花江镇已通水泥路面。 桃江县城距益阳市 28公里(桃益一级公路),益阳市距长沙市 67 公里,常德市 62 公里(长常高速公路)。 可见该风景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益阳市的近郊,常德和长沙两市的远郊。 电力通讯条件 桃江县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猛, 15个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全县电话容量已达 ,已联入国际互 联网;移动通信覆盖全县,移动电话已有 13344部,信号覆盖率达到 90%;电力建设发展迅速,年用电量由建县初期的 2 万度增加到目前的 25942 万度,人平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6 达到 313度,电力线路达 5239公里。 人文资源条件 桃花江是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有水灵漂亮的姑娘,风光如画的名山胜迹,也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锦晕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花江名扬天下,在东南亚各地的侨胞中间,提起桃花江无不知晓,无不交口称羡,都想亲眼看一看桃江,一饱眼福。 桃江县境古为楚地,自秦、汉之始 即为益阳县的一部分,至 1951年从益阳县拆置。 多少贤人达士,在这里留下千古佳话。 传说屈原曾作《天问》于县城凤凰山,潘子良修道于浮邱寺,宋代薛昂,官至刑部尚书,明代忠臣、杰出才子郭都贤,生养于斯,革命先驱夏曦,红军一代将才张子清也从这里走出。 一部《将军呤》令桃江才子莫应丰蜚声文坛,生于斯、长于斯的六名中国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使桃江赢得了“科学家摇篮”的美誉。 以上这些人文资源扩大了桃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也为虎形山庄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奠定了人文基础。 旅游资源条件 桃江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旅游资源 十分丰富,已初步开发美丽如画桃花江、碧波浪涌大竹海、天然盆景桃花湖、云雾缭绕浮邱山、体态迷羞女峰、屈子问天凤凰山、风光旖旎美人窝、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7 令人观赏罗溪瀑布等八大景点。 桃江县已成为湖南省十大旅游区之一。 拟建的虎形山庄风景区,集竹海风景、奇山异石、蔚巍壮观水库和众多珍稀动植物于一体,构成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的天然风景区。 区内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有茂林修竹、绿树红花、棵棵仙桃;有群山环抱、水面面积 20万平方米、水质清爽甘甜、可集休闲垂钓、湖中泛舟、皮艇冲浪等施乐项目于一体宏伟壮观的虎形山水库。 景区内青翠的 竹海,叫人流连忘返,清洁壮观的水面使人轻松愉悦。 项目区产业优势 休闲旅游工业优势 旅游工业必须紧紧围绕虎形山庄休闲旅游核心产业来发展。 结合旅游区季节,人数和消费层次,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民间传统产品加工优势资源,开发以竹文化、竹工艺、 竹生活日用品的竹旅游工业产品,以引导消费的旅游生活食用品。 设计、创作和生产是旅游商品开发成功的关键。 设施先进,用科学考究,工艺精湛,质量上乘的商品才具有竞争力。 政府策划了一系列旅游商品生产战略,完善了管理机制,建立了以三堂街为主竹产品加工企业, 以荆竹界、合水桥、 鲊 埠、晚谷村为食品生产基地;各行业建立了行业协会,专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分类管理,统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8 一协调,能够形成旅游工业品牌效应。 旅游农业优势 近几年来,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 按照“乡抓规模、村抓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着力扶持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特色种养业,拓宽了全乡农业的发展步伐。 2020 年全乡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 682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52534万元。 粮食总产量达 26165 吨,油料 195 吨,茶叶 305 吨, 水果总产 1722吨,牲猪出栏 63090余头,农民收入水平明 显提高。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粮食建设基地通过了《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地认证》,年生产优质稻谷 1580 万公斤;郭家洲、花桥坪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了 1000余亩优质水果种植基地。 南丰蜜桔、椪柑、弥猴桃、美国布朗李、水晶黎等水果长势良好,项目区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建成一个 5000亩的高产,优质水果基地。 产业政策优势 桃花江旅游通过省级评估,列入“ 48266”重点开发项目。 2020年 2020年湖南省旅游重点开发项目中,桃江的“美人窝、罗溪瀑布、竹海、竹工艺品……”被列入 26个开发项目之中。 省专家评估组对桃江旅游项目开发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桃花江镇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大,景观类型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开发前景广阔等个性特色,其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较高”。 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19 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旅游兴县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虎形山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需要 虎形山庄农业观光旅游开发项目,集资源、资金和智力于一体的现代文化性、服务性产业经济,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结合的载体。 三堂街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但认识晚,起步低,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堂街镇人民政府在桃江县“科技兴县”与“旅游兴县”发展战略指导下,充分利用虎形山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制订出全乡以“ 开发种、养、加、游产品为市场导向,以力创精品为核心,以区域游客为依托,以环境和生活保护为根本,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支撑” 的发展之路。 推动了全乡旅游观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养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利用虎形山庄建立起一个“四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山庄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 种农业方式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试种新型农业。 该项目要求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严格遵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20 循自然规律,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经常保持最佳状态的生态环境。 实践证明,在当前耕地减少,农业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农田利用率不高、农业自身污染比较严重,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提高农产品质 量和安全性,增强桃江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生态桃江的重要内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阳光产业。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使桃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农业的着力点发生了变化。 近几年来,我县农产品供求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总量基本过剩,原来一些具有数量优势的农产品,如果质量不好,经济效益将大幅度下降。 市场、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生产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要从过去强调增加产量为主转 移到提高品质和效益上来。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使桃江农业从单一生产型向综合开发型转变 农业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桃江的农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概念上农业生产的内涵,农业不再仅仅具有生产功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21 能,不再是种什么。 生产什么。 而更主要地体现在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村休闲等多种社会功能上,为桃江现代城乡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生活提供优质的观光旅游农业场所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使桃江农业生产从田头经济向餐桌经济转变 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供求关系的根本转变,农产 品的价值不再由田间产出量来决定,而必须到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能实现。 因此,本项目规划设计的种、养、加农产品只有适销对路才能体现其价值。 而要适应市场,除了生态资源外,还必须重视加工、市场营销等各个规划中的环节。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使桃江农业生产从封闭向开放型转变 农业与外界的关联度发生了变化。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表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 特别是农业关税限制的逐步取消,桃江的农业必须面对开放的国际农产品市场。 原来小范围的、单一的、固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被国际化的、多元化的、灵活多变 的生产经营模式所取代。 因此,本项目建设内容不仅要面临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的压力,更主要是的首先要面对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化国家农产品的冲击。 建立开放型、竞争型农业的需要 桃江县具有良好的农业外向型基础。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虎形山庄自然资源开发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22 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外向型农业基础,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次是桃江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较多,具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产品价格优势;第三是桃江农业结构调整起步早,效益农业发展较为迅速,农业资源配置较为 合理,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项目是发展都市农业、提高农业的外向度,进一步促进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本项目观光旅游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将促进桃江农业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有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规模化、现代化。 接轨长、株、潭经济区的需要 项目区地处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