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楼毕业结构设计案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hGAl l 。 表 215 壁梁杆端转线刚度 层号 a截面尺寸(mm) ιd db2 b1 bh (m) 23 ( )bhl 21 bda 12 bda a l db2 db1 1 2275 1550 200 325 2~ 5 2275 1475 6~ 8 2275 1475 层号 121 3121(1 ) (1 )c       212 3121(1 ) (1 )c       0bI (103m4) E (106 kN/m2) 01 bl EIica (103kN•m) 02 br EIica (103kN•m) 1 2~ 5 6~ 8 30 表 216 壁柱杆端转动折算线刚度 12,ii及侧移折算线刚度 ci EI b,GA bd b2 d b1la墙轴线1 墙轴线2aldc1dc2EIc,GAc柱位 层号 a截面尺寸(mm) ιd dc2 c1 ch (m) 23( )chl 21 cda 12 cda a l dc2 dc1 边柱 1 2700 0 0 2 3150 2425 3~ 5 3000 2425 6~ 8 3000 2425 中柱 1 2700 2425 0 575 0 2 3150 2750 575 425 3~ 5 3000 2750 425 425 6~ 8 3000 2750 425 425 柱位 层号 121 3121(1 ) (1 )c       212 3121(1 ) (1 )c       IC (103m) E (106kN/m) 1i ( 103kN•m) 2i (103kN•m) ci (103kN•m) 边柱 1 2 3~5 6~8 30 中柱 1 2 3~5 6~8 30 表中:11cEIica,22cEIica, 122 cc EIcci a 图 217 WF— 1杆件的杆端转动折算线刚度 及柱的侧移折算线刚度(括号内数字)(单位: 103kN) 3)壁柱的侧移刚度 D(见表 217)及壁式框架剪切刚度 CF2 表 217 壁柱的 侧移刚度 D 值和 aD 值 柱位 层号 梁 柱 左梁 li (103kN m) 右梁 ri (103kNm) ci K  h (m) D (103kNm) Da (103KN) 边柱 1  3 2   柱位 层号 梁 柱 左梁 li (103kN右梁 ri (103kN m) ci K  h (m) D (103kNm) Da (103KN) m) 边柱 3~ 5 2 2   7 6 6   7 7~ 8 6 2 2  7 Z中柱 1 2   6 3 2 9 2(6 )   0 3~ 5 4 4   4 6 3 2( )   4 7~ 8 3 4   4 表中: 1 2 3 42r l r lci i i ik i  (标准层), 12rlciik i (底层 ); 2kk  (标准层), k   (底层), 212 ciD a。 壁式框架柱剪切刚度:边柱: 32 0 6 4 .6 7 1 0 kD Na  中柱: 37 1 2 8 .4 4 1 0D a kN 壁式框架总剪切刚度: 42 / 3 9 . 7 1 1 0FC D a a k N   总框架剪切刚度: 4 4 412 1 5 5 . 2 1 1 0 3 9 . 7 1 1 0 1 9 4 . 9 2 1 0F F FC C C k N        刚度特征值: 主体结构刚度特征值(不考虑连梁刚度折减,壁式框架剪切刚度计入框架中)  为: 46( 1 9 4 .9 2 2 0 2 .1 9 ) 1 02 9 .1 1 .4 51 6 0 4 .9 8 1 0FBeqCCH EI     为使框架和剪力墙两部分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征和作用,刚度特征值以 ~ 为宜。 本设计中结构的刚度特征值为 ,因此是合理的。 水平地震作用效果分析 重力荷载 屋面荷载 1)屋面恒载 30mm 细石 混凝土保护层 20kN/m3 =三毡四油防水层 kN/m2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kN/m3 =150mm 水泥蛭石保温层 6kN/m3 =1:8 水泥炉渣找坡层 110mm 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层 25kN/m3 =V型轻钢龙骨吊顶 合计 2) 屋面活载 屋面雪载 屋面活载(上人屋面) 楼面荷载 1)楼面恒载 水磨石地面 110mm 钢筋混凝土板 25kN/m3 =V型轻钢龙骨吊顶 合计 2) 楼面活载 办公室、卫生间 kN/m2 走廊、楼梯 kN/m2 梁、柱、墙及门、窗 重力荷载 计算梁重力荷载时应从梁截面高度减去板厚,柱净高可取层高减去板厚。 本工程因设有吊顶,故梁表面没有粉刷层。 为了简化计算,计算柱重力荷载时近似取 倍柱自 重以考虑粉刷层的重力荷载。 横梁、纵梁(包括次梁)、柱重力荷载计算结果见表 22 222 和 223,表中 nh 、 nl 、 Hn分别表示梁截面净高度、净跨长和柱净高度, g表示单位长度梁、柱重力荷载 (钢筋混凝土容重取 25 kN/m3)。 表 221 横梁重力荷载计算表(一层) 类别 层号 b nh /m g (kN/m) nl /m n/根数 (kN) ∑ Gi (kN) AB、 CD跨 1~ 8 16 1~ 8 13 BC 跨 1~ 8 8 表 222 纵梁重力荷载计算表(一层) 类别 层号 b nh /m g (kN/m) nl /m n/根数 (kN) ∑ Gi (kN) ○ A 、 ○ D 轴 1~ 8 10 1~ 8 4 ○ B 、 ○ C 轴 1~ 8 10 1~ 8 4 表 223 柱重力荷载计算表(一层) 类别 层号 b h/m g (kN/m) Hn/m n/根数 (kN) ∑ Gi (kN) ○ A 、 ○ D 轴 1 16 ○ B 、 ○ C 轴 1 16 ○ A 、 ○ D 轴 2~ 8 16 ○ B 、 ○ C 轴 2~ 8 16 内外围护墙均采用 240mm 厚水泥空心砖(容重 kN/m2)。 内墙两侧均为20mm 厚 1:3 水泥砂浆粉刷层( 20kN/m3 =) ;外墙面为 25mm 厚水刷石墙面( )。 内、外墙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单 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如下。 内墙 : 粉刷层 2=240 厚水泥空心砖 =合计 外墙 : 水刷石墙面 240 厚水泥空心砖 水泥砂浆粉刷层 合计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 水泥砂浆粉刷层 240 厚钢筋混凝土墙 25kN/m3 =6kN/m2 合计 采用铝合金玻璃窗,房 间门用木门,底层入口门用铝合 金门,其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铝合金玻璃门、窗 木 门 图 221 动力计算简图 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分析时所采用的计算简图如图 222所示。 集中于各质点的 重力荷载代表值 Gi 为计算单元范围内各层楼面上的 重力荷载代表值及上、下各半层的墙、柱等重力荷载。 计算 Gi时,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 ,屋面上的可变荷载取雪荷载。 1)质点 2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窗面积: 19+ 2+ 2= 门面积: 1 22+ 5+ = 外墙面积(不包括窗):( ) = 内墙面积(不包括门):( 18 +4 +7 +4 ) 2= 剪力墙面积(不包括门、窗): ( 4 +4 ) = 则第二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2= + 2 ++++ + + + + + = 2)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集中于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1= G2~ G7= G8= G9= 则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E=∑ Gi=+ 6++= 水平地震荷载计算 对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假象把集中在各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iG 视作水平荷载来计算结构顶点侧移μ T进一步简化为均布荷载 q,得: 8 2 3 3 6 . 0 4 3 0 1 5 . 9 7 /2 7 . 3iGq k N mH  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由剪力墙单独承受水平荷载时的顶点位移为: 4463 0 1 5 . 9 7 2 7 . 3 0 . 1 3 08 8 1 6 0 4 . 9 8 1 0M eqqH mEI     在顶点处, Z=,由 1ZH,  = 查表得框 — 剪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顶点位移系数为 ,则: 0. 57 1 0. 13 0 0. 57 1 0. 07 4TMum      对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均匀的框 — 剪结构,结构自震周期由顶点侧移确定,按下式计算: 1T = ψ T 1 . 7 0 . 8 0 . 0 7 4 0 . 3 7 0Tus    总水平地震作用 该场地土类别为 II 类,场地特征周期  , TgT15Tg,故衰减系数 γ应取。 7 度抗震,多遇地震时, max =。 阻尼比应取 ,则阻尼调整系数η 2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