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86 户。 根据事业、企业分体运行原则,一二五队下设企业部和事业部,企业部负责生产经营管理,事业部主要承担职工事业身份管理、基地管理等事业职能。 该队下设独立核算经营单位 11 个,主要从事煤田资源勘探、桩基水井工程施工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测量、工程物控、桩基检测、地质环境评估、酒店服务、房地产开发等经营业务。 该队一直从事煤炭地质工作,主要进行了松宜煤田、荆当煤田、秭归煤田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交各类地质报告 200多份,为几大煤田 6 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 1989 年 开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江北 066 厂深基坑等近百个工程施工。 近年来,完成各类矿山地质报告数百份,为宜昌地区矿业开发做出较大贡献。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湖北煤炭地质一二五队是中央在宜地质单位,共有职工 600 余人,其中在宜定居 380 多户。 根据现场考察, 由 一二五队 安排住房的 有 118 户住房面积未达50m2(其中 99户居住在简易房、 11户居住在危房, 6户甚至居 住 在早期建设的公共澡堂里 ), 5 名离退休老干部现今仅住有 60 m2,有 10名处级干部居住面积仅 50— 60 m2,另有 10 多个无房户, 19 对年轻人待房 结婚 , 住房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根据发展需要, 该队急需补充一些大学毕业 ,但由于住房条件差,连临时居住房屋都难于解决,许多大学生都不愿来,一些已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因此还陆续离去,长此下去,将严 重 影响到 该 队的生存和发展。 如今,住房问题已成为 该 队的大问题,如不能得到缓解,将直接影响到经营发展和职工队伍稳定。 该队从 上世纪 80 年代 开始 国家 就未再投入 资金 , 单位效益一直不佳,职工收入很低,大部分职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远未达宜昌平均水平,职工无力到市场上购置商品房。 一些老职工都在煤炭地质事业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 ,但由于住房困 难,无法使他们安享晚年。 一 7 些老职工为此思想波动很大,在去年国庆节前夕,许多老职工选出代表,雇用了大客车,准备到省政府集体上访。 虽经多方劝说得以平息,但如果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不稳定因素将始终存在,矛盾随时可能激化。 除老职工外,许多年轻职工心里同样有一些想法,很可能深化成更大范围的不稳定。 兴建经济适用房是体现人本主义的需要,也是维护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 经济适用房 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该 队具有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基本条件, 2020 年规划已经宜昌市规划局审批通过(宜归综批复 [2020]11 号),其中新规划住 宅 268 户。 根据目前条件,考虑无能力进行大规模开发,设想先进行 3栋经济适用房建设,以解决部分职工住房问题,初步缓解住房困难压力。 因此,尽快建设本项目 十分必要。 三 、 项目选址 及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 本项目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为 4520 m2(约 亩 )。 用地位于 一二五队基地内、 宜昌市 伍家岗 区 艾家咀 、 东山大 道与金龙路交汇处西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东山大道和小区干道金龙路。 一二五队基地 总用地面积 72 亩 ,是集生产、生活、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用地。 规划可居住 469户(现有住户 201户、规划 可建 268户)共 1501人。 8 一二五队基地所处地理位置较优越,西北为合益村一组用地,东南分别为城市主干道东山大道和城市支路金龙路。 距市区中心夷陵广场约 2 公里,公交四通八达,出行十分方便。 自然 条件 (1)地形地貌 一二五队 整个基地 (72亩 )北高南低,最大高差为 21米,规划范围内有大量的要拆除的低层建筑和部分要保留的建筑 , 保留建筑较多,地形高差较大,周边地形复杂。 拟建场地主要为原生产厂房区,整体走向近南北向,北高南低,南北向高差约 2 米 ,东西向高差不足 1 米 ; 地面高程在 — 米之间,最大高差 米。 场地东西部为小 区道 路,道路均高出现场地地面,其间有挡墙维护,挡墙高度 2— 3米。 (2)工程地质 场区 岩土性质简单,近地表主要为人工填土,厚主 — 3 米,下部为白垩系泥质砂岩,基岩厚度大,稳定性好,无构造破坏现象,强度中等,适于用作基础持力层。 场区地下水不发育,近上部填土层含有部分滞水,下部基本不含水,上层滞水无污染。 地下水 对基础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对裸露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岩土层地震效应 根据湖北省城乡建设厅鄂建( 2020) 357号文件和 GB50011— 2020 9 规范,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抗震设防烈度 为六度。 (4)气象 条件 宜昌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四季分明。 一月份,平均气温 ℃ ,平均最低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出现于 );七月份平均气候 ℃ ,平均最高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 (出现于 )。 年平均降雨1158mm,日最大降雨量 327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77%,年平均无霜期272 天,每年 510 月份为汛期,洪水多集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