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业公司循环经济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远的影响。 ( 2) 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及环境保护 本项目是 利用竹截头 、 边角料 等 加工剩余物生产竹制厨具及工艺品 具 ,据林产业专业人士计算: 以项目毛竹 加工 剩余物利用率 85%计,换算重量计 25500 吨 ,折合 10 寸毛竹 大约 107万 根 ,相当于增加毛竹林面积 10451 亩; 并相当于每年替代56340 立方米的木材,减少砍伐 6260 亩 杉木林 ( 20 年生),据国际竹藤组织 及环保机构资料: 同面积的竹林可比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一棵竹子可固定 6 立方米土壤,每公顷竹林每年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2 吨 , 可蓄水 1000 吨。 项目环境保护效应突出,为国家“以竹代木工程”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利用 竹屑、竹粉 等植物废弃物是生物质能源替代中小燃煤锅炉的最佳方案 , 除了可替代煤、油等燃料外,还能做到减少大气污染,使 S0 C02 有害气体做到 低 排放 、 零排放 ,按 锅炉 竹屑、竹粉年消耗 4080 吨( 热值 约 为 4500 大卡 /千克 ),折合可节约标准煤可 2623 吨。 另外,缓解 了 当地因竹加工业大发展而 造成 资源 “ 偏紧 ” 的状态,进一步 提高 林业转化为社会经济效 10 益。 ( 3)具有良好的市场与销售前景 公司拥有“美 竹 ”注册商标的竹制厨具及工艺品具和国际知名的 刀剪 、 餐厨具 供应商德国 双立人公司 授权代工设计制造( ODM) 竹制 厨具 (国内唯一的 竹制刀架 配套生产厂家) 并授权配套使用“ 双立人 ”注册商标,产品以其环保、时尚、个性、品位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竞争能力极强,能在全球市场中赢得先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 国内乃至国际的企业自主知名品牌,注重品牌的宣传(合适的定位),产品包装的改进和销售通路的改革,再加上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销售前景看好。 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奠定了产品开发的市场条件。 ( 4)有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既开拓了一条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新路子,也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并 带动 机电、 包装材料 、 运输 等 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 直接为社会 提供 600 多 个就业 岗位, 间接 也 提供 600 个劳动就业机会 ,有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5)原辅材料用量及供应情况 试点企业建 设年利用 3万吨林产剩余物资源化项目, 项目主要的原材料为竹截头 、 边角料 等 加工剩余物 ,据宜春市 林业 11 局有关数据: xxxxxx 及周边宜丰、靖安、铜鼓、万载、分宜、袁州县区(属宜春市县区)合计毛竹林面积 21647 公顷、立竹量 30903 万根、年采伐量 1918 万根(其中 xxxxxx400 万根),按 每吨毛竹折 10 寸毛竹 42 根 ( xxxxxx 省林业厅《关于毛竹收购全面实行计重方式的通知》赣林厅字 [2020]260 号) , xxxxxx及周边县区毛竹年采伐换算重量计 万 吨 (其中 xxxxxx县 95238 吨 ),以区内销 75%计算 重量 万 吨 (其中 xxxxxx县 71428 吨 ),再按 全竹利用率 50%,林产 加工剩余物 约 万 吨 (其中 xxxxxx 县约 35714 吨 )。 项目年利用 3 万吨林产剩余物资源 原材料 有落实。 辅助 材料 环保胶要求 无醛( E0 级)和其它有机挥发物 ,符合 欧洲 EN 204, D3 级和美国 Type 2 标准 ;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 ( 非厌氧型 UV 固化涂料 ) 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选用 乐泰( LCOTITE)、金盾( Keydak)、高德、迪马等品牌, 配件(金属、塑料连接件)、包装材料等,为保证供应和质量, 公司 与 xxxxxx 县毛 竹深加工 企业、 楠竹基地及有关生产厂家 订立 了 长期 的 购销合同,保证生产所需的原 辅 材料供应。 ( 6)燃料供应及动力保障 项目锅炉燃料为项目毛竹 剩余物 加工 竹制品 产生的竹屑、竹粉尘( 生物质能源 ),年用量约 4000 吨(热值 4500Kcal/Kg),能保证供应。 厂区供电由 工业园区 变电所 10KV 供电线路引入。 项目总装机容量 ,有功计算负荷 ,视在功 12 率 ,配置 1 台 1250KVA 变压器及配电设施,以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要。 另设 1台 150KW 柴油发电机作 为消防用电设备的备用电源(消防水 泵共 2 台, 1 用 1 备,每台消防水泵功率 45KW)。 供水:由 工业园区 市政自来水总管供水,公司厂区现有 DN200 进厂给水管 1根,压力 ,供水能力大于180m3/h;按照规范,项目设计应增加 DN225 消防给水管 1 根,拟建 720m3 砼水池 1 个,配备 流量 75L/S、 压力 Mpa 的 消防泵 2 台, 用于消防系统管道增压送水 ,以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给水的要求。 xxxxxxxxxxxx 竹业有限公司循环经济具体项目选址在 xxxxxx 县工业园区,通过上述情况说明,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优良,可以达到全面建设循环经济和资源综 合利用的条件。 ( 7)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情况 项目 设 在 xxxxxxxxxxxx工业园区 应星南大道公司厂区内 ,占地面积约 亩。 项目厂址距县城中心 4 公里 ,到南昌 56公里 , 距港口城市九江 120 公里,邻 320 国道、昌樟高速公路、京九铁路, 原辅材料、产品进出运输方便。 试点企业项目建设选址在 xxxxxx 省 xxxxxx 县工业园区,该园区地震设防、洪涝等自然灾害资料:根据国家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省地震局编制的地震基本烈度图,本地区烈度小于 7 度,本工程设计按基本烈度 7 度考虑,建设厂址无洪水淹没的历史记录。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原厂区工程地质勘察表明该厂区工 13 程地质条件中等。 xxxxxx 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 ℃ ,最高气温为 ℃ (1996 年 8 月 11 日 ),最低气温为 ℃ (1991 年 12 月 29 日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612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 无霜期年均为 260 天左右,年 日照时数 达 1803 小时 , 多年平均风速为 ,历年实测最大风速成为 19m/S,夏季主导风为南风,冬季主导风为北风及东北风。 企业开发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区位条件,决定了企业循环经济体系将溶入 xxxxxx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可以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达到全面建设和提高水准循环经济的水准。 ( 8)社会经济条件 xxxxxx 县地处 xxxxxx 省 西北部 , 东联 安义 、南接高安、西南毗 宜丰 、西北邻 修水 ,北靠靖安,县城冯川镇距省会 南昌60 公里。 县境东西最长约 公里,南北最宽约 公里,总面积 1642 平方公里。 全县总人口 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 约。 xxxxxx 县是明末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 的故乡,是佛教 “天下清规 ”的发祥地,是中华 华林胡氏 的发祥地。 资源丰富,优质米、毛竹、猕猴桃、水电为 xxxxxx 四大优势,素有 “贡米 产地 ”、“中华猕猴桃之乡 ”、 “江南竹县 ”的美称。 优质米声誉鹊起,成为 xxxxxx 农产品中的绿色食品和出口大米免检产品;毛竹蓄积量居全省第二,全国第五;猕 猴桃风味独特,面积江南最大; 14 也 是全国首批 商品粮基地 县、全国毛竹林基地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2020 年完成 GDP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 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达 亿元,同比增长 %; 财政总收入完成 亿元,增长 25%,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 达 亿元,同比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实际利用市外资金 20 亿元,同比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 4580 万美元,同比增长 4%;外贸出口完成 1782 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亿元,同比增长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 11554 元,同比增长 9%; 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5255 元,同比增长 %。 现已 形成了轻纺服装、新型材料、竹木加工、化工、砂轮、水力发电、大米加工、食品制造、金属铸造等十多个产业群。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条件较好,文化教育、商业及社会福利事业均较齐全。 xxxxxx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 12 平方公里,现已经形成了 6 平方公里的规模,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构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已成为全省有影响的工业园区之一。 xxxxxx 县建设生态工业园要求相关企业走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 综合利用之路,全面配合 xxxxxx 县生态工业园建设。 五 、 目标 任务 实施指导思想及原则 15 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 开展循环经济工作必须以“吃光、用尽、榨干”为指导思想,与企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效益和 提高林产剩余物利用率 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工艺创新、生产创新、管理创新为支撑,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企业内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将企业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发展和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企业内部循环利用为核心,提高有价资源利用率,有效利用资源,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模式,使物料能更有效地得以应用,尽量不产生废物, 尽量利用好林产剩余物, 不增加环境压力,实现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1) 立足本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不能生搬硬套他人已有经验和做法,只能借鉴。 必须坚持一切从 企业以林产资源化的 实际出发,结合本企业的 林产生产和具备的技术实力等 实际情况,自我发展。 特别是要依据企业 利用林产 资源 实际情况 、 以及企业生产对 环境可能性干扰等 特点来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 项目单位将依托地方政府 相关部门 、相关企业 协作配套 和国家林业管理部门 开展 对林产资源的 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 林产剩余物的 回收网络,明确回收处理技术路线,创新 16 和优化 林产剩余物的 循环利用模式。 制定法规,完善政策,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林产剩余物资源的 回收利用体系。 2) 践行科学发展 走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和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思维和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 展观和循环经济 以及资源综合利用 的理念指导企业建设。 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产值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实现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3) 遵循环境友好原则 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项目单位的循环经济工作在大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 最大的 林产剩余物的 利用价值,以 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统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通过环境协调性评价方法对公司主要 林竹 原料、能源、生产过程进行评价,为产品制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和建立市场法规做好技术基础,编制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项目建设 能源消耗 评价报告 , 并指导、推进技术和产品的环境协调化发展,系统地提出降低环境负担的机会和措施。 4) 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哪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