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例文及写作指导五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符合书信文体的规范格式,首部有称谓 “ 亲爱的母亲 ” ,尾部有问候语 “ 愿您身体健康,愿伟大的祖国繁荣 昌盛 ” ,署名、日期等。 作为考场作文,考生给作文拟了主标题、副标题,增强了抒情性、文体感。 二是依照试题设定的对象、情境写作,体现 **年高考全国卷任务 “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 的要求,切合题意。 三是描述具体、情感真切。 信中,作者用 “ 礼炮轰鸣,彩旗飞扬,群情热烈 ” 等将 1949 年国庆观礼的场景具体化,在具体情境中表现自己激荡的情怀、激动的泪水和中国从此昂首面向世界的自豪感。 【知识卡片】 书信的格式规范 称呼,顶格书写以示尊重,后面用冒号以引起下文。 问候语,单独成行,空两格写 “ 你好 ”“ 您好 ” 等,后面用叹号表达真挚、热烈的感情。 正文,写在称呼语下一行,首行空两格书写。 如果写的是几件事或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应分清层次。 祝愿语,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空兩格写 “ 敬祝 ”“ 祝您 ” 等语,另起一行顶格写 “ 健康 ”“ 进步 ” 等语(写给教师可用 “ 教安 ”“ 教祺 ” ,写给编辑可用 “ 编安 ” ,写给作家可用 “ 撰安 ” ,写给病人可用 “ 痊安 ” ,还可随季节变化写 “ 春安 ”“ 夏安 ”“ 秋安 ”“ 冬安 ”等)。 具名,在结 尾的右下方,如信纸空格较多,以离开祝愿语两三行为宜。 日期,写在具名下一行偏右处,与具名稍错开。 【篇三】 一、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解读 本则作文材料是一组漫画,漫画型作文作为新材料作文的一种,在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中已出现两次, **年的全国卷 “ 唇印和掌印 ” , **年的全国卷 “ 师生情谊 ” ,这都在暗示 我们,在这个重视读图能力的时代,考生需要重视漫画类作文题。 (一)把握漫画的内容 漫画型作文有别于其他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是以图形或图形加文字的方式呈现,因此审题时首先需要把握材料的内容。 漫画中的文字常常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必须特别关注。 比如**年全国卷的图画由两部分组成:一位充满温情的老师和两位认真学习的学生。 学生在认真看书,老师在深情凝望。 最关键的是画面中出现的文字: “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 ” ,提供了背景环境。 “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 ,写出了 老师在学生即将参加高考时的深切期待和恋恋不舍,表达了真诚的关爱与祝福,突出了老师传播知识之敬业,更表现了老师培养学生成长之深情。 而本则材料中一位母亲指着清洁工严厉地对孩子说: “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 ” 另一位母亲则指着清洁工和颜悦色地引导孩子: “ 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 通过文字的比较不难判断出两位母亲在价值观、职业观上的高下,在教育方式上的优劣。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喻、 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要想准确挖掘漫画的深层寓意,首先得仔细观察漫画的构图特点。 比如漫画的主要对象(人物或动物)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 比如分析漫画的突出细节,漫画大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突出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结。 若是多幅漫画,则需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并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仔细比对多幅漫画的异与同。 比如 **年全国卷中, **与 55 分数的静态比较, **到 9 55 到61 分数变化的动态比较, 唇印与掌印的比较,孩子表情的比较,均是深入挖掘漫画深意的抓手。 本则材料中两位母亲教育孩子时除了言语不同,态度也迥异:一个怒斥、一个和悦。 两个孩子则一个战战兢兢、紧皱眉头,一个愉悦地回应 “ 好呀 ”。 由此不难分析出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以及教育效果的差异。 在此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学生对多幅漫画中的不同点往往比较关注,但漫画中的相同点却容易被忽略,比如本则材料中的“ 清洁工 ” 是两位母亲教育孩子时共同评说的对象,在作文时一定不能忽略。 (二)挖掘漫画的寓意 丰子恺曾说: “ 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读不出漫画背后的深意,则很难写出针砭时弊的文章。 在对漫画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后,就可以思考漫画的深层寓意了。 比如 **年全国卷中 “ 掌印 ” 寓意着惩罚, “ 唇印 ” 寓意着奖赏,“ 分数 ” 寓意着进退、先后。 由此则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漫画的现实指向性:一是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被家长惩罚。 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得到了家长的奖赏。 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 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是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是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反映了社会评价机制的问题。 而本则材料中的。高考作文例文及写作指导五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