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指出 :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 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 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2%。 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 资源产出率提高 15%。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高端引领,强化政策支持,立足我省优势领域,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为支撑,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海洋开发等五大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到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以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为主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及装备制造,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14 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 以节能机电设备、建筑节能为主的节能设备,以化工、造纸、发酵工业为主的清洁生产装备,以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废气处理为主的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 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发展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鼓励垃圾、秸秆发电。 到 2020 年,新能源装机总容量 1400万千瓦,占省内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 14%。 该项目 利用秸秆为主原料,通过生物气化生产生物燃气,用提纯沼气替代石油燃料, 从农业固体废物利用、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以及节能减排和水土保持等多个角度来讲, 完全符合国 家 及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要求。 二、 符合我国国家产业政策 该项目 为 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符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 年本)(修订)》 第一类(鼓励类)中第 一 条“ 农林业 ”第 20 款 “ 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秸秆沼气及热解、气化) ” 、第 21 款 “ 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沼气灌装提纯等) ” 、 第 30款“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及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第 28 款“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 ”。 因此 该项目 产品的生产,符合国家 有关产业政策。 三 、 符合 我国能源 产业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 2020〕 2 号)指出: 坚持集中与分散开发利用并举,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有序开发生物质能,以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液体燃料。 鼓励利用城市垃圾、大型养殖场废弃物建设沼气或发电项目。 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发展生物质发电、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 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结合农村资源条件和用能习惯,因地制宜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15 推进小水电、农林废弃物、养殖场废弃物、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广普及经济实用技术,促进农村炊事、取暖和洗浴用能高效化、清洁化。 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优化发展户用沼气,加快发展集中沼气,到 2020年,农村沼气用户达到 5000 万户,建设 3000 个规模化养殖场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农村沼气年利用量达到 190亿立方米。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明确提出“ 可再生能源供热和燃料利用显著替代化石能源。 不断扩大太阳能热利用规模,推进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和热泵技术应用,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质热电联产,加快沼气等各类生物质燃气发展。 到 2020 年, 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民用燃料总计年替代化石能源约 1亿吨标准煤,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入户率达到 50%以上 ”。 重点发展 生物质替代燃料。 发挥生物质能产品形式多样的特点,大力推进生物质替代燃料工程。 建设村村沼气工程和大型生物质气化供气工程,满足居民靖洁燃气需求,鼓励剩余燃气发电。 合理开发盐碱地、荒草地、荒山荒地等边际性土地,开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示范点建设,替代车用燃料。 建立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储运和使用体系,在城市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集中供热,在农村作为清洁炊事和采暖燃料推广应用。 生物质燃气。 充分利用农村秸秆、生活垃圾、林业剩余物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在适宜地区继续发展户用沼气,积极推动小型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生物质气化供气工程建设。 鼓励沼气等生物质气体净化提纯压缩,实现生物质燃气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 促进生物质气化技术进步,提高设备效率和燃气品质,掌握兆瓦级内燃机组的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完善生物质供气管网和服务体系建设。 到 2020年,生物质集中供气用户达到 300 万户。 《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 明确规定: 根据各地生物质资源条件和用能特点,加快推广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发展条件 或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16 产业化有一定基础的生物质燃气、发电、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等多元化利用技术,推进生物质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生物质能梯级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推进生物质燃气集中供气。 “十二五”时期,在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势易于铺设燃气管网、农民经济条件较好、居住较为集中的乡镇或较大的村庄,推广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 在居住区域附近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地区,优先发展沼气集中供气,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结合工业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利用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污泥中的有机物生产沼气的集中供气工程。 “十二五”期末,生 物质燃气集中供气达到 30 亿立方米 /年,折合 250万吨标准煤。 该项目利用秸秆为主原料,通过生物气化生产生物燃气,用提纯沼气替代石油燃料,对我国 可再生能源 产业发展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因此,该项目 符合 我国 能源 发展规划。 四 、 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 2020〕 5 号)指出:在农业领域加快 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到 2020 年,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80%。 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因地制宜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方式,重点推进秸秆过腹还田、腐熟还田和机械化还田,鼓励利用富含营养成分的花生、豆类等秸秆加工制作饲料,推广应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发展新型秸秆代木、功能型秸秆木塑复合型材,推广秸 秆制沼集中供气、固化成型燃料等。 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17 五、 项目建设符合 节能减排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 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每年产生的 亿吨各类作物秸秆中约有一半左右的秸秆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由于大量秸秆的露天焚烧,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并引发火灾和影响高速公路与民航的运行安全。 秸秆的处理与利用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用途径。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沼气生产主要利用的是畜禽粪便,而畜禽粪便无法、也不足以保证原料的供给和到 2020 年户用沼气要到达 8000 万户目标的实现,大型沼气生产需要大宗原料,需要有可靠的原料保证。 养殖场呈“点”分布,而用户呈“面”分布,在没有养殖场的地方,就没有了原料来源,也就无法生产沼气;其次,可收集的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不足以支持和保障大规模沼气的生产。 而秸秆分布在我国广大的种植区域,呈“面”分布,来源十分广泛,数量巨大,不存在原料来源问题,可就地获得、就地建厂和就地生产生物燃气,可有效解决大型沼气生产的原料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其他原料和能源转化技术相比,秸秆生物气化技术具有诸多优点。 秸秆 “生物气化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厌氧发酵技术”。 与常用的生产原料 — 畜禽粪便相比,秸秆具有:①分布广泛,原料充足,可彻底解决沼气生产原料问题;②含水率低,产生的沼渣呈固态,可直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沼液可用于下个批次发酵原料的水分调节,完全没有沼液的排放,是一个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清洁生产过程。 而畜禽粪便含水率高,产生的沼渣、沼液难以处理和利用,常未经处理就排放掉,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③可长期贮存,运输方便,价格也比较便宜。 而畜禽粪便不便于、也不能长期存放,运输也不方便。 因 此,利用秸秆为主原料,通过生物气化生产生物燃气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是实现秸秆高效、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18 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我国 生物质能 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加就业机会,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六、项目建设是适应乐陵市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近年来,全省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居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总体看,我省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质量不高、速度不快的问题 ,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承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 根据《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 》( 20202020)规划,到 2020年,乐陵市要发展成为 经济实力雄厚的中等城市。 近年来,乐陵市把两区同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坚持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打造了一批全市示范社区。 目前,乐陵市社区并居点规划已经完成,将原来 1089 个行政自然村合并为 76 个社区,已经有 2个社区建设完成, 26 个社区正在建设 ,万人以上社区 16 个, 其余社区均为 5000 人以上。 面对如此大的人口聚集规模,之前的户型沼气已经不能满足社区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同时对社区的人畜粪便和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以秸秆 为主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生物燃气,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既解决了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又实现为社区和机动车提供燃料,既满足城镇化后社区燃料的供给,又改善了社区环境。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乐陵市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为探索两区同建工作的新型能源供给方式提供思路,有利于推动乐陵市城镇化建设,解决社区能源供给问题,最终 把乐陵市建成国内第一个适应城镇化发展的生物质燃气全覆盖的新能源示范市,国内首个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示范市。 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19 第 三 章 市场 预测与 需求 分析 第一节 车用生物燃气市场 发展 分析 一、天然气汽车发展发展现状 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 为此,世界各国广泛开展汽车替代燃料的研发工作,出现了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其中天然气汽车以其低排放、抑制温室效应和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这三大特性,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 21 世纪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 方向。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热值,性质稳定、燃烧比较完全,与汽柴油相比具有较好的排放性能。 因此,天然气汽车以其优良的燃烧和排放性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接受。 减少环境污染汽车的废气排放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大 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拥有量增长很快,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 与使用汽油相比,废气污染明显降低,一氧化碳减少 97%,碳氢化合物减少 72%,氮氧化物减少 39%,二氧化碳减少 24%。 资源丰富可靠 全世界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预期开采时间比原油长,价格也比较低。 我 国气层资源蕴藏量为 38 万亿 m3,已探明的地质储量为 万亿 m3,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保持了快速增长。 天然气可通过管道或制成 LNG 来运输和销售,故天然气作为汽油的代用燃料资源是丰富和可靠的。 天然气的辛烷值较高 天然气一般甲烷含量 90%以上,油田伴生气中一般甲烷含量低于 90%,辛烷含量较高,使天然气拥有很高的利用效率。 天然气价格相对燃油价格具有较大的优势 根据天然气与原油的可比价格计算,天然气价格仅是原油价格的秸秆生物质燃气与生态循环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省工程咨询院 20 6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