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院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垫层施工 ↓ 基础施工 ↓ 基坑回填 ↓ ┌→主轴线复核 ←┐ │ ↓ │ │ 框架 柱扎钢筋←水、电等留孔、埋管 │ 外 │ ↓ │ 脚 │ 框架柱模板安装 │ 手 │ ↓ │ 架 │ 楼面模板、顶架 │ 搭 │ ↓ │ 设 框架柱浇混凝土←养护 │ │ ↓ │ │ 楼面扎钢筋←水电等留孔、埋管 │ │ ↓ │ └→楼面浇混凝土←养护 ←┘ ↓ ────────────────────┐ ↓ ↓ 水电、设备等穿线装管等→砌砖围蔽←门窗框安装 屋面工程 ↓ ┌────────┐ ↓ ↓ 外墙面 室内墙面 ↓ ↓ 拆外脚手架 门窗扇安装 ↓ ↓ 收尾工程 ←──── ┴── 水电、设备总调试 ↓ 竣工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0 工程质量检验 : 根据 GB50300202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标准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批按 GB503002020 中 条和有关标准进行要求划分。 基础、结构施工阶段,分项工程检验批以各楼层的施工流水段为单位划分。 内装饰以楼层为单位划分。 按照 GB502042020《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结构砼要留置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 护试块的及拆模试块。 本工程的结构试件、原材料检验按规范要求有见证取样送检。 对涉及砼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还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包括砼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 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采用局部破损的方法。 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按照 GB502042020 规范附录 E 的规定由现场和检测单位决定。 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按照规范规定留置; 各层楼地面水泥砂浆留置至少 1 组标准养护试块,其强度不低于 C15。 结构砼强度的 同条件养护试件 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强度与在标 准养护条件下 28d 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按照规范要求,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 600℃ 178。 d 时所对应的龄期, 0℃ .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 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对应的结构构件、结构部位和取样数量应按照“ GB502042020”第 条规定进行留置。 另外:卫生间、阳台、屋面等有防水要求处需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供水管做通水通球试验,防雷接地电阻需由专业单位测试;系统电源及接地检测;环保部门进行室内环境监测;消防管道压力试验等。 还要接受合肥市质监站和公司技术质量处的随机巡查和实体检测。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1 过程控 制点设置 : 项 目 过 程 控 制 名 称 备 注 特殊过程 柱钢筋竖向电渣压力焊连接 屋面防水施工 关键过程 商品混凝土浇筑 轴线、标高、垂直度控制 灯具安装 制作安装质量 门窗安装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设置根据省建一公司“三合一”管理体系文件、监理公司 要求 和现场具体情况另行设置。 专题施工方案 :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真正做到“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结合本《施工组织设计》,针对重要的分部项工程还应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 下表为各专题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施工 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改进、补充完善。 序 号 专题方案名称 编制部门 完成时间 备 注 1 起重机械设备方案 设备安装单位 2020年 11月 公 司 技术质量处、生产、安全处配合 2 临时用水用电方案 项目部 2020年 11月 3 模板设计施工方案 项目部 2020年 11月 4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项目部 2020年 12月 5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项目部 2020年 12月 6 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项目部 2020年 8 月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2 第五章、主 要 分 部 分 项 工 程 及 关键 部 位 施 工 方 法 第一节 工 程 测 量 : 本工程项目部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施工员在测量方案的指导下,全面负责轴线定位、高程传递和沉降观测等施工测量工作。 测量仪器配备情况如下: 仪器名称 数量 型号及规格 精度 经纬仪 1 台 J6E 177。 2” 激光沿垂仪 1 台 CJ6C6 177。 ” 水准仪 2 台 S3E 177。 2mm/KM 往返 钢卷尺 2 把 50m 塔尺 2 把 5m 1mm 线垂 4 个 以上测量仪器均经过检 测,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 ( 1)基坑开挖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对原有定位轴线进行复测、闭合,并书面交接手续。 以经过复测的定位轴线的基准线,利用直角交汇法,用经纬仪测量本工程各轴线控位桩,并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永久性控制点。 测量闭合误差不超过 177。 2。 控制轴线和控制点实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 为了※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3 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现场远处和近处分别实测两点,近点便于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 2)基坑开挖后由各控制轴线在控制点向基坑投测 轴线,以控制基坑内各轴线的相对位置,标高传递采用水准仪和塔尺分段向基坑内传递,并做好控制点。 ( 1)轴线测量: 由于施工现场范围受限制,造成建筑物轴线外控点测困难时,应考虑以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的测量方法。 ( 2)标高传递 楼层标高总高控制由设在建筑物首层电梯间上的 + 米标志处,用校准的 50m 钢尺向上逐层传递,并在同一垂线每层标注,作为每层标高测量的依据,各楼层间标高用 S3E 光学水准仪传递,并闭合复核。 为减少误差积累,各楼层的标高均以该点在 + 米处的红“ ▽ ”为基点,以次用整尺向上 传递,不得用相邻下层向上层传递。 工程竣工后,对建筑物的最终位置、各楼房标高、建筑物高度、沉降观测等进行竣工测量、并整理出测量成果交建设单位保存对沉降观测建设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要求进行定时观测,并将资料纳入竣工测量内。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4 第二节 土 方 分 项 分 部 施 工 方 法 : ( 1)在基坑地面设置向外排水的散水坡和排水沟,排水沟宽 200,深 300,设置 2%排水坡,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 2)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沿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形成排水网络用潜水泵及时排除坑内积 水。 : (1)土方回填施工前,应会同建设单位、质监站、监理单位对基础部分进行隐蔽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办理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施工。 (2)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坑内杂物和积水。 (3)选择符合要求的粘性土,且回填土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及其它杂物,采用的石灰应符合规范要求。 (4)回填土方所使用的机具设备已准备好,本工程土方运输拟采用 3 台机 挖掘机 ,夯实机械采用 3 台蛙式打夯机, 2 台电夯机。 (1)人工回填土方时,采用手推车运土,人工用铁锹、耙等进行填土,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垫,分 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大于 30cm,可用样桩控制分层厚度,回填时最佳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率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等方法降低,当土的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率时,可采用洒水湿润的方法增大含水率。 (2)对于分段分层填土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状,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 2 倍,上下层错缝不少于 1m。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5 (3)人工大面积夯实填土时,夯实前应初步平整,夯实时要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坑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处开始,然后再夯中间,对于基础边缘及墙角等打夯 机夯实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用木夯夯实。 (4) 当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0mm300mm,打夯机应依次打夯,均匀不留间隙,夯打遍数不少于 3 遍。 (1)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确定压实后的土的干密度应有 95%以上的夯实系数。 (3)每层填土压实之后,要对夯实质量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一般采用环刀法,用容量不小于 200cm2 的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通过试 验所确定该土料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数值为合格,每2020cm2 取一组,每层不少于一组,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回填上层土料。 第三节 钢 筋 分 项 分 部 施 工 方 法 : (1)钢筋工程是钢筋砼结构的骨架,其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因此,对于原材料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本工程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6 有钢材均采用马钢,马鞍山钢铁公司是大厂的产品,严禁使用小厂钢材。 (2)进厂钢筋必须批量成捆(盘)进场,产品质量合格证应随同进场,按照炉批号 和直径分批验收,并详细核对发货单、批号、发货量与标牌是否相符后,再按标准规定进行抽样。 : (1)所有钢筋的半成品加工均在现场钢筋车间统一进行,制作时先按料单放样,合格后才能进行成批生产,钢筋弯钩长度、弯曲半径等均应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2)所加工的半成品,应按规定、数量分类堆放,车间设专人对加工完毕的半成品挂牌登记,统一发放。 (3)弯曲、污染锈烛未经处理的原材料不得使用,弯曲钢筋预先调直、锈烛钢筋要进行除锈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 (5)焊工要持证上岗,焊接接头经试验合格,且试验单位出具合格报告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本工程结构类型 为框架 结构,上部为短肢剪力墙结构,钢筋直径较大,种类较多,钢筋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受力性能,而粗钢筋的连接又是钢筋工程的关键工序。 对钢筋连接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1)对于柱竖向直径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