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1 砌体的垂直度采用线锤和靠尺检查。 1 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对留直槎的部位,应沿槎口高度方向每 500mm设置 2根 Ф 6长 1000mm水平拉结筋。 5. 构造 拄的施工 (1)构造柱施工应按下列顺序进行: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浇灌混凝土柱。 (2)构造柱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必须正确,绑扎前必须进行除锈和调直处理。 预留的外伸钢筋不应在施工中任意弯折。 砌砖墙时,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马牙槎进退尺寸不小于 60mm,保证大柱脚。 砖墙砌法按砖砌体的砌筑方法进行。 (3)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层必须垂直,对准轴线,其尺寸允许偏差见表 114。 在逐层安装模板前,必须根据柱轴线随时校正竖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表 114 构造柱尺寸允许偏差( mm) 项次 项目 允 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中心线位置 1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2 柱层间错位 8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3 柱垂直度 每层 10 用 2m 托线板检查 全高 ≤ 10m 15 用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仪器检查 > 10m 20 (4)构造柱的模板可用木模或钢模,在每层砖墙砌好后178。 ,立即支模。 模板两侧严密贴紧,支撑牢靠,防止板缝漏浆。 军甫小区施工组织设计 9 (5)在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必 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他杂物清除干净。 为清理方便,可在砌墙时在各层柱底部 (圈梁上面 )以及该层二次浇灌段的下端位置,留出 2 皮砖的洞眼,清理完毕后将此洞封闭。 (6)构造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为 20mm,且不小于 15mm。 (7)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实。 振捣棒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度的 1. 25 倍。 振捣时,振捣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砖墙,并严禁通过砖墙传振。 (8)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可以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 2m。 在施 工条件较好并能确 保浇筑密实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筑完毕。 但预制大梁、圈梁和柱的接头处必须在同一层内一次浇筑。 (9)构造柱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刃一 70mm,以保证浇捣密实,亦可根据施工条件、季节不同,在保证浇捣密实的条件下加以调整。 (10)在砌完一层墙后和浇筑该层柱混凝土前,应及时对已砌好的独立墙片加稳定支撑,必须在该层柱棍凝土浇完之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11)构造柱纵筋锚固与搭接示意图: 军甫小区施工组织设计 10 6. 脚手架工程施工 一、 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 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施 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020版): JGJ130202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DGJ32/J372020 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图书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020年 6月出版 施工现场完全生产保证体系 2020年 11 月出版 二、 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处新口泰路东侧、永兴路北侧,总建筑面积 ,全现浇砖混六层。 该工程由无锡市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业主委托苏州景原工程设计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工程工期 124天,质量 标准:合格。 三、 施工部署 军甫小区施工组织设计 11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建筑物四周搭设落地式、全高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 此架为一架三用,既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同时兼作安全防护。 荷载按装修荷载考虑,要求三层同时作业。 脚手架搭设采用双排单立杆。 立杆距结构外沿 ,排距(横距)为 、柱距为 ,大横杆步距为。 四、 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地基处理: 基槽回填土分层夯实,密实度采用环刀取样进行试验,表面用 C10砼进行硬化,厚度为 100mm。 四周外脚手架 以硬化的回填土作为基础,所有的基础必须平整。 基础上、底座下设置垫板,其厚度不小于 50mm,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 并在四周距脚手架外立杆 50cm处设一浅排水沟。 立杆: 全楼脚手架采用双排单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檐口上皮 ,立杆下端设置底座。 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 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60cm。 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 3 跨、不小于 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 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 50c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 50cm。 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15cm。 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间距设置增设 1~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 75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 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外边缘 15cm,且长度不大于 44cm。 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布置。 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 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剪刀撑; 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每 6 步 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 45186。 与 60186。 之间。 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 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 2~4 个扣结点。 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 15cm。 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 30cm。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长度≥ 100cm,并用不少于 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 10cm。 横向斜撑搭设在主楼脚手架部位,在同节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在外排立柱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除拐角处设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 6跨设置一道。 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松木,厚 5cm、宽 35~ 45cm、长度不少于。 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军甫小区施工组织设计 12 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 首层满铺一层竹笆片,以上每隔一步架也要满铺一层竹笆片,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板设置在 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 8cm处用直径 2~ 3圈固定。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 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连墙件 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垂直间距为 、水平 间距为。 连墙杆用Φ 48179。 ,它与脚手架、建筑物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在结构每一外框架柱处设一组双杆箍柱式拉杆与框架柱拉结。 在顶板上两框架柱间中点管与脚手架可靠拉结。 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于框架柱上双向设置上述箍柱式拉杆。 在建筑物的首层设置两道连墙件。 连墙件横竖向顺序排列、均匀布置、与架体和结构立面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30cm)。 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 10cm。 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就开始布置连墙杆,靠近框架柱的小横杆可直接作连墙杆用。 防护设施 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 目安全网。 密目网采用 179。 的规格,用网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 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 ,并在作业层下步架外设一道水平兜网。 在架内高度,往上每隔 5步距设隔层平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 ,底部侧面设 18cm 高的挡脚板。 (二)卸料平台 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卸料平台设计为立柱式钢管平台,每段各制作 2个,规格为 179。 179。 (长179。 宽179。 高)。 平台上要设有限定荷载标牌,本工程卸料平台限重为。 防护栏采用Φ 48179。 ,分别在高 75cm、 150cm处设立两道,四周钢管外侧面及防护栏均刷红白相间的油漆标识,并满布密目安全网。 平台底面设 5cm 厚的脚手板,满铺、铺牢、两端用 8号镀锌铁丝捆紧,并在四周设 18cm高的踢脚板。 卸料平台自第 1层至 6层每层设二个。 脚手架出入口的构造 该出入口设在 E 轴~ F 轴之间,挑空两根立杆、跨越二步二跨。 搭设大小为 179。 179。 (长179。 宽179。 高)的防护棚,上铺双层竹笆片。 在出入口两侧的内、外排单立杆处分别增设一根辅立杆,并高于门洞口 1~ 2步,立柱用短管斜撑相互联系。 上方 悬空立柱处增加两根斜杆,斜杆与各主节点相交处用扣件固定。 洞口上方增设两道横向支撑,应伸出斜腹杆的端部,以保证立柱悬空处的 整体性。 门洞两侧分别增加两根斜腹杆,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在 15cm内。 当斜腹杆在 1跨内跨越 2个步距时,应在相交的大横杆处增设一根小横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必须接长时用对接扣件连接。 五、 安全防护措施 吊兰口防护措施 设置不低于 ,用Φ 12的螺纹钢筋、按水平间距 30cm、竖向间距 40cm焊 制而成,并在防护门上要刷漆、上锁、挂牌。 结构临边防护措施 在结构四周边线内 50cm 处设置全封闭式护身栏,使用材料均采用Φ 48179。 钢管。 其高度不低于 、立杆间距不大于 、竖向每隔 设一首通长大横杆、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军甫小区施工组织设计 13 三脚架。 沿钢管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挂醒目标志牌;护身栏杆四周满挂密目安全网、白天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临边四周 1m范围内不准堆料、停放机具。 楼梯间防护措施 楼梯的侧边利用脚手架做安全防护,架子立管从梯井内搭设,侧边沿楼梯坡度方向做一道,侧边 底部设 18cm 高的挡脚板。 防雷避电措施 采用避雷针与大横杆连通、接地线与整幢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连成一体的措施。 避雷针共设置 4根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 12镀锌钢筋制作,高度不小于 1m,设置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接地线采用 40179。 4 的镀锌扁钢,将立杆与整幢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连成一体。 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牢靠,与立杆连接时应用 2 道螺栓卡箍连接,螺丝加弹簧垫圈以防松动并保证接触面不小于 10mm2,并将表面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出中性凡士林。 接地线与建 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的设置按脚手架的长度不超过 50m 设置 1 个,位置不得选在人们经常走到的地方以避免跨步电压的危害,防止接地线遭机械伤害。 两者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应大于 2 倍的扁钢宽度。 焊完后再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同时应注意检查与其他金属物或埋地电缆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 3m)以免发生击穿事故。 六、 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 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底座下垫枕木,并垂直于墙面设置。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双排架 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 双排架内、外排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 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除或在上下两步同时拆架。 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 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先拆中间扣件 ,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步,如高。砖混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回龙小流域主导因子确定 表 1 砚山县回龙小流域立地类型划分中主导因子和分级标准 主导因子 分级标准 海拔 高山 2020m 以上;中山 1600~ 2020m; 低中山 1000~ 1600m;低山 1000m 以下 坡度 平坡 5176。 ; 缓坡 6176。 ~ 15176。 斜坡 16176。 ~ 25176。 ;陡坡 26176。 ~ 35176。 ; 急坡 36176。 ~
括以下几方面 : 硅片加工成型过程中的污染 , 环境污染 , 水造成的污染 , 试剂带来的污染 , 工业气体造成的污染 , 工艺本身造成的污染 , 人体造成的污染等。 尽管硅片沾污杂质的来源不同 , 但它们通常可划分为几类 , 如表 1 所示。 表 1 硅片表面沾污杂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 沾污类别 沾污杂质的形态 微粒型污染质、膜层污染质 吸附力的性质 物理吸附型杂质、化学吸附型杂质
从正极脱出后,经过电解液后,嵌入到负极,并形成了锂碳层间化合物,放电过程正好与此相反。 则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分别为: 正极反应: LiCoO2 Li1xCoO2+xLi++xe 1(1) 负极反应: 6C+xLi++xe Li xC6 1(2) 总反应: LiCoO2+6C Li1xCoO2+LixC6 1(3) 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材料技术的突破奠定了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基础
Di1=α c 12 ic/h2 = 12 1010/30002 =14814 底层 K=α c=(+K)/(2+K)= Di1=α c 12 ic/h2 = 12 1010/43502 =17334 B1 B8 2~ 6 层 K= 2/ 2= α c=K/(2+K)= 西安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9 Di1=α c 12 ic/h2 = 12 1010/30002 =14814 底层
— 2176。 ,条带状分布,矿层可采厚度 — 之间,平均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第 12 页 厚度 ,矿体顶板即为地表高原灰色腐殖土层,矿体底板第三系褐红色轻微固结的亚粘土层。 该砂砾石矿在 中广泛存在,矿区仅为其中一小部分。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砂砾石矿出露于地表河床中,适于露天河床开采,作建筑砂粒之用。 矿区 储量级 别为 334 级, 核定保有储量达 681200 万 m3
. 5 万立方米,基本满足本工业园区建设施工需求。 采矿区规划和布局 项目矿区面积巧 7 亩,采矿区范围:小舍克境内。 砂石质量标准符合《 建筑用砂》 GBT 工 4681 一 2020 及《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 / T14685 一 2020 有关要求。 禁采期 大风天气不得进行作业 采矿作业时间 为将噪声及水土流失等影响降至最低,采石作业时间选择在每日7 : 00 20 : 00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