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项目规划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连理工大学与山东齐旺达集团 生产芳烃:联产氢气、车用液化气(无丙烷、烯烃)、C9重芳烃,液收率不低于 55%; 生产 RON96 高辛烷汽油,简单调和为 97(欧 4和欧 5):联产丁烷液化气,液收率 4060% 催化剂 DLP3 同一套装置和催化剂可选择产汽油或芳烃。 山东鲁淸集团10万吨,山东炉深集团 20 万吨 结论:现在多个企业运行,技术工艺可靠,无风险。 液化石油气芳构化技术 SUPERFLEX 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SUPERFLEX)利用液化气中的低炭烃 生产丙烯、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 结论: 现有多个企业运行,技术工艺可靠,无风险。 Cycar工艺 UOP公司与 BP公司联合 一步法将丙烷、丁烷选择性转化为 BTX,联产大量氢气。 但投资大适宜大型装置。 结论: 现有多个企业运行,技术工艺可靠,无风险。 GTA1工艺 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2020年开发,以催化裂化的液化气,分离出的 C4组分,主要是丁烯和丁烷,但丙烷要少于 3%,生产 BTX,收率为 50%。 但开发的 GAT是芳构化汽油、凝析油、抽油等。 结论: 现有多个企业运行,技术工艺可靠,无风险。 液化石油气芳构化技术结论: 国内外均有成熟技术,可优先选国内技术,无风险。 甲 苯 歧 化 技 术 STDP PxMax 埃克森美孚公司 该技术 是 选择性甲苯歧化 , 可使大量存在的甲苯转化成对二甲苯和苯。 在 STDP过程中,甲苯仅转化成苯和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也转化成对二甲苯。 对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大于 90%( 以前为 80%)。 该工艺已转给韩国 LG加德士石油公司丽水芳烃装置,同时转让给日本石油炼制公司水岛炼油厂。 该工艺与其他工艺相比,可节约 15%~20%的投资和操作费用。 结论:该技术先进,国内外大量采用,无技术风险。 二甲 苯异 构化 Isomar UOP公司 国内已采用十几套,主要将乙苯转化成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与邻二甲苯转化成对二甲苯。 结论:技术成熟,无风险。 加氢 技术 结论: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技术国内均有大量采用、成熟可靠,无风险。 连 续 催 化 重 整 CCR 美国 UOP 国内应用广泛,技术成熟,且采用国产催化剂替代。 结论 :无技术风险。 Octanizing 法国 IFP 国内应用广泛,技术成熟,且采用国产催化剂替代。 结论: 无技术风险。 结论:两种技术成熟,无风险。 市场风险分析 (具体数据没有进行统计) 中国地方炼油企业大多集中在石油产地的周边或者接近港口的地区,比较集中在山东、辽宁、陕西、广东、河北、河南等省。 特别山东地炼占全国地炼一半以上,原油指标仅 150 万吨 /年,大量加工原料为石脑油、重油或燃料油,近几年液化气深加工也大量增加,主要原料来自靠进口国外燃油和石脑油,因而新上石化项目将面临原料短缺,应以进口国外燃料油为主,主要是亚洲邻国和中东国家。 产品市场风险分析 表四: 主要产品数据及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数据统计 产品 2020年实际产能与消费量 万吨 /年 国内 缺口 自给率 % 分析 产能 消费 一期 第一阶段 乙烯 3190( (当量) 142进口 %(当量) 2020 年,国内乙烯当量需求缺口以聚乙烯(含 EVA树脂)和乙二醇为主,两者净进口量约占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的 %。 其中进口聚乙烯占据国内聚乙烯专用料市场主导地位,主要为满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端用户需求。 乙二醇主要用于华东沿海地区的聚酯行业。 虽然国内乙烯下游衍生物中以聚乙烯和乙二醇产品供需缺口最为巨大,但这两种产品也将直接面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尤其是中东地区低成本产品的竞争。 因此,未来国内乙烯下游大宗产品发展的重点是聚乙烯专用料,并延伸环氧乙烷、苯乙烯下游产业链,避免与中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此外,市场总规 模相对较小、但产品附加值和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的高性能材料(如乙丙橡胶、聚烯烃弹性体)和精细化原料(如α 烯烃等)将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丙烯 1738(表观 ) 2428(当量) 88(表观) 63(当量) PX 产 775 1385(表观 ) 629进口 19 出口 56(表观) 2020在建产能 285. 苯 产 760 799(表观 ) 进口 出口 95%(表观) 甲苯 市场平稳 乙苯 市场平稳 乙二醇 1076(表观 ) 795进口 PTA 产2067 2603(表观 ) 536进口 一期 第二阶段 EAV 苯乙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