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教案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三要素法的公式和意义,三要素法在 RC 电路中应用,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定义和计算,熟悉三要素法在 RL 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三要素法,电压电流波形的绘制 难点: 三要素法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三要素法 20 分钟 一阶 RC 电路响应 25 分钟 RL 电路分析 15 分钟 例题分析 20 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教材章节及名称 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等基本概念、相量表示法,掌握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熟悉感抗、容抗的定义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表示法,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 难点: 相量表示法,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正弦量的三要素 20 分钟 相量表示法及运算方法 20 分钟 三种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相量表示 20 分钟 例题分析 10 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教材章节及名称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阻抗、电抗、容抗、感抗的概念,掌握阻抗串并联的计算,交流电路的分析技术,功率三角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谐振的产生 及特点 难点: 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相量图的绘制及应用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20 分钟 阻抗串并联的计算 20 分钟 RLC 电路分析计算 20 分钟 交流电路的功率 20 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教材章节及名称 交流电路频率特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 RLC 串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条件、谐振特点。 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功率因数的提高 难点: 功率因数的提高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RLC。电工电子技术教案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考虑的因素 经济因素 宜春市拥有 G320, S228等高速公路以及 G60沪昆高铁,有利于运输销售; 在 宜春 开发区内,有良好的原料供应商和销售市场,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利于企业发展 ;开发区附近专业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其他劳动力的来源及其数量、质量要求都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当地条件能够解决所有劳动力的生活供应和居住问题,当地人事劳动工资政策能够吸引数量和质量都符合要求的劳动力;宜春拥有
6 个状态 (s1— s6)组成,每个状态又持续 2个接荡周期,分为 P1和 P2 两个节拍。 这样,一个机器周期由 12 个振荡周期组成。 若采用 12MHz 的晶体振荡器,则每个机器周期为 1us,每个状态周期为1/ 6us;在一数情况下,算术和逻辑操作发生在 N 期间,而内部寄存器到寄存器的传输发生在 P2期间。 对于单周期指令, 当指令操作码读人指令寄存器时,使从 S1P2开始执行指令。
10 图 22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 图 23 转子电路串联不同电阻时的 转子 电路串联电阻 人为机械特性 交流测速发电机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异步测速发电机,一类为同步测速 发电机 因前者使用较广泛。 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的一般用途及特点 : 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的结构与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完全相同.其转 子可以做成非磁杯形,也可以做成鼠笼形,鼠笼形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输出斜率大,但特性差,误差大
附近 ,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导 通。 放大器可单管工作,也可以推挽工作。 由于放大器工作在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瞬态失真和交替失真较小。 电路简单,调试方便。 但效率较低,晶体管功耗大,功率的理论最大值仅有 25%,且有较大的非线性失真。 由于效率比较低 现在设计基本上不在再使用。 B 类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放大器的静态点在 (VCC, 0)处,当没有信号输入时
多管发射电路,其电路特点是工作较为稳定,传输距离较远,编码 高频发射 高频接收 载波 检波 放大整形 报警 解码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4 缺点是多级调试难度非常大(除非有一定的高频电路经验,否则难以调出来)。 方案三:利用 BA140 MC2833 等 FM发射专用芯片,只需少量外围元件即可方便的调出稳定的无线信号,由于设计要求不能使用专用的接收发射模块,
性、易篡改性,网络服务器保存信息的期限性,侦查人员收集、提供的电子证据往往含有违法特征和残缺因素的证 据,在电子证据取证时,有的人员由于疏忽大意,未出示相关证件,未严格按照搜查范围进行搜查,对采集到的电子数据没有及时标注来源,人员,时间,电子证据就不具备合法性。 有时非法程序收集的电子证据,固然能反映客观事实,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它是以牺牲程序的正当性、侵犯他人、其他团体的合法权益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