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教案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三要素法的公式和意义,三要素法在 RC 电路中应用,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定义和计算,熟悉三要素法在 RL 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三要素法,电压电流波形的绘制 难点: 三要素法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三要素法 20 分钟 一阶 RC 电路响应 25 分钟 RL 电路分析 15 分钟 例题分析 20 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教材章节及名称 正弦交流电路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等基本概念、相量表示法,掌握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熟悉感抗、容抗的定义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表示法,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 难点: 相量表示法,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正弦量的三要素 20 分钟 相量表示法及运算方法 20 分钟 三种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相量表示 20 分钟 例题分析 10 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教材章节及名称 正弦交流电路分析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阻抗、电抗、容抗、感抗的概念,掌握阻抗串并联的计算,交流电路的分析技术,功率三角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谐振的产生 及特点 难点: 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相量图的绘制及应用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20 分钟 阻抗串并联的计算 20 分钟 RLC 电路分析计算 20 分钟 交流电路的功率 20 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教材章节及名称 交流电路频率特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 RLC 串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条件、谐振特点。 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功率因数的提高 难点: 功率因数的提高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 CAI 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讲述 回顾 10 分钟 RL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