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擦窗器的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计算的许用接 触应力  1lim1 ][ HH  =639MPa  2lim2 ][ HH  =522MPa Ad 值 由表 得, Ad =85 初步计算小轮直径 3 211 1][ uuHdd TAd  = 取 d1 =15mm 初步尺宽 ddb 1=15mm 2.校核计算 圆周速度 100060 11 ndv  =精度等级 由表 得,选 8 级精度 齿数和模数 初取齿数 z1 =15; zz i 12 =30 zdm 11/ =1 使用系数 由表 , KA = 动载系数 由图 , KV =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 ,dTFt 112 = bFK tA =100N/mm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2   c o s)]11([21 zz = 34  Z= 则 ZKH 21 =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表 ,bCbBA dK H 32110)(  = 载荷系数 KKKKHHVAK = 弹性系数 由表 , MPaZE  节点区域系数 由图 , ZH = 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由表 , SHmin = 总工作时间 th =10*300*8*=4800h 应力循环次数 由表 ,估计 87 1010  NL ,则指数 m=  ni mihiiVL TTtnNN 1 m a x11 )(60 = 710 原估计应力循环次数正确。 iNN LL /12  = 2/ 7 接触寿命系数 由图 , 1NN , NN 许用接触应力 S ZH NHH m in 11lim1][   = S ZH NHH m in 22lim2 ][   =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3 验算 uubKdTZZZHEH12211   = 实际分度圆直径 zd m11 =15mm zd m 22 =30mm 中心距 2 )( 21 zzma  = 齿宽 dbd 11 =15mm, 102b mm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重合度系数  Y =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 , YKF  1 =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hb =,由图 , KF= 载荷系数 KKKKFFVAK = 齿形系数 由图 , YF1 =, YF2 = 应力修正系数 由图 , YS1 =, YS2 = 弯曲疲劳极限 由图 , 1limF =600MPa,  2limF =450MPa 弯曲最小安全系数 由表 , Smin = 应力循环系数 由表 ,估 计 106 10103  NL ,则指数m=  ni mihiiVL TTtnNN 1 m a x11 )(60 =  iNN LL /12  = 7 弯曲寿命系数 由图 , YN1 =, YN2 =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4 尺寸系数 由图 , YX = 许用弯曲应力 S YYF XNFF m in11lim1][   =456MPa S YYF XNFF m in 22lim2 ][   =349MPa 验算 YYYd T SFF mb K  111 11 2 =456MPa YY YY SF SFFF 11 2212    =349MPa 图 23 齿轮传动三维图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5 离合器的设计 离合器分三部分,有五个齿轮组成,其命名为 liheqichilun1, liheqichilun2, liheqichilun3, liheqichilun4, liheqichilun5, liheqizhou 等组成。 其中, liheqichilun1, liheqichilun2, liheqichilun3 同模数,同压力角,同齿数,其大小完全一样,而 liheqichilun4,liheqichilun5 同 模数,齿数,压力角,大小完全一样。 liheqichilun1, liheqichilun2, liheqichilun3 的设计 : 取其齿数 z12 =15,模数 m=1,压力角  =20 则分度圆直径 zmd 12 =15mm, 齿顶圆直径 mz hd aa )2(  =17mm 齿根圆直径 mz chdaf )22(  = 基圆直径 cosddb  = Liheqichilun4 与 liheqichilun5 的设计 : 取其齿数 z3 =20,模数 m=1,压力角  =20 则分度圆直径 zmd 12 =20mm 齿顶圆直径 mz hd aa )2(  =22mm 齿根圆直径 mz chdaf )22(  = 基圆直径 cosddb  =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6 图 24 离合器三维图 直流电磁铁的设计 电磁铁设计主要参数及工作参数 ( 1)额定工作行程 c ( 2)额定工作行程下的电磁吸引力 Fc ( 3)机械反例特性 ( 4)电源电压及变化范围 ( 5)动作时间及返回时间 ( 6)灵敏度 ( 7)功率损耗 ( 8)容许温升 工作制的选择 电磁铁工作制分为长时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因为电磁铁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7 用于擦窗器,故选择反复短时工作制。 选择电磁铁的结构类型 根据经济重量指标选择,而经济重量指标是由结构因数 K决定,其定义如下 K = ccF 10 式中: Fc ———— 初始行程下的电磁力( N) c ———— 初始行程 (cm) 表 24 各种恒磁势电磁铁 K值得合理范围 电磁铁的结构类型 K值的合理范围 1. 衔铁为平板时的圆盘式电磁铁 2. 衔铁端部为平面状的有止座螺管式电磁铁 3. 拍合式电磁铁 4. 衔铁端部为圆锥状的有止座螺管式电磁铁 45。  2 60。  5. 衔铁为阶梯状的螺管式电磁 铁 6. 无止座螺管式电磁铁 〉 93 93~ 26~ ~5 5~ 4~ 初始行程 c =(cm) 橡胶履带与玻璃的摩擦系数  = (该值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取最小值) 电动擦窗器的自重大约 G 3kg*=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8 求电磁铁的反力 Ff=G=294N FKFfc =*294= 安全系数 K =~ K = ccF 10 = 选择拍合式电磁铁 电磁铁的初步计算 铁心的主要尺寸有: 铁心柱截面积 Sz 或铁心柱直径 dz 极冒截面积 sj或极冒直径 dj 铁心长度 lz 轭铁截面积 se 衔铁截面积 sxt 铁心窗口面积 Qz 线圈的主要参数: 线圈高度 hxq 线圈厚度 bxq 线圈窗口面积 Qxq 导线直径 dx 线 圈匝数 N 线圈的激磁安匝数 IN 下面进行具体计算: ( 1)气隙磁通密度的选取: 查图表 215 的 B0 =f (K )曲线 B0 =(T)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9 ( 2)计算系数值 C1和 C2的选取 一般拍合式电磁铁结构可以取 C1 =~, C2可按表 31 有极冒的情况选取 C1 = C2 = 表 25 拍合适电磁铁合理尺寸范围 系 数 系 数 合 理 取 值 范 围 直 流 交 流 无极冒 有极冒 C2 =ddzj ~ — C5 =dbzxq ~ ~ ~ C6 =dhzxq ~ ~ ~ CC56 =bhxqxq ~ ~ ~ ( 3)铁心柱直径 dz 的计算  02221200020 22 CCSBSBF zc  CCB FS cz 22210 02 = 22 7    = 310 ( 2m )   Sd zz=(mm) ( 4)极冒直径 dj的计算 据 C2 的定义, dj=C2 dz =*=(mm) ( 5)计算系数值 C3 和 C4 的选取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0 在打开位置上,一般取 C3 =~~, C4=1C3 取 C3 =, C4 == ( 6)激磁匝数 IN 的选取 IN= C311 .00B c =c41 .00B .c = 7104 1   =1225(A) ( 7) 计算系 数 C5 的选取 由表 31 可知, C5 = ( 8)线圈所用导线直径 dx 的计算 UIN dCq zxx )1( 5  = 2 0 )( 2 2 5 28    = ( 2mm ) dx = qx4 =  = (mm) x按容许工作温度考虑(暂定 105 度), U 应当按最低工作电压( )考虑 ( 9)计算系数 C6 的选取 由表 31 得, C6 = ( 10)线圈填充系数 ft的选取 初算时可在 ~ 的范围内选取 取 ft= ( 11)线圈匝数 N 的计算 N= q dCCfxzt265 = 6    =51539(匝) ( 12)线圈电阻 Rxq 的计算 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1 当温度为 105 度时, Rxq = q dCxzx N)1( 5 = 6 28 100 3 3 1 5 3 9)(     = 当温度为 20 度时, Rxq = 6 28 1 5 3 9)(     = ( 13)确定线圈的厚度 bxq高度 hxq和外径 Dw 按 C5 和 C6 的定义确定 bxq和 hxq,设线圈是直接绕在铁心柱上,则 Dw =dz +2bxq bxq=C5 dz =*=( mm) hxq=C6 dz =*=( mm) Dw =dz +2bxq=+2*=( mm) ( 14)确定铁心柱的长度 lz 和铁心窗口的宽度 c 暂时定为 lz =( mm) C=3( mm) ( 15)线圈散热系数 KT 和计算系数 s 的选取 据经验数据选取 KT =12( CmW。 2 ) s = ( 16)线圈温升  的计算 计算系数 C7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