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水精馏分离板式塔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CtF  时,查《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得 333/ /,/mkgmkgmkgLFLFLBLA CtW  时,查《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得 333/ /,/mkgamkgmkgLWLWALBLA 故精馏段平均液相密度为 3/4 4 0 02/2 9 5 86 0 4 2 mkg )(精 提馏段平均液相密度为 3/0 9 0 12/6 0 4 25 9 5 9 mkg )(提 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温度℃ 甲醇 mN/m 水 mN/m 有公式  iiLM x 计算 9 精馏段液相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Ct  时,查《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得 mmNmmNmmNL BA /)( /   , 提馏段液相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Ct  时,查《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得 mmNmmNmmNL BA /)( /   , 五、 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塔径的计算 气液相体积流量为 精馏段:smhmLMLsmhmVMVLLSVVS/100 5 9 /4 5 2 3 70 9 6 6 9 4 9 33333/3 提馏段:smhmMLLsmhmMVVLLSVVS/100 0 0 9 0 15 5 2 3 2/4 3 6 9 1 4 4 6 4 9 333333 则,精馏 段由VVLCu   m a x ,C 可由: )20( LCC  求得, mhmHVLLTVLSS,0 1 9 )0 9 6 4 4 0 0( 2 3 78 1 5 )( 2/12/1板上液层高度取板间距图的横坐标为: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得,  则 mhH LT  , 10 图 6 史密斯关联图 查史密斯关联图得 C , )()20( 20  LCC  smCuVVL / a x    取安全系数为 ,则空塔气速为 mVDsmuuS / m a x塔径 按标准塔径圆整后为 D= 塔截面积为 222 )( mDAT   实际空塔气速为 smAVu TS /2 8 7 3 0  U 实际 / Umax=(安全系数在充许的范围内,符全设计要求 ) 根据塔板间距与塔径的经验关系,知符合要求。 同理,提馏段: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得,图的横坐标为: 04 3 )91 4 ( 7 020 8 )( 2/12/1 VLSSVL  取板间距 ,TH 板上液层高度 mhL  ,则 mhH LT  ,查史密斯关联图得 C 11 smCuCCVVLL/8 6 0 9 1 8 9 1 4 9 0 10 9 1 0 9 1 )202 0 (0 7 5 )20(m a x20 取安全系数为 ,则 muVDsmuuS / m a x塔径 按标准塔径圆整后 mD  塔截面积为 222 1 3 0 )( mDAT   实际空塔气速为: smAVuTS / 39。 1  U 实际 / Umax=(安全系数在充许的范围内,符全设计要求 ) 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精馏段有效高度为 mHNZ T  )()( 精精 提馏段有效高度为 mHNZ T 2.  )()( 提提 故精馏塔的有效高度为 : mZZZ 6 .  提精 溢流装置计算 选用单溢流(直径在 以下),弓形降液管(因圆形降液管一般只用于小直径塔),采用凹形受液盘(对于直径在 800mm 以上的大塔,目前多采用凹形受液盘),深度 mmhW 50。 各项计算如下: (1) 堰长 Wl 精馏段 , mDlW  提馏段 因 ,39。 39。  WW LLDD 故 (2)溢流堰高度 Wh 精馏段:由 OWLW hhh 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 3/2)(100 WhOW lLEh  近似取 E=1,则精馏段: mhOW 0 0 7 7 8 ) 1 5 (11 0 0 3/2  12 取板上层清液高度 mhL  ,则: mhhh OWLW 0 4 2 0 7 7 8  提馏段: m0 1 1 9 ) 0 8 (11 0 0 3/2 OWh 取 mhhhmh OWLWL ,  (3)弓形降液管高度 dW 和截面积 fA 精馏段:由 DlW , 图 7 弓形降液管的宽度和面积 查弓形降液管的参数图得: mDWmAADWAAdTfdTf,2 (4)降液管底隙高度 0h 降液管底隙高度是指降液管下端与塔板间的距离,以 oh 表示。 降液管底隙高度应低于出口堰高度 Wh , (hwho)不应低于 6mm 才能保证降液管底端有良好的液封 . 工程上 ho一般取 2025mm。 本次设计中取 22mm。 13 hwho= = 6 mm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 5) 安定区与边缘区的确定 取安定区宽度 sW =,边缘区宽度取 cW = , 弓形降液管宽度 Wd= .塔板布置 精馏段: 鼓泡区间阀孔数的确定以及排列 采用 F1型重阀,孔径为 39mm。 取阀孔动能因子 FO= ①孔速 uo= ,VmF=()=②浮阀数: n=24sVdu =( 1/4 ) = =135(个 ) ③有效传质区: )(2 )(2)a r c s i n180(2222sdaWWDxrxrxrxA  其中 cWDr 故 2222 ) r c s i n180 (2  aA ④塔板的布置 因 D800mm 故塔板采用分块式,查表的塔块分为 3块,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浮阀塔筛孔直径取 d=39mm,阀孔按等腰三角形排列。 14 取孔心距 t=75mm, t’ =AaNt =各排阀孔中心线间的距离 t’可取 65mm,80mm,100mm , 按 , ,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作图,排得 阀孔数 N 实际 =120 个 按块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子 U0=()= F0=U0(ρ v)189。 = ()189。 = 在适宜范围内 ⑤开孔率φ ∵空塔气速 u= VS / AT = m/s ∴φ =u / uo =提馏段: 塔板布置及 浮阀数目与排列 鼓泡区间阀孔数的确定以及排列 采用 F1型重阀,孔径为 39mm。 取阀孔动能因子 FO= ①孔速 提馏段 uo= ,VmF=()=②浮阀数: 提馏段 N=24sVdu =( 1/4 ) = =123(个 ) ③有效传质区: )(2 )(2)a r c s i n180(2222sdaWWDxrxrxrxA  15 其中 cWDr 2222 ) r c s i n180 (2  aA ④塔板的布置 取同一横排的孔心距 t=75mm,排间距 t’ =AaNt =各排阀孔中心线间的距离 t’可取 65mm 按 , ,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作图,排得阀孔数 N 实际 =196 个 按块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子 u0=(  123)= F0=uo( v)189。 = ()189。 = ⑤开孔率φ ∵空塔气速为: smAVuTS / 39。  ∴φ =u , / uo =六、塔板流动性能的校核 ph 及 pp 的校核 精馏段: ① 塔板压降 浮阀由部分全开转为全部全开时的临界速度为 U0,c U0,c=( ,M) ( 1/) =∴ 2Vc Luh g = ( 2 ) = ②液层阻力 充气系数 β =,有 : h1’ =β h1= = 液柱 ③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阻力 , 此项可以忽略不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