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标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置技术,达到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首先,最优先的方案是避免产生垃圾;如果必须产生,产出量要求最小。 其次是按照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进行回收利用。 然后,处理的目标是能源回收 **减少最终处置量。 国外垃圾处理技术 1. 堆肥 整体上来看,无论是 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堆肥技术原理都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堆肥的原料。 堆肥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手段之一,就是把生活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部分进行生物降解,并使之稳定化、无害化 **可安全使用于土地。 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堆肥物主要是厨余垃圾以及落叶等植物类有机物垃圾,国外用于堆肥的垃圾主要是分类后的有机垃圾 、庭院园林垃圾等可易腐物质,只有很少数国家用混合垃圾进行堆肥。 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系统有许多种,按生物发酵的方式可分为厌氧堆肥 **好氧堆肥;按照垃圾所处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堆肥 **动态堆肥;按发酵设备形式可分为封闭式堆肥 **敞开式堆肥;按垃圾物料流动形式可分为间歇式堆肥 **连续式堆肥。 第 3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堆肥是实现垃圾处置资源化最好的途径。 现代堆肥技术是从 30 年代开始发展的,已经形成了各种完善的工艺系统 **成套设备。 但是由于堆肥产品的市场等原因,垃圾堆肥处理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在发达国家曾一度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 到进入 90 年代后,堆肥处理又呈上升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垃圾分类收集的普遍实施、垃圾的再生利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有利于堆肥处理的发展,比如:由于欧洲推行 “填埋税 ”,使得垃圾填埋处置费用显著提高,以及限制进入填埋场的有机物含量的填埋标准将在欧盟实施等,使得欧洲的大型垃圾堆肥场从 1990 年 87 座增加到 1996 年的 684 座。 由于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有机垃圾更适合用厌氧消化的方式来处理。 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针对有机垃圾进行了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研究 **探索,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式特别适合 于 经过预处理的有机垃圾,不仅可以生产大量可供利用的沼气,而且可以生产优质的有机肥料。 在国外,这种处理方式已有较成熟的技术。 另外,垃圾分类收集的普遍推行已经为垃圾的再生利用也包括堆肥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 焚烧 垃圾焚烧处理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烟气处理、余热利用等)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它与填埋处理相比,具有占地小、厂址的选择余地大,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 70%,减容一般能达到 90%),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其余热有很可观的利用价值等优点,所以焚烧技术在发达国 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在 70 年代后期 **80 年代早期,由于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污染(主要 是二恶英的危害)逐渐引起了公众的重视,新建的垃圾焚烧场呈现一定 下降趋势,但是随着焚烧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 **进步,余热利用、焚烧发电 **尾气的烟气处理技术都趋于成熟化,在此基础上,用焚烧技术来处理垃圾在一些发达国家又取得了新的发展,其在垃圾处理方式中的比例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垃圾焚烧处理美国占 16%,日本占 75%,德国 **法国占40~50%,英国占 9~10%,加拿大占 5~6%。 现在,国外主要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全量焚烧系 统( Mass burn system)、垃圾衍生燃料( RDF)系统、组合式焚烧系统( Modular system) **其它类型的燃烧系统(如流化床、热解等)。 第 3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焚烧成为目前各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 **西欧,普遍致力于推进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 国外焚烧技术的广泛应用,除得益于经济发达、投资力强、垃圾热值高外,主要在于焚烧工艺**设备的成熟、先进。 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投入力量开发焚烧技术与设备,且主要设备与附属装置定型配套。 目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致力于改进原有的各种焚烧装置及开发新型焚烧炉,使之朝着高效、节能、低造价、低污染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3. 卫生填埋 从大的方面来讲,在国外所谓的卫生填埋就是能对 渗沥液 **填埋气体进行控制的方式,早期的垃圾填埋在国外发达国家也是没有进行环境控制的,结果造成了重大的污染。 直到本世纪 30 年代,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才首次提出 “卫生填埋 ”的概念。 填埋处理技术发展至今,作为垃圾最终的处 置手段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仍然是大多数国家主要的处理方式。 美国、英国等国家尽管现在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发展焚烧,但是填埋处理所占比例仍在 80%以上。 垃圾填埋处理具有操作设备简单、适应性 **灵活性强等特点,但是其自身的不足也不容忽视:理想的垃圾填埋场地越来越少,运行过程中容易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讲,由于这些具体的原因,填埋处理所占的比例进入 8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 据美国环保署( EPA)预测,美国 2020 年为 1200 座。 总的来说,导致填埋场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条:旧的填埋场 逐渐达到饱 **状态;新的填埋场选址困难,被迫用其他处理方式代替填埋处置;由于环境保护标准不断提高,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填埋场被迫关闭。 当前,由于填埋的卫生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填埋场投资费用 **运行成本也随着提高,因而新的垃圾填埋场有向大型化 **综合化处理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防渗、填埋气体输导利用及 渗沥液 达标排放技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总体上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由于垃圾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控制从而降至最低水平,同时考虑到填埋处理的相对经济性 **其他垃圾第 3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处理方式所产生的最 终物质必须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消纳,故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用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置垃圾仍然是国外城市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 4. 综合处理 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垃圾填埋场标准 **焚烧处理的排放标准都有不同程度修 订并进一步 的 增加,焚烧处理 **填埋处置的单位成本也随之提高,另外不是所有的垃圾都适合用堆肥处理,所以单纯的采用某一种处置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已经变得很不经济。 基于此,也为了将三种处理方式的优点相结合,使优点更加显著,缺点相互抵消。 其特点就是生活垃圾经过堆肥处理过程,可分选出有回收价值的金属、塑料、玻璃、纸类等物质, 另外对垃圾 中 的主要成分有机物进行降解,再添加除臭剂、发酵剂以及微生物菌种,生产出安全、稳定、无害的高效有机复混肥料;焚烧可燃的垃圾成分高效减容,可以克服单一的焚烧处理必须处理所有的垃圾成分的缺点;填埋主要是处理堆肥 **焚烧过程中的剩余物质。 采用综合处理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达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 **资源化的统一。 国内垃圾处理技术 单体处理模式 在我国,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模式一般有三种,即堆肥、焚烧 **卫生填埋,所谓的单体处理模式就是采取三种中的一种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置。 (1) 堆肥处理 堆肥处理在我国垃 圾早期处理中,占主流,但是现在状况不容乐观。 十多年以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主要成分为煤灰 **厨房类有机物,而包装物如塑料、废纸等含量较低,垃圾适宜于堆肥处理。 1987 年颁布的《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8172—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7959—1987)是指导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技术标准,也是我国最先制订的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标准。 到目前为止,堆肥处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 大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 “七五 ”**“八五 ”期间,我国相继开展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 肥研究 **开发,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但限于现实的经济 **社会条件,机械化高温堆肥由于处理成本较高而难以推广应用。 静态堆肥特别是敞开式静态堆肥,虽然处理成本低,但由于其堆肥过程无法控制,如受天气等因第 3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如臭味、蚊蝇难以控制等因素,其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根据 1997 年对 140 座城市的调查显示 (1996 年全国共计 666 座城市,所调查的 140 座城市 1996 年的垃圾清运量约占全国城市垃圾清运量的 45%,而垃圾处理量约占全国城市垃圾处理量的 62%)说明尽管堆肥的处理量得到增加,但是堆肥 在垃圾处理中所占的比例却呈一定的下降趋势。 1991 年共有垃圾堆肥场 26 座,处理能力为 3713 吨 /日, 1996 年共有垃圾堆肥场 32 座,处理能力为 5853 吨 /日,1997 年 2020 年规划建设垃圾堆肥场 43 座,处理能力约为 12110 吨 /日。 尽管垃圾堆肥场数量 **总处理能力都在不断增长,但相对于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速度,堆肥处理所占的比例还处于下降趋势。 表 33 140 座城市垃圾堆肥场现状及发展规划调查表 年份 1991 1996 19972020 规划建设 堆肥场数量 (座 ) 26 32 43 处理规模 (吨 /日 ) 3714 5853 12110 图 31 140 座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比例变化统计图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燃料结构的改变,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煤灰含量逐步降低,而包装物如塑料、废纸等含量逐步增多,这些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就难以用堆肥特别是无预处理的静态堆肥来处理。 现在堆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大量的堆肥筛上物需要进行焚烧 **填埋处理,另一方面堆肥的质量不高,肥效较低,特别是销路不畅,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堆肥%%%%%%%%%%%%%1991 1996堆肥处理占垃圾清运量的比例堆肥处理占垃圾处理量的比例年份第 3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处理技术的发展。 有必要在实行分类收集的前提下 ,在堆肥前建设预分选系统,堆肥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随着居民气化率的提高(北方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的提高也会显著减低垃圾中的灰渣含量),垃圾灰渣含量显著降低,厨余类有机物逐渐成为垃圾中最主要的成分。 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资源循环利用角度,最佳方式处理厨余类有机物的就是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质,使其来源于自然再回归于自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源头的分类收集、过程中的预分选做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有很大的发展需求 **潜力,也正是鉴于此,现在国内出现了很多堆肥新技术新工艺。 从实际 上看,虽然堆肥不是 最 好的达到垃圾处理减量化的 垃圾处置方式 ,但是它确是实现资源化最有效的途径,并且能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我国来讲,只有将其 **其它的垃圾处理方法相结合起来,堆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 焚烧处理 总体上讲,焚烧的处理方法只适合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城市,但是焚烧处理必须以填埋处理作为依托。 焚烧处理作为生活垃圾一种处置方法,虽然能够达到理想的减量化的目的,但是其投资高大,运行费用高。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广泛的开展。 由于其不仅受燃气普及率与集中供热普及率、季节差异、是否进行分区收集 **分 类收集、垃圾热值高低的影响,同时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在我国目前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才是可行的。 国内最早的是深圳,深圳市于 1985 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 150 吨 /日的垃圾焚烧炉,并于 1988 年 6 月建成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在 1994 年底开始扩建三号炉,结合国家 “八五 ”公关计划,完成了 3 号炉的国产化工程,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 80%以上,在技术性能方面,较原有的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这为我国大型焚烧设备的国产化打下了基础,也为其它地区的垃圾焚烧项目的 建设作了示范。 近几年来,我国的垃圾焚烧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许多城市已经开始用焚烧来处理垃圾,目前上海、厦门、宁第 3章 垃圾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波等城市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或投入运行,或已经正在建设之中,焚烧这种处理方式对于经济条件较发达的城市 **地区比较适 合。 垃圾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理相比,具有占地小、场地选择易、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 70%,减容一般达 90%)、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目前在我国,有三个因素制约着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发展: 1) 资金短缺 , 包括建设投资与运 行费用 制约垃圾焚烧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垃圾焚烧厂的一次性投资太大,以及建成后的运行成本太高。 如目前我国引进焚烧设备(关键部分引进)单位处理投资为 4070 万元 /( t•d),如果按综合折旧年限 15 年计算,其折旧成本就达 元 /t。 可见垃圾处理建设投资成本需求缺口很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