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 22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 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六个分区: 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 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 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 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人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 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 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1)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 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 2)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 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3)三是示范观赏目标。 离开了这一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 23 光。 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 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 —— 示范观赏目 标的基础。 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二 、 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观光农业旅游是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新产品,游为主题,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组合旅游产品,以引起旅游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以及参与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活动感受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简称观光农业。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项目,观光农园这一旅游新产品不仅日趋活跃,而且日渐显示出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 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 利的农业地带开展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观光农业旅游 (或乡村旅游 )已搞得红红火火。 游历了名山大川的都市旅游者,在农业旅游中找到了一种真正接近自我回归自然的乡土感觉。 观光农园以其山清水秀,花果满山,鱼跃禽鸣,荷塘万里,凉亭竹棚,蕉林蔗林成片的农耕景观,从另一方面圆了许多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以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 相关数据 据有关部门总结百姓生活十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假日旅游热起 24 来。 1989 年,我国国内年旅游人数只有 亿人次, 2020 年 ,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稳定 增长。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万人次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国内旅游人数 亿人次,收入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旅游业总收入 10957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 旅游要素 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 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 兴产业。 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 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 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 1)一是解决农民增收难。 生态农业观光园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且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都有市场,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 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可以大显身手,各显其能。 2)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 现在,大多数农副产品都供大于求, 25 追求品质成为主流。 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 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 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选择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 3)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据测算,“十五 ”和“十一五”期间,市每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近百万人。 如何转移 ?在工农业产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 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 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 1 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 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 1 人,社会就可新增 5 个就业机会。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效益显著, 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 市 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自然形态明显,旅游物价平稳,亲和力较强。 三 、 蔬菜生产与市场供求形势 2020 年,全国多数地方先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其中我市蔬菜累计产量仅 万吨,比上年微 26 降 %。 2020 年各县区为弥补灾害损失纷纷加强蔬菜生产措施,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全市蔬菜生产实现了较大增长。 据统计,全市蔬菜累计产量达到 万吨,比上年增长 %,蔬菜累计播种面积达 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 全社会蔬菜销售收入 亿元,全年实现蔬菜产值 亿元。 综观 2020 年,全年蔬菜产销特点是:种植规模稳定增长,单产水平有所提高,区域特征比较明显;品种结构优化,优质菜得到较快发展,品质不断提高;销售形势看好,商品蔬菜外销量增加,市场价格持续上扬。 蔬菜消费近年来保持平时拥有 70 多万人口,是蔬菜消费的大市。 近 20 年来,市居民家庭蔬菜的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 据住户资料推算,市居民家庭蔬菜消费总量增长 %。 增长幅度平均每年%。 这些数据不包括餐饮及食品服务业中的蔬菜消费量。 近两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粮经比例的大幅调整 ,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迅速,市人均年消费量在 128 公斤左右,远远超过世界每人 107 公斤的年消费量。 未来的蔬菜种植品种应需转变思路,寻求新的发展: 1)向营养保健型转化:在市场开放蔬菜源扩大和品种增多的情况下,人们更讲究蔬菜的质量营养。 一些营养价值高且风味好的豆类瓜类食用菌类和茄果类蔬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而花菜生菜绿菜花和紫甘蓝等一些营养价值高风味好的蔬菜销售形势一直看好。 2)向加工方便型转化:净菜上市适应了城市快节奏高效率生活方式。 如今,许多地方的蔬菜生产都开始向净菜小包装阶段发展,即 27 在生 产地将蔬菜整理后进行消毒灭菌分级,并用薄膜包装密封,然后上市出售。 3)向绿色食品型转化: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尽量少施化肥,多施有机肥,以避免和减少对蔬菜的污染,这已成为目前蔬菜生产的趋势。 4)向新鲜多样型转化:目前,“大路菜”的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人们开始趋向于购买一些营养丰富保健型蔬菜和反季节蔬菜。 蔬菜供应分析 人口增长将是未来畜产品需求长期增长的基本动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日益加强,绿色食品消费成为时尚,而首当其冲的是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关注和期盼。 但 是作为卖方的生产者对无公害蔬菜的高期盼与作为买方的消费者对市场上无公害蔬菜价格的心理承受能力却产生了激烈的对撞,一边生产无公害蔬菜势必要增加投入,不能做亏本的买卖,一边是消费者在超市或农贸市场专卖区是望菜兴叹,高价位挡住了普通消费者的口福,其潜在的市场需求还期待更多的业者共同参与努力。 第六章 技术方案 一、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技术方案依照项目区的经济社会条件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立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系统为目的,运用生态学的物质循环转 28 化原理生态位原理边缘效应原理进行设计。 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利用项目区土壤空气水无污染的优势,引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在改造农田园地的基础上实施沃土工程,引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秸秆快速催腐返田技术,提高土壤肥力。 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生态综合防治病虫害工程,采用现代栽培技术,引进防病虫害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推广使用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推广使用高效生物农药,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同时要引进有毒残留快速检测设备,严格控制农产品的有害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七章 原材料燃料 供应 一、自然资源材料 项目区内自然资源丰富。 属于 温带大陆性 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为 度,一月 度,七月 度,年均降雨量 500—618 毫米,霜冻期为 9 月下旬至次年 4 月,无霜期约 150 天。 二、社会经济条件材料 孙家庄镇空气、水环境都达到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质量标准。 2020 年乡镇企业产值 9112 万元,乡镇工业总产值 6633 万元,为年计划的 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00 万元,为年计划的 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96 万元,为年计划的 176%,农民人均纯收入 4063元,为年计划的 109%。 财政税收完成 万元 ,为年计划的 198%。 粮食总产量 12349 吨,为年计划的 92%,农业总产值 11619 万元,为 29 年计划的 118%。 三、项目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项目区交通发达,公路纵穿全境,另有几公里乡村公路,交织成网。 项目区距盂县城区约 5 公里、距市区 78 公里左右,且项目区距藏山风景区的距离均不超过 30 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区内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区,区内 10 千伏农网线路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项目区居民民风纯朴。 第八章 节能节水措施 一、建筑节能概述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 严峻,在今后的长时期内也将难以缓解。 为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必须节约使用能源,逐步扭转能源浪费严重的状况。 二、节水概述 从全球看,水的开发与利用和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已日益突出。 在我国 600 多座城市中, 有 300 多个城市缺水, 108 座城市严重缺水,日均缺水 1600 万 m3,到 2020 年这些城市年缺 水将达 200亿 m3,每年因缺水损失的工业产值上千亿元,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 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节约用水应是防止水资源危机,解决供需矛盾的长期的必要的方针。 所谓节水,应当是在满足 使用要求和给 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前 30 提下,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先进措施,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无用耗水量。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环境现状 项目建设位于盂县孙家庄镇西吉村水神山附近。 二、生态环境概况 盂县孙家庄镇西吉村日照充足,雨量光沛、气温,温度适中,肥沃的油砂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适合农业开发,建立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各方面条件充分。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项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绿色生态产业工程。 该项目区位于城乡地带。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 置 一、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 就是说,需要有专门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为之服务。 这种组织应该有与项目管理相应的功能机构程序方法和技术;有相应的资质人才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最优秀的项目管理服务,能够为业主创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31 实施投资项目法人制 1992 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并随后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今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又指出:全面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 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资约束机制。 这使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最大的决策权,能否正确决策取决于业主的素质。 业主不一定必须是项目管理专家,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应该具备必要的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 应该了解项目管理费用进度质量三大控制,应该懂得项目的费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费用低到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度,工程就会出质量事故。 进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设周期压缩到不合理程度,就会不得不增加费用或影响质量;质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质量的标准应是适宜和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和水库垂钓的新鲜鱼 ,并成立后勤服务部,为客人打包包装需要带走的产品。 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 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二、 土建工程 ( 一 ) 建筑
,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 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大,其中旅游已成为一大消费亮点,这从黄金周涌动的人流可得以明证。 另外,消费者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决定了休闲旅游需求呈现旺盛趋势。 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而且工作压力大。 工作中的人犹如机器,工作一段时间是需要检修的,人经历了 一段紧张的工作,必然需要一种方式释放压力,“找个地方玩玩”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放松自我的一种选择。 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们远离了自然,人们很久已没有“柴门闻犬吠”、“
入滚河口 下游 1500米 12月 20日 入滚河口 上游 100米 入滚河口 下游 1000米 入滚河口 下游 1500米 从表 37 中监测结果统计情况来看 ,监测结果均能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5 (GB38382020)Ⅲ 类水质标准, 说明评价河段水质较好,符合 相应水质标准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市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拟建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 2 类区
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会对 项目 自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 ( 3)经济性原则 赵县 生态农业 特色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 第 12 页 共 72 页 生态农业种植园区强 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 生态农业种植园区自 身除了发展生态农业产品以外,还将开展 体验 采摘 、农业 观光等,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求得
. Peopl e al so trusted the Panoram a programm e for its careful research and serious inform ation. So they were shocked to find the next day that they had al believed an April Fool’s joke. 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