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发展规划纲要 》 、 《 xxxxx市 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 xxxxx市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 《 xxxxx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决定 》 17 第五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牧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思路及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受益的新型模式实施工程建设。 通过牧民定 居建设,提高林、草地的覆盖率,达到遏制沙尘暴,改善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 牧民收 入为 目标。 ( 1)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从实际 出发,农、林、牧、水相结合,农艺措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 2)坚持牧民定居、增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要把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牧民定居、 18 农 牧 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农业基地相结合的原则。 依托牧民定居 工程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和水、土、林、草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林、 牧业生产水平,发挥项目区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农、林、牧科技生态示范园区,经营生态工 程,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该牧区乡 (镇 )场目前牧民生产、生活状况,可以有效改善牧区草地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及生活质量,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农牧民发展养殖业、开展种植业及庭院经济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增收。 19 第六章 工程设计 总体规划 定居牧民异地搬迁建设点为 齐巴尔吉迭 ,规划位置在 齐巴尔吉迭 原牧民定居开发区域 ,规划总用地面积 万 亩,定居建设项目以 七 个乡 (镇 )场牧民为主。 项目拟建 1 个牧民新村,建设高标准牧民定居抗震 安居 住房1091 栋,砖混 结构,每栋 80 平方米 ;建设棚圈 1091 座,面积120 平方米;建设青贮池 1091 座,面积为 150 立方米;建设鱼骨式挤奶厅和畜牧兽医工作站各 1 座。 配套饲草料地 万 亩,达到 户 均 50 亩 标准, 围栏草场4 万 亩。 修建道路 40公里, 砂砾道路,路基碾压夯实,上分别铺 厚砂砾垫层、 厚天然级配砂砾层。 修建防渗渠道 50公里 ,林带 分别在耕地周围及居民定居点道路两侧 布置。 牧民定居点的规划与布局 齐巴尔吉迭 是 xxxxx 市 确定的 重点 牧业定居点,该 区域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 ,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为改变这种原始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自 1998 年开始在以工代赈奖金的扶持 和 当地政府 20 的努力下,开始实施牧民定居 工程 ,至 2020 年已完成牧民定居点 2 个。 本次拟建项目区 在充分利用原 牧民定居点 基础设施 建设的基础上, 按照 养殖小区建设标准, 合理规划设计。 每户 设计 占地面积 平方米,其中 : 住宅面积 80平方米 ; 暖圈 120 平方米 ;青贮池 150立方米。 住房 设计 住房建设 ,根据 当地的气温变化等因素 ,结合新农村、抗震安居工程要求, 做到科学合理 , 建 设质量好、经久耐用。 每户住房 设计面积为 80平方米,结构为 砖 混结构。 ( 1)地基与墙体。 基深 80— 100 厘米,宽度为 米,为砌筑毛石基础;砖墙厚 37厘米。 ( 2)门窗。 门高 — 米,宽 2— 米。 窗高 米,宽 ,窗台高距地面。 ( 3)屋顶。 采用 双坡式屋顶。 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棚圈 设计 棚圈建筑 ,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 、 用途等因素来确定。 建棚圈要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 ,经济实用 ,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 ,做到科学合理。 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经久耐用的牛圈。 棚圈内应干燥,冬 暖夏凉,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粪尿易于排出圈外。 圈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由于冬季春季风向多偏西北,棚圈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为 21 好。 棚圈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 房顶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 圈内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 家畜 生长。 基本结构 ( 1)地基与墙体。 基深 80— 100厘米,砖墙厚 24 厘米,双坡式牛圈脊高 — 米。 牛圈内墙的下部设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 2)门窗。 门高 — 米,宽 2— 米。 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 封闭式的窗户应大一些,高 ,宽 ,窗台高距地面。 ( 3)屋顶。 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 这种形式的屋顶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圈,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各类牛群。 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 4)牛床和饲槽。 肉牛场多为群饲通槽喂养。 牛床一般要求长 — 米,宽 —。 牛床坡度为 %,牛槽端位置高。 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 ,底宽 — 米,呈弧形,楕内缘高 米(靠牛床一侧 ),外缘高 — (靠走道一侧 )。 为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 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 5)通道和粪尿沟。 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圈,中间通道宽. 8 米。 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 若建道槽合一式,道宽 3 米为宜 (含料槽宽 )。 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易,宽 — 米,深 一 米,倾斜度 1: 22 50— 1: 100。 ( 6)运动场、饮水槽和围栏。 运动场的大小,其长度应以牛圈长度一致对齐为宜,这样整齐美观,充分利用地皮。 其宽度应参照每头牛 10 平方米设计而 计算出宽度。 牛随时都要饮水,因此,除圈内饮水外,还必须在运动场边设饮水槽。 槽长 3— 4米,上宽 70厘米,槽底宽 40 厘米,槽高 40— 70 厘米。 每 25—40 头应有一个饮水槽,要保证供水充足,新鲜、卫生。 运动场周围要建造围栏,可以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 建造形式 两种方案: ( 1)塑料暖棚牛舍。 此形式是近年来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式牛圈。 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 这类牛舍的开敞部分在冬季可以遮拦,形成封闭状态。 从而达到夏季利于通风,冬季能够保暖,使 圈内小气候得到改善。 这类牛圈相对封闭式牛舍来讲,造价低,节省劳动力。 修筑塑膜暖棚牛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选择合适的朝向,塑膜暖棚牛圈需坐北朝南;二是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应选择对太阳光透过率较高,而对地面长波辐射透过率较低的聚乙烯等塑膜,其厚度经以 80— 100 微米为宜;三是要合理设置通风换气口,棚圈的进气口设在棚圈顶部的背风面,上设防风帽、排气口的面积以 20厘米 20厘米为宜,进气口的面积是排气口面积的一半,每隔 3 米远设置一个排气口。 23 ( 2) 装配式牛圈。 这种牛圈以钢材为原料,工厂制作,现场装备,属敞 开式牛 圈。 屋顶为镀锌板或太阳板,屋梁为角铁焊接; U 字形食槽和水槽为不锈钢制作,可随牛的体高随意调节;隔栏和围栏为钢管。 装配式牛圈室内设置与普通牛圈基本相同,其适用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屋架、屋顶和墙体及可调节饲喂设备上。 屋架梁是由角钢预制,待柱墩建好后装上即可。 架梁上边是由角钢与圆钢焊制的檩条。 屋顶自下往上是由 3 毫米厚的镀锌铁皮, 4 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和 5 毫米厚的镀锌铁皮瓦构成,屋顶材料由螺丝贯串固定在檩条上,屋脊上设有可调节的风帽。 墙体四周 60厘米以下为砖混结构 (围栏散养牛圈可不建墙体 )。 每根梁柱下面有 一钢筋水混柱墩,其他部分为水泥沙浆面。 墙体 60 厘米以上部分分为三种结构:两屋山及饲养员住室、草料间两边墙体为“泰克墙”,它的基本骨架是由角钢焊制,角钢中间用 4 厘米厚泡沫板填充,骨架外面扣有金属彩板,骨架里面固定一层钢网,网上水泥沙浆抹面;饲养员住室,草料间与牛圈隔墙为普通砖墙外粉水泥沙浆;牛圈前后两面 60 厘米以上墙体部分安装活动卷帘。 卷帘分内外两层,外层为双帘子布中间夹腈纶棉制作的棉帘,里边一层为单层帘子布制作的单帘,两层卷帘中间安装有钢网,双层卷帘外有防风绳固定。 装配式牛圈系先进技术设计,采用国产优质材料 制作。 其适用性,耐用性及美观度均居国内一流,且制作简单,省时,造价低。 适用性强:保温,隔热,通风效果好。 牛圈前后两面墙体由活动卷帘代替,夏季可将卷帘拉起,使封闭式牛圈变成棚式牛圈, 24 自然通风效果好。 屋顶部安装有可调节风帽。 冬季卷帘放下时通风调节帽内蝶形叶片使圈内氨气排出,达到通风换气效果。 耐用:牛圈屋架,屋项及墙体根据力学原理精心设计,选用优质防锈材料制作,既轻便又耐用,一般使用寿命在 20 年以上(卷帘除外 )。 美观:牛圈外墙采用金属彩板 (红色,蓝色 )扣制,外观整洁大方,十分漂亮。 造价低:按建筑面积计算, 每平方米造价仅为砖混结构,木屋结构牛圈的 80%左右。 建造快:其结构简单,工厂化预制,现场安装。 因此省时,一栋标准牛圈一般在 15— 20天即可造成。 青贮窖 设计 青贮饲料是人工调制的多汁液饲料。 作为冬、春季节的家畜,特别是产奶母畜的青绿饲料尤为重要。 奶牛、肉牛饲养业都把青贮饲料作为必备的一种重要饲料。 青贮饲料的好处 ( 1)青贮是保存多汁饲料既经济又安全的措施 ,采用青贮的方法,贮存时间长,不受季节限制,随时供应。 ( 2)可以较好地保持饲草的各种营养成分 ,用风干、晾干的方法存贮饲草,营养物质损耗大,饲用价值低。 青贮的原理 通过饲草的密度贮藏,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贮藏窖内的 PH值降到 左右,此时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 25 而乳酸菌亦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从而达到青贮的目的。 青贮窖的建造 ( 1)青贮窖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土层坚实、离牛棚较近、距沟渠和烘坑较远之处做窖址。 ( 2)青贮窖应具备的条件 青贮窖应保证密封不透气,窖内壁平滑垂直,窖壁不 渗水。 ( 3)青贮窖的形式及规格 青贮窖的形状可分为圆形、沟形、马蹄形,在北方多采用地下式长方形或圆形青贮窖,一般先用砖石或石块铺砌窖底或窖壁,再在表面涂抹水泥,建成永久性的青贮窖。 用塑料薄膜铺底、衬护、封顶。 窖的大小根据养牛户自己的场地大小及奶牛数量来确定,一般规格为: 10 米(长) 5 米(宽) 3 米(高)。 窖壁以砖砌水泥面,要求表面平滑,无裂缝,四周高出地面 30 厘米,四角弧形,池底下,窖的四周要挖筑排水沟。 青贮窖的大小,决定于原料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青贮饲料所需的容积不同,每一立方米的玉米秆青贮饲料重约 600 公斤,青草和叶菜类约600650 公斤。 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原料下沉率约为 10%20%。 因此,每立方米的青贮饲料,实际应按 立方米的容积计算。 项目区拟建长方形窖 16座,设计青贮窖容积约 300立方米。 ( 4)青贮窖的保养 原料调制入窖前 1 周左右,必须对窖室进行一次严格的检查、整修和消毒工作,检查窖壁是否坚固及密封程度,保持窖底 26 平整及排水管道的畅通。 消毒剂一般用甲酚皂液或石灰水对窖室内外进行消毒,以减少杂菌。 饲草料地建设 方案 饲草料地以苜蓿、青 (黄) 贮玉米为主,用以发展牧 区畜牧业。 考虑供水、需水平衡关系及条田土壤肥力、土质等因素,项目区规划实施人工饲草料基地 54550 亩,其中 : 种植苜蓿 40600亩;种植青 (黄) 贮玉米 13950 亩。 : (1) 条田为长方形,根据林带布置以及适宜灌溉长度,条田布置方向考虑到坡度、风向、排水等因素。 (2)选择饲草品种为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是牧草中的上品。 粗蛋白的含量高达 13%左右,居各类牧草之首。 苜蓿两茬最高亩产可达 600公斤。 苜蓿是最优良的育肥和越冬用的干草,磨粉后适量掺入配合饲料可代替部分精料。 (3)播前准备: ①地块选 择。 苜蓿抗旱、耐盐碱、怕涝,所以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成方连片或低洼地种植时要注意建好排水设施。 ②精细整地。 深耕细耙,达到上暄下实。 ③施足底肥。 结合整地,每亩施二铵 1517. 5 公斤、尿素、硫酸钾 1015公斤、有机肥 23 立方米。 (4)播种: ①晒种。 在播前 23 天,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以促进后 27 熟,提高出苗率。 ②播种时间。 春播时间为 34 月,夏播为 67 月,秋播为89 月,以夏末秋初播种最佳。 ③播种方式。 除较小的地块采用撒播外,应以条播为主,行距 1530 厘米,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