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吨)的牛羊粪便建设 600 立方米 沼气工程。 主要建设条件 ( 1) 资源条件 草地和畜种资源是甘南州的优势资源,全州天然草场总面积为 4084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理论载畜能力为 620 万个羊单位,地方优良畜种牦牛、藏羊是主体畜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畜产品是甘南州的优势产品。 2020 年全州各类牲畜年末存栏为 万头(只),总增各类牲畜 万头(只)、出栏 万头(只)。 因此,本项目原料供应可以充分保证。 ( 2)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厂区布局规整,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周边道路通畅,产品运输方便,具有优越地理资源优势,满足工程建设 和生产运行要求 ,选址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 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经处理后都能达标排放,不会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 卓尼县宏盛食品厂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 再利用项目 5 ( 3)市场前景 天然肠衣加工是我国一项传统产业,历史悠久。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早年肠衣的生产极其落后,大部分为手工作坊,加工条件不符合要求,卫生条件较差,致使生产出的肠衣卫生质量差,产品的品质也难以保证,而且生产率低下。 因此,天然肠衣一度曾被人造肠衣代替。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品质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追求的第一要素,天然肠衣也会被更多的国内企业和消费者所接受。 近几年 ,国内市场对天然肠衣的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因此对于天然肠衣生产加工企业而言,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其产品均具有充足的市场需求和光明的市场前景。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的影响,欧美等国家一直是肠衣消费的传统市场,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天然肠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了香肠制造商的最好选择。 因此,国际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 4)其他条件 供电:由 卓尼 县电力公司供电所 10KV 专线供电线路供给。 供水:项目单位用水为 当地 自来水 公司 自来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项目原有 300m3 的循环水池,供 项目生产用水的循环使用。 供水方案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供热: 企业原有 屠宰加工过程中 使用一台 1t/h 蒸汽锅炉 , 管网采用聚氨酯保温管直埋。 本项目为了合理利用沼气工程产生的清洁能源,在原有锅炉房安装一台 1t/h 燃气锅炉, 将 沼气工程产生的 沼气作热源用于锅炉燃烧, 替代部分原有锅炉的燃煤。 研究结论 ( 1)项目立足于公司屠宰生产线产生的资源,建成 肠衣、 血液及下水什锦的生产线;同时建设沼气工程,对 屠宰 中产生的废弃物 — 动物粪卓尼县宏盛食品厂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 再利用项目 6 便,进行综合利用产沼气,变废为宝。 项目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方向。 ( 2)项目的建成投产,使企业从单纯的屠宰 精分割 产品发展为既有精分割牛羊肉产品 、又有生化制品,下水什锦产品,延长了企业的产业链,同时提高了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 ( 3)项目采用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质量有保障,市场前景乐观。 ( 4)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具备,原料资源有充分保证。 ( 5)项目利用动物下脚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源头消减污染物,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利于环境保护。 同时,项目还将对当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 6)项目 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建设期利息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万元。 ( 7)项目建成后,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年(含建设期),项目投资基本方案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财务净现值( ic=8%)为 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 %,资本金净利润率为 %,主要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值,经济效益较好。 卓尼县宏盛食品厂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 再利用项目 7 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提出的背景 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 随着我国 牛肉、羊肉的消费量在 逐年 增大,牛羊肉 和副产品的深加工利用,是摆在畜产品加工工业的迫切任务 ,尤其对 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更为重要。 我国牛羊肉副产品的 综合利用现状是: 加工业的畜禽血液绝大部分被作为废弃物排放,仅有小部分被食用或加工,造成大量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畜禽血液的综合利用受到高度重视与实施,不但带来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活环境,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乃至全国的主要牧区之一,畜牧业是全州的支柱产业,有广阔的草场、优良的牧草和丰富的畜种资源,全州草原面积 4048 万亩,各类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只)。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甘南州向上争取畜牧业项目、扩大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甘州区已将畜产品加工业纳入 2020 年远景目标发展纲要中,建立一批规模化经营的牛羊肉制品加工企业是保持自治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牛羊肉加工的领军地位,实现甘肃省牛羊肉产业战略性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 甘南州每年产出大量的原料肉和相应的副产品。 提高原料肉向肉制品的转化,提高副产品血液、心、肝、肺、肚、肾、头蹄筋肉、骨骼的深加工比率, 可以充分利用农畜产品加工废弃资源,既实现了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值,又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加企业效益,增加农户收入,这对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卓尼县宏盛食品厂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 再利用项目 8 要的意义。 卓尼县宏盛食品厂已成为 当地 畜牧业经济的主体部分, 但目前的屠宰对副产品利用率不高,屠宰 副产品主要以屠宰后的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多,相关下游产业不完善,急需配套建设 屠宰 副产品 循环利用项目 ,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 当地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延长畜牧业 屠宰 产业链条,在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在全 州(区)范围内推广,创造良好 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对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将发展循环经济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资源和原材料,做出 了巨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特征非常明显的 “ 两高一资 ” 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甘肃省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抉择。 一方面,作为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力度逐步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加强,工业发展形势严峻,富民强省任务艰巨。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发挥资源优势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弱化资源对 重化工业的约束,保持经济卓尼县宏盛食品厂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 再利用项目 9 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 “ 瓶颈 ” 制约,统筹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闯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 实现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通 过推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利于探索资源型省份科学发展的路子,为西部大开发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甘南是我国西藏之外的 10 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位于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 “ 中华水塔 ” 、 “ 生态门户 ”和 “ 天然长城 ” ,大部分区域属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 “ 禁止开发区 ” 和 “ 限制开发区 ”。 近年来,甘南初步形成了以水电能源、农畜产品加工、藏医药开发、矿产品加工、建材、旅游等为主体的主导产业体系。 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 响,甘南湿地萎缩、草原 “ 三化 ”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渐凸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因此,甘南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发展循环经济。 2020 年 12 月 24 日,甘肃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中,甘南被确定为 “ 生态循环经济基地 ”。 国家、省上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甘南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机遇,也为甘南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项目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线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深加工,并利用屠宰后产生的的排泄物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发酵,产生的沼 气用于产品生产线的供汽供暖;沼气发酵的副产物 —— 沼渣和沼液可作为肥料卓尼县宏盛食品厂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 再利用项目 10 出售给当地农民用于种植,部分含水量大的沼液经过污水处理,达到农田灌溉的标准后,在农灌季节进行农田灌溉,非农灌季节经处理达标,直接排放。 该 项目的实施是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将使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也是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从制定 22 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入手,明确提出 “突出区域特色,培育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大搞系列开发 ”号召的需要。 同时,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 规划,顺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需要,可使当地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扩大区域产品知名度,同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贵丰獭兔养殖场 11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卓尼县宏盛食品厂在原厂区现有基础条件下的 技术改造 项目。 公司现有年屠宰 3 万只羊、 万头牛 的 生产线,厂房及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公司建厂之初,以牛羊肉的精分割加工为主,对血液及下水没有做加工设计。 根据企业原有原料资源状况、结合厂区的实际情况 和现厂区工艺厂房布置现状,以及产品市场销售现状、生产线生产能力和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 拟 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对现有 屠宰生产线 产生的羊肠、牛羊下水、 血液 等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并 配套建设 600 立方米沼气 工程 , 充分利用屠宰中产生的牛羊粪便, 通过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 , 化解污染源, 同时达到废弃能源 的综合 利用。 根据 公司 屠宰生产线 产生的副产物 现状,并结合项目单位实力的综合分析,本项目拟建肠衣生产线 、 血粉生产线 、牛下水什锦、羊下水什锦生产线、沼气工程及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等建设内容。 最终 形成年处理 3 万付小肠 、 210吨 /年 牛羊血、 万副牛羊下水、牛羊粪便 1000 吨。 项目无废弃物产业链循环经济运行模式见下图: 贵丰獭兔养殖场 12 沼肥还田 采暖 沼气供热 图 31 项目产业链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图 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 ( 1) 利用公司生产线的 3 万副羊小肠 建成年加工肠衣 1500 把; ( 2) 利用公司可 收集的 210 吨 /年牛羊血 建成年加工 35 吨血粉生产线; ( 3) 利用公司生产线产生的 万副牛羊下水建成牛下水什锦、羊下水什锦生产线; ( 4)利用牛羊育肥场(约 360 吨)、生产线(约 640 吨)的牛羊粪便建设 600 立方米 沼气工程。 产品包装: ( 1)肠衣 : 15m/根 , 20根 为一把; ( 2)血粉用 25kg 编织袋包装 ; 肉牛屠宰及精分割 销售 牛羊 待宰圈 沼气工程 饲草种植 生活及采暖 副产品深加工 肉制品销售 贵丰獭兔养殖场 13 ( 3) 牛下水什锦、羊下水什锦以 250g 复合袋包装, 外包装为纸箱。 ( 4) 项目配套建设 600 立方米沼气工程,利用待宰圈及屠宰线产生的牛 羊 粪、粪污水经发酵产生沼气,用于 生活及采暖; 沼液和沼渣堆 肥呕制后,用于饲草 种植肥料 ,达到粪污 合理化利用 的目的。 整体方案形成 “资源 —生产 —产品 —消费 —废弃物再利用 ”的清洁循环模式,实施运行过程中减少了资源消耗,延长了产业链,并实现了清洁生产,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标准: 原肠采集标准。牛羊肉屠宰、冷冻深加工生产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