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江镇漫江村村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同年秋改为漫江镇人民公社。 1959 年划归临江县管辖,为林区人民公社漫江分社。 1961 年 10 月重新划分为抚松县管辖,名为漫江镇人民公社。 1965年撤销漫江镇,成立漫江人民公社。 1983 年 11 月体制改革,改为漫江乡。 1984年 12月漫江乡改为漫江镇,延续今日。 漫江镇辖区内有 4 个行政村:漫江村、枫林村、前进村、长松村。 漫江镇现有总户数 1346 户, 总人口数 3638 人(其中农业人口 2758人,非农业人口 888人)。 有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 5个少数民族。 漫江镇主要产业为人参种植业,现留存面积 万平方米,在外省、外县种植人参面积为。 2020 年总产值达到 1895万元。 特产中小药材、采集业等总产值达到 905万元。 年产粮食总产861吨,平均人均土地面积不足。 漫江镇 2020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3559 万元,农业总收入 2759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7573 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拆掉了木房建起了砖瓦房 ,人均居住面积 18平方米,砖瓦结构房屋占 80%以上。 气候 漫江镇属长白山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风光秀丽,适合休闲避暑,春秋季气温多变,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差异很大。 漫江镇属高寒山区,无霜期平均 109 天,最短为 90 天。 最大积雪厚度为 590 毫米,年最大冻土深度达 130—— 150 厘米。 年平均风速 ,年平均日照时数 2261 小时。 地形地貌 漫江镇域内山岭起伏,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在 678—— 1699米之间,漫江镇所在地海拔高度 815 米,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20 余座。 漫江林海茫茫,原始林覆盖面积 78%,森林覆盖面积 93256万公顷,草地面积 23869 亩。 镇有林地 1480 公顷,耕地面积 2896 亩。 地质水文 漫江镇域内河流众多,有漫江、锦江、桦皮河、苇沙河、碱厂河、板石河、高丽河、黑河、黄泥河、塔河等多条河流,共同汇集成头道松花江。 自然资源 位于十五道沟峡谷内的 “ 望天鹅风景区 ” 已被列为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流域内原始森林居多,生态结构完整,地质地貌完好,有野生物种 3600 多种。 山清水秀,曲径通幽,有千奇百怪的石林,雄伟壮观。 大小瀑布 17 个。 “ 望天鹅 ” 火山口位于望天鹅主峰,海拔 2051. 4 米,与天池遥相呼应,望天鹅火山是一个巨大的中心式喷发和溢流的玄武质火山锥,是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卫星照片显示为南北长 12 公里,东西宽 18 公里,呈不规则图形,直径为 45公里,火山喷发于 100 万年前,是 亚洲 第一个火山喷发口,与天池明显不同的是昼夜温差小,火山口周围壁陡,裸露的岩石把白天吸收的热量夜间释放,适应于各种植物生长,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登山攀岩、旅游探险的好去处。 自然条件对项目的影响 上述自然条件对项目总体影响不大,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和造价。 本项目地处北温带,全年施工期短,只有六个月左右,其中三个月为雨季,对工程施工有许多不便。 加之冻土深度大,路面厚度设计除结构计算厚度外,还要考虑防冻厚度要求,管线等人工构造物基础埋深也相 应增大,致使工程造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建设规模 新建漫江镇漫江村至前进、枫林村乡村水泥道路,总长 3300 米村路,宽度 ,总计铺装水泥路面 14850平方米; 新建过路涵洞 10个 , 1 公里处 6 个, 2 公里处 4 个。 ; 新建道路两侧排水沟 6600米。 道路工程 技术标准 根据道路原有状况和道路性质,道路建设标准参照《吉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中一级田间道路进行建设。 其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道路荷载:水泥混凝土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 100KN; 最大纵坡:小于 或等于 8%; 路面宽度: (参照采用); 路面横坡: — %; 雨水排水工程 暴雨强度公式: q = 1600(1+)/(t+5)( L/s 104m2) 式中: q— 设计暴雨强度( L/), p— 设计降雨重现期(年), t— 降雨历时( min), t— t1+mt2 t1— 地面集水时间(分钟),本项目采用 12min。 m— 折减系数 暗管 m=2 t2— 管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Q = ψ Fg 式中: Q— 雨水设计流量( L/S) F— 设计汇水面积( hm2) ψ — 设计径流系数 第五章 工程方案 道路工程 设计原则 ( 1)充分认识本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保证其具备应有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主干路的功能和作用。 ( 2)处理好本项目与地区路网及其规划的关系,合理选择交通流集散点位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合,减少相互干扰,为车辆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3)处理好与沿线用地规划的关系,在既不限制其发 展又方便其使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路线与重要控制点的距离。 ( 4)项目建设与现有道路相协调。 ( 5)考虑平纵面线形的协调,满足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填挖方工程量。 编制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 2020年 3 月);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 (JTGB012020 );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0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2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20 道 路平面、纵断面 本工程平面线形设计中遵循路线走向设计原则,根据道路等级及其功能,正确运用城市道路技术指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均衡性,确保行车安全、舒适。 纵断设计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填挖方量。 为保证道路排水,最小纵坡控制为 %, 考虑减少土方工程量,道路最大纵坡控制为 %。 在近期建设区域,道路纵断设计要与区域地坪标高衔接。 在暂不开发区域,纵断设计又要保证与周围自然地形的协调。 道路横断面 : 道路横断面设计结合本工程各道路的所处地理位置 、道路等级及交通量预测和车道数计算结果,按照道路横断面布置既要满足交通功能又要结合远期规划,根据道路功能、工程特点,参照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20);《吉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道路横断面型式确定为单幅路,具体参考如下: 机动车道采用直线坡形式,坡度方向由内向外,抛物线公式为:Y=(2/B)n1*i*Xn ( B=16m, n=)。 车行道设计横向坡度为 %,坡度方向由内向外。 根据 漫江 镇总体规划,拟建道路横断面形式如下: 序号 起止点 规划道路长度(米) 宽度(米) 道路横断面 车道 1 漫江村至前进、枫林村 3300 注:根据《吉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一级田间道路面宽度取 6 ~7m,考虑漫江村的实际情况及资金状况,本工程路面宽度取。 纵断设计: 工程位置处地势自然坡度较缓。 本项目的纵断面设计是在保证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并充分考虑了水利要求、防洪要求、周边建筑物使用道路的要求、敷设各种管线的要求而定的,也考虑道路本身结构稳定的要求和控制土方填方高度,降低周边土地开发成本的要求。 鉴于以上要求,本次纵断面设计重点作了 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沿线其它与之相交道路设计标高是重要控制参数,保证相交道路与之平顺。 道路纵断面设计还需考虑道路两侧规划用地的要求,道路纵断面设计考虑路基平均填方高度。 一般路基路段在保证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较小纵坡和较长的坡长。 维持原线型不变。 路基工程 本工程区域内地势比较平坦,土基性质为耕土、粉土和细沙,道路沿途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位较低为干燥路段。 本次改造仍使用原有路基。 原路基结构为二灰碎石基础,厚度为 16cm。 路面工程 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节约资 金的原则,选择路面结构。 ( 1) 路面类型的选择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通常采用两种类型,即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①沥青属于弹性材料对超载不敏感; ②路面铺筑完面层后 ,即可开放交通; ③路面容易维修和养护。 ④路面行车舒适,噪音小。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点: ①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没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长; ②水稳性和温度稳定性不如水泥混凝土路面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 ①路面刚度大 ,强度高 ,板体性好 ,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扩散荷载能力; ②水稳性和温度稳 定性好,耐疲劳性强 ,使用寿命长; ③对油及大多化学物质不敏感 ,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④在正常设计、施工、养护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量和养护费用均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