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膜下滴灌毕业设计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支渠均为东西走向。 ( 4)通过对灌区来水量和用水量的分析计算,进行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确定灌区规模,并提出相应解决供需矛盾的水利措施或农业措施。 ( 5)对该场典型灌、排渠系进行渠道纵横断面 设计,确定各级灌、排渠系纵横断面尺寸及有关水利要素,要求绘出典型灌、排渠系纵横断面图 6~8 张。 ( 6)典型渠系建筑物(桥、涵、闸)的设计,要求有水力计算及平面、剖面图。 ( 7)进行喷(滴)灌工程系统的规划设计,并要求绘出喷(滴)灌工程系统的平面布置图(附有设计说明书)。 3 2 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情况 ( 1)灌区位置 H农场位于准葛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 W市 28km 处,地理位置为东经 87176。 10′ 52″ ~87176。 27′ 23″,北纬 43176。 55′ 52″ ~44176。 03′ 10″,西以 T河与 C市相望,东以 A乡相邻 ,北以 B乡为邻,南以过境与 S农场接壤。 全场北长约 12km,东南宽约 9km,总面积为 8 410 亩左右。 ( 2)灌区地形地貌 地貌类型属准葛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山前冲积,洪积扇子中下部扇缘地带。 海拔高在 520~616m 之间,南北高差 96m,地面平均坡降 %,南部坡度较大 (约10%),北部较缓 (约 5%)。 整个地形为大区平坦,中区起伏。 西部沿 T河一带有明显的冲沟和起伏 (详见 1:10000 地形图 )。 气象 本区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天气变化主要为西风急流所控制,冬季 为强大蒙古高压所盘踞,以干燥寒冷著称 .夏季蒙古高压消失,由西及西北方向来的气流,带着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水体入侵本区,形成夏季山区较丰富的降水。 现以用某气象站 50多年的观测资料,摘录如下: ( 1)气温和日照 该农场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内温度变化很大,多年平均温度为 ℃,极端最高气温为 42℃ (出现在 7~8 月份 ),极端最地温度为℃ (出现在 1~2月份 ),气温绝对年变幅在 70℃以上。 ≥ 10℃的积温为 3400℃左右。 ( 2)霜冻 初霜为 9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终霜在翌年 4 月上旬,极个 别年份延至 5 月上旬。 无霜期为 140~180d,多年平均为 165d。 冰冻期一般自 11月下旬到翌年 3月中旬。 多年平均冻土深度为 ,最大冻土深度在 以上。 多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 63%,最低为 48%。 历年生育期 (4~10 月份 )平均相对湿度为 51%。 4 ( 3)降水与蒸发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其中 4~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 70%以上,历年最大日降水量为 30mm,出现在 80 年 6 月 28 日。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植物生育期 (4 月 ~10 月份 )历年平均蒸发量为,占全年的 %以上,最大一日蒸发量为 ,出现在 81 年 4 月28日。 详见附表 1。 多年平均初雪出现在 11 月 4日,于次年 4月初消完,多年平均积雪厚度为23mm,最大一次积雪厚度为 39cm,出现在 1976 年 3月 2日。 ( 4)风速风向 常年主要风向为西北风,该风向为东南风。 当东南风来临时,为晴天或旱天的象征。 当西风和北风来临时,为阴天或下雨天的象征。 每 5月中、下旬和 7~8 月间,常有东南方向吹来的热干风,对小麦、黄豆、油菜等作物有所危害。 历年最大风速为 ,出现在 5月份。 水资源 ( 1)地面水源 主要来自于T河,T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属冰川融合性河流,河道上 设有哈地坡水文站,T河哈地坡站历年逐月平均流量见表 21。 灌区主要由T河东干渠引水。 在 T河上游设有 T渠首,渠首从 T河引水比 %,经左岸总干渠到某钢铁厂下游后,分为东、西干渠,西干渠仍沿原总干渠在 T河左岸走向,东干渠则由跨河渡槽从总干渠引水,直接供给总干渠,分水比为 %。 5 表 21 T河哈地坡站历年逐月平均流量 单位( m3/s)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1970 1971 1972 1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3 1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2 14 1987 1988 1989 1990 15 1991 1992 16 16 1993 1994 11 23 15 1995 16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6 (2) 地下水源 该场位于冲积洪积扇中、下 游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据近年电测及现有机井的调查证明:在地下 120m 以内有 2~ 3层含水层,含水层总厚度可达 50~60cm。 目前,全场共打机井 80眼,用于农田灌溉有 71眼井,平均单井出水量为 130 m3/h。 设计年提水量可达 1400 410 m3。 地下水是调节枯水期水量的地下水库,用于补充地表来水不足。 (3)来水过程频率分析 ①将实测资料由大到小排列,列入表 2- 2中( 4)栏。 ② 由公式 p=m247。 ( n+1) 100%计算经验频率,见表 2- 2,并将 x与 p对 点 绘于概率格纸上。 ③计算系列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x平均 =(∑ xi) /n=④计算各项的( ki1),列入表 2- 2中( 6)栏。 ⑤计算( ki1) 2,列入表 2- 2中( 7)栏。 ⑥计算( ki1) 3,列入表 2- 2中( 8)栏 ⑦绘制频率曲线。 本设计频率曲线的绘制采用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陈大春老师开发研制的《 p3line 新矩法》绘制。 将按大小排列的年来水流量 xi 依次输入软件中,经多次调试,最终选定当 Cv=, Cs= 时,频率曲线与实际点据拟合良好。 频率曲线见图 21。 表 22 T 河哈地坡站年来水量计算表 资料 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的计算 年份 来水流量 xi 序号 按大小排列的 xi 模比系数 ki1 (ki1)2 (ki)3 p=m/(n+1) m3/s m3/s ki ( %) ` 1 1971 2 1972 3 1973 4 1974 5 1975 6 1976 7 1977 8 1978 9 7 续表 22 资料 经验频率及统计参数的计算 年份 来水流量 xi 序号 按大小排列的 xi 模比系数 ki1 (ki1)2 (ki)3 p=m/(n+1) m3/s m3/s ki ( %) 1979 10 1980 11 1981 12 1982 13 1983 14 1984 15 1985 16 1986 17 1987 18 1988 19 1989 20 1990 21 1991 22 1992 23 1993 24 1994 25 1995 26 1996 27 1997 28 1998 29 1999 30 2020 31 2020 32 2020 33 2020 34 2020 35 总计 8 图 21 T 河哈地坡站月来水流量频率曲线 4) 设计典型年的选择及设计 ①典型年选择的原则为: a:选择年径流量接近与设计年径流量的代表年径流过程线 b:选择对工程较不利的年径流过程线 ② P=75%的设计典型年的选择,由图 21查的 Q= m3/s,与 Q= m3/s 相近的年份,由表 21查 得,如下: 1981 年 : Q= m3/s ; 1987 年 : Q= m3/s; 1988 年 : Q= m3/s 由于 H农场地面水资源主要来自头屯河,但是河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与农业用水矛盾很大,特别是春季缺水严重,从作物灌溉制度可知: 灌区作物在 4月到 9 月有用水要求,在选择典型年时,考虑 4月到 9 月的月平均流量。 分别计算 1981 年、 1987 年和 1988 年的 4 月到 9月份的各月的平均流量,计算结果见表 24 表 24 年枯水各月份平均流量计算表 单位 : ( m3/s)( p=75%) 年份 1981 1987 1988 49 月的来水总流量 Q m3/s\ 9 从表 24中可以看出, 1981 年和 1987年 4月到 9月的来水总流量基本相近,从表 22中可以看出 1987 年的年平均流量比 1981 年的年平均流量小,因此选择1987 年作为对应频率的典型年,此时需要将 1987 年各月径流过程进行分配: 修正系数: k= Q 年,设 /Q 年,典 查图 21: Q 年,设 ( p=75%) = m3/s Q 年,典 ( p=75%) = m3/s 带入修正系数公式: k( p=75%) =,流量修正见表 25。 表 25 T 河哈地坡站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表( p=75%) 流量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合计 Q代 ( m3/s) Q代来 (万 m3) K Q设代来 (万 m3) (备注: Q 代 :代表年平均流量; Q 代来 :代表年来水量; Q 设代来 :设计代表年来水量 ) 灌区土壤及水文地质 该灌区土壤类型有灰漠土,草甸土,盐土和碱土四大类九个土种。 土层一般东部和南部较薄,大约 1~ 2m 厚。 西部、北部较厚,大约 2~ 10m 厚。 土质由南向北为中壤,重土壤至重粉质壤土,其物理性质见附表。 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2%以上的土地占全场耕地面积的 25%,在 1%~ 2%的土地占 67%,有机质在 1%一下的占 8%。 在过境公路以北 的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逐渐加重,其含盐总 量大于 %,已超过了各种作物最大限度耐盐量,同时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小于 3m,在灌溉季节可上升至 左右。 地下水矿化度在 2~4g/l 之间,且地下水径流条件差,故急需采用农田排水措施。 据测定,该地区排水模数为 ;地下水临界深度取 ~。 材料 ( 1)该场西部边界 T河床滩地上有丰富的沙砾料,(卵石直径为 20~30cm),这为灌区渠道及其他建筑物修建提供了良好的建筑材料。 ( 2)场内干渠进水口底版高程应与河东干渠渠底底版高程同高,即为。 ( 3)该场的地面水水费为 /m3,地下水水费为 元 /m3。 10 ( 4) H农场地形图一张( 1: 10000)。 ( 5)灌区技术指标参数。 ① 新疆是内陆干旱灌溉农业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牧业。 因此,灌溉水在农业产值中占的比重比较大,经实地调查,该区水利分摊系数为。 ② 技术经济指标及参数,如典型年灌区农业平均亩产值,亩投入(包括种子、肥料、机耕、水费、农业税、农田田间管理等投入),渠系水利用系数及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水率等这些指标及参数有些可以通过灌区调查获得,有些可以根据灌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