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浦区武墩镇卫生院病房楼工程土木工程框架结构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KN/m 作用在楼面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标准值为: 梁及填充墙自重: gAB1 =g CD1 = ++=gBC1 = KN/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0 页 共 113 页 板传来荷载: gAB 2=g CD 2= 3=g BC2= = 活载(图 41b) 楼面活载: qAB= qCD= 2 6/2=6KN/m qBC= =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恒载(图 42) 边跨连系梁自重: 6 25=27KN 粉刷: 2( ) 6 17= 600mm 高女儿墙: 6 = 粉刷: 2 6 17=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6 6 = 次梁自重: 6 25=27KN 梁侧粉刷: 2( ) 6 17= 次梁传来屋面自重: ( 63+6) 6 = 顶层边节点之中荷载: G4A=G4D=118KN 图 42 恒载顶层集中力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1 页 共 113 页 中柱连系梁自重: 6 25=27KN 粉刷: 2( ) 6 17=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6 6 = ( 6+) = 次梁自重: 6 25=27KN 梁侧粉刷: 2( ) 6 17= 次梁传来屋面自重: ( 63+6) 6 =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4B=G4C= 活载 Q4A=Q4D= 6 6 = Q4B=Q4C=3 6 +( +6) =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恒载(图 43) 边柱连系梁自重: 27KN 粉刷: 铝合金窗自重 : 2 2 = 窗下墙体自重: ( ) = 粉刷: 2( ) 17= 窗边墙体自重: ( 2) = 粉刷: 2 ( 2) 17= 连系梁传 来楼面自重: 6 6 = 次梁自重: 6 25=27KN 梁侧粉刷: 2( ) 6 17= 次梁传来楼面自重: ( 63+6) 6 =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A=GD= 框架柱自重: GA’ =GD’ = 25=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2 页 共 113 页 中柱连系梁自重: 6 25=27KN 粉刷: 2( ) 6 17= 内墙自重(忽略门窗按墙重量计算):( )( ) =42KN 粉刷: 2( )( ) 17=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6 6 = ( 6+) = 次梁自重: 6 25=27KN 梁侧粉刷: 2( ) 6 17= 次梁传来楼面自重: ( 63+6) 6 =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 载: GB=GC= 柱传来集中荷载: GB’ =GC’ = 25= 活载: QA=QD= 6 6 2=9KN QB=QC=3 6 2+( +6) 2= 图 43 恒载中间层节点集中力 风荷载 已知基本风压 W0=,地面粗糙度属 B 类,按荷载规范 Wk=β zμ sμ zW0。 风载体型系数μ s:迎风面为 ,背风面为 ,因结构高度 H=30m(从室外地面算起),取风振系数β z=,计算过程如表 41 所示,风荷载图见图 44。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3 页 共 113 页 图 44 横向框架上的风荷载 A1=( +) /2 6= A2= 6= m2 A3= 6= m2 A4=( +) 6= m2 表 41 风荷载计算 层次 β z μ s Z( m) μ z W0( KN/m2) A( m2) Pi( KN) 4 1 3 1 2 1 1 1 1 地震作用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i 的计算 ( a)集中于屋盖处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G4 50%的雪载: 42= 层面恒 载: 42= 橫梁: 6 2 15+ 8=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4 页 共 113 页 纵梁: ( 27+) 4 7= 女儿墙: (+42) 2= 柱重: 25 8 4= 橫 墙: ( ) 21 +[( ) ] 2= 纵墙: [( ) 2] 14+[() 12+ 2] = (忽略内纵墙的门窗按墙重量计算) 铝合金 窗: 28 2 1/2 = G4= ( b)集中于三、四 层处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G3~ G2 50%楼面活载: { 6 2+ 6 2+[42 (6+)+(426 2) 6] 2} = 楼面恒载: 42 = 横梁: 纵梁: 柱重: 2= 橫墙: 2= 纵墙: 2= 钢窗: 2= G3=G2= c)集中于二层处的质点重力荷载标准值 G1 50%楼面活载: 楼面恒载: 横梁: 纵梁: 柱重: 25( +) /2 8 4= 橫墙: + 纵墙: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5 页 共 113 页 钢窗: 2= G1=7952kN 地震作用计算 ( 1)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 在计算梁、柱线刚度时,应考虑楼盖对框架梁影响,在现浇楼盖中,中框架梁的抗弯惯性矩取 I=2I0;边框架梁取 I=;在装配整体式楼盖中,中框架梁的抗弯矩惯性取 I=;边框架梁取 I=,I0 为框架梁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截面惯性矩 ( C30 混凝土: E= 27 / mKN )。 表 42 横梁、柱线刚度 杆件 截面尺寸 Ec (kN/mm2) I0 (mm4) I (mm4) L (mm) i= Ec I/L (kN mm) 相对 刚度 B(mm) H(mm) 边框架梁 300 600 30 109 109 6000 107 1 边 框架梁 300 450 30 109 109 2700 107 中框架梁 300 600 30 109 109 6000 107 中框架梁 300 450 30 109 109 2700 107 底层框架柱 600 600 30 109 109 5150 107 中层框架柱 600 600 30 109 109 3900 107 框架 柱的侧移刚度 D 值按下式计算: 212ccc hiD 式中,一般层:cbc iiK K 2K。 2  底层:cbi iK。  KKc 各层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计算见表 43( C30 混凝土: E= 27 / mKN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6 页 共 113 页 表 43 框架柱 横向 侧移刚度 D值 项目 K= ∑ ic/2iz( 一般层 ) K=∑ ic/iz (底层 ) α c=K/(2+K)(一般层 ) α c=(+K)/(2+K)(底层 ) D=α c iz (12/h2)(kN/mm) 根 数 层 柱类型及截面 二 至 四 层 边框架边柱 (600 600) 4 边框架中柱 (600 600) 4 中框架边柱 (600 600) 12 中框架中柱 (600 600) 12 底层 边框架边柱 (600 600) 4 边框架中柱 (600 600) 4 中框架边柱 (600 600) 12 中框架中柱 (600 600) 12 ic:梁的线刚度, iz:柱的线刚度。 底层: ∑ D=4 (+)+12 (+)=二~四层: ∑ D=4 (+)+12 (+)=( 2)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 表 44 框架顶点假想水平位移△计算表 层 Gi( KN) ∑ Gi( KN) ∑ D(kN/mm) ∑ Gi /∑ D (层间相对位 移 ) 总位移△ (mm) 4 3 2 1 7952 注: D值计算方法详见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则自振周期为 :  01 T = = 其中: α 0为 考虑结构非承重砖墙影响的折减系数,对于框架取 , △ 为框架假想水平位移,计算见表 44。 ( 3)地震作用计算 根据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地震分组为二 组 , 场地 类别为二类场地土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表 特征周期 Tg=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7 页 共 113 页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由于 T1Tg,α 1=η 2α max=1 =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Geq== = T1= =,故 不 需考虑框架顶部附加集中力作用 框架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结构底部: Fek=α 1Geq= = 各楼层的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由表计算列出。 表 45楼层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计算表 层 Hi(m) 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