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及钢筋的技术、质量建筑施工与管理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筑物的主要控制线的位置,并由此建立总平面轴线控制网。 在建筑物控制网的四边上,测定建筑物各大角的中线或轴线的控制桩。 测设时要以各边的两端控制桩为准 ,量通尺测定该边上各轴线控制桩后,再校核各桩间距。 ( 1) .铁件固定焊在顶板钢筋 上 ,待砼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根据控制网轴线关系,将各点投测在预埋件上,校核无误后刻上十字,用钢冲在十字的相交处冲上记号,用红油漆描好,作为向上投测的依据。 ( 2) .在各层楼板面内控基点的相应位置预留 150150mm 预留孔洞,作为向上投点的通光孔。 每层向上投点时孔上放一块毛玻璃作为光靶,每次投点时将激光铅垂仪分别架在每个基准点上严格对中,整平,然后投点。 为了消除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每一个基准点上投四个点,即仪器转 90186。 、 180186。 、270186。 、 0186。 四个角度,分别投影,形成四边形 4 其中四边形对角线 的交点就是要投测的控制点。 每层控制点投到施工层后用仪器、钢尺进行检验,闭合后方可放线施工。 ( 1) 现场建立统一的水准网点 现场建立统一的水准网点,水准网点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引测。 ( 2)177。 以下标高控制。 177。 以下施工阶段,在基坑内设置固定水准点。 为了控制基础和177。 以下各层的标高,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应在基坑四周的护坡桩的砼面上,各涂一条宽 10cm 的竖向白漆带。 用水准仪根据 统一的177。 水平线,测出各白漆带上顶的标高 ,然后用钢尺在白漆带上量出177。 以下,各负整米数的水平线 ,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 ,校核四周护坡桩上各白漆带底部同一标高的水平线 ,当误差在177。 3mm 以内时认为合格。 在施测基础标高值时,应后视两条白漆带上的水平线以作校核。 (3).177。 以上标高控制 177。 以上主体施工时,先用水准仪根据两处水准点或177。 水平线,在首层内外墙上测出177。 或177。 标高线,将水准仪架设在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177。 3mm 以内,在 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标高误差全高度应不超过 15mm。 ( 4) .测量放线质量 控制 : 测量采取“三固定”措施 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除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外,并按规范要求定期、准确、全面地进行观测。 同时采取“三固定”的措施,即仪器固定(含附件)、人员固定、观测线路固定(包括镜位固定和观测次序固定)。 设立专门的测量放线小组,测量仪器 及工具事先检查、定期校正。 测量控制的重点是保证建筑物垂直的控制 第 五章 主体工程施工 一 、钢筋工程 Ⅰ、Ⅱ、Ⅲ级钢筋。 本工程钢筋采用现场加工 制作,手工绑扎,钢筋的运输采用现场配备的塔吊,辅以人工搬抬到位。 ( 1)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每一区段现场配备如下机械 : 钢筋切断机: 2 台 钢筋调直机 :2 台 钢筋弯曲机 :2 台 ( 2) .机械的平面布置参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原材及半成品的堆放均位于塔吊的回旋半径之内。 ( 3)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 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 1)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 2)钢筋弯心直径为 ,平直部分为 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装半圆弯钩为 ,对直弯钩为 ,对斜弯钩为。 ( 3)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 D,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 ( 4)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 5)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 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 12 以上钢筋, 22铁丝绑扎直径 10 以下钢筋。 ( 1)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 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 2)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 3)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 部的负钢筋 (面加筋 )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 4)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 5) .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 考虑到钢筋连接工艺对工期的影响,计划直径不小于φ 20 的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直径小于φ 20 的钢筋采用绑扎或焊接连接,搭接电弧焊作为辅助连接手段。 ( 1)钢筋闪光焊 ①对焊工艺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 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