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县牲畜养殖棚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 坚持项目建设与新疆及区域现代畜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项目建设与促进区域畜牧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项目建设与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项目建设面向市场,实行良种繁育、养殖、销 20 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坚持项目建设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良种畜的养殖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原则; 坚持项目建设严 格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实施,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原则; 坚持项目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项目建设的目标 本项目建设将紧密结合泽普县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按照自治区围绕畜牧业调整农业结构的指示精神和实施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建设要求,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大力发展畜牧业 生产基地为突破口,以提高 牲畜 养殖和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在项目区建设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化 牲畜 生产小区群,成现代化的养殖示范基地。 21 第六章 建设 内容 项目选址 基本 原则 本项目 属新建项目 , 新建棚圈地 址选择时要符合以下要求: 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地势干燥、通风良好;水、电、通讯等方面具备良好条件;居民区与场址的距离符合畜牧业生产的要求; 所选 地 址面积的大小,应能满足生产要求,并有发展余地及预留空间。 达到《 牲畜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与管理标准》提出的 : 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当地建设发展规划。 养殖 小区 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 养殖 小区 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交通方便,有稳定水、电供应,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养殖小区附近应有条件获得足够的青粗饲料供应。 养殖小区)的整个功能区合理,分为生产区、管理区、服务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三大部分,管理区和生 22 产区应处在上风向,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应处于下风向。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 牛 羊 养殖小区的基础设施,解决小区内水、电、路三通问题,配套粪污处理及防疫设施。 建筑要求 标准 棚址选择 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干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段平坦且排水良好之处,应 避开冬季风口、低洼易涝、泥流冲积的地段,并要考虑放牧、饲草(料)运送和管理方便。 建筑朝向 坐北朝南或南偏东不大于 15176。 建筑形式 棚圈 采用半开放式;产房采用半开放式;屋顶 彩钢屋顶。 舍内平面布置 采用 双 列 式单 走道形式, 中间 为饲料通道,南 北 侧为清粪通道, 中间 通道宽以 为宜。 牛的饲槽宽以 为宜 ,羊的饲槽宽以。 建筑尺寸 棚舍跨度不宜过小。 屋顶的跨度以 6m左右为宜,双坡、不等坡屋顶的跨度以 9m左右为宜;拱形屋顶的跨度以 、棚舍长度可根据场地的 地形走势、建筑结构材料、饲养规模来综合考虑。 建筑面积和运动场面积 23 每头成年牛所需的饲养面积以 8m2为宜,棚圈最大的建筑面积 1000 m2。 运动场面积以棚舍建筑面积的 2 倍为宜。 在棚舍西侧设一饲料间,其面积根据饲料存放量及贮存时间确定,建议每头牛配饲料间面积 m2(按每头牛日耗精料 5kg、存放 15 天,干草 8kg、存放 1 周计算),必要时东侧设一工作间。 每 20 头成年牛设产房一间,其建设面积以 1618 m2为宜。 产房可单建,也可与其他牛舍相连。 草料堆放可采用草垛或草料库,布置在距棚圈 20m 以上的侧风向处,占地面积按 10头牛 50 m2计算。 每只成年羊所需的饲养面积以 为宜,每栋棚圈的建筑面积 1000m2。 棚圈南侧设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以棚舍建筑面积的 2 倍为宜。 接羔舍所需面积可按羊舍建筑面积的 1/10计算。 草料堆放可采用草垛或草料库,布置在距棚圈 20m 以上的侧风向处,占地面积按每 100 只羊 20m2 计算。 羊群规模在 500 只以下时,若不设单独的草料库,可考虑在棚圈内临时堆放部分草料,其棚圈建筑面积可在原有基础上作适当增加。 通风 为满足冬季保温排湿,夏季降温及排除舍内污浊空 气的需要,棚圈一般采用南侧开放式建筑形式,北墙通风墙窗不宜少舍内地面面积的 10%。 湿度 舍内相对湿度不超过 75%。 抗风雪 24 不低于当地民用建筑抗风雪强度设计规范要求。 抗震 抗震裂度设计可按低于当地民用建筑 1 度设防。 栋间距 牲畜圈舍 栋与栋之间保持 15 以上 间距。 供水 有稳定的水源,水质良好。 冬季水槽中的水温应保持在0℃以上。 粪污处理 宜在距棚圈 50m 以上的下风向设堆粪场,对粪便集中处理,经自然堆沤腐熟后作为肥料使用。 防疫 应严格按照兽医卫生防疫要求进行。 注意净污分道,防止交叉;不从疫区购买 牲畜 ;对病 畜 及外来 畜 ,在远离棚圈20m 以上的下风向处利用活动围栏进行隔离观察;做好 畜 群、人员、圈舍、设备、运输车辆等的清选消毒,入口处设消毒槽;在饲养区四周宜设置防疫沟或隔离带。 防火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新建饲养 22500 头只规模牲畜养殖基 新建 9 个牲畜养殖生产小区; 新建 40栋标准化牲畜养殖棚圈; 每栋 棚圈建设面积 1000 平米。 25 牲畜养殖小区内布局 ( 1)小区群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 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地,不占耕地。 ( 2)牲畜养殖小区划分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 管理区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 50100 米)。 ( 3)棚圈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后备畜空怀畜舍、生长舍、肥育舍。 ( 4)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叉。 ( 5)畜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排污的要求,畜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向偏东、西 30 度以内。 ( 6)建筑布局紧凑,应节约用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棚圈 平面图 布局 示意图 见附图 26 第 七 章 主要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 方案与措施 泽普县牲畜养殖小区群牲畜标准化养殖采取对牲畜各自不同的生长 期采取 不同的饲养方式,生产流程见下: 仔 畜 断奶后入, 公畜 入育肥舍 育肥上市 , 母畜转入后备畜群。 可以根据 牲畜 的不同 生长生产 阶段的生理需求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生产技术 主要特点:① 临产 母 畜 小群 饲养,便 于饲养管理,避免损伤和减少应激,减少流产。 ②产 幼 栏按 1 个月 设计, 产前 2 周转入产房,产后 2周转出,幼 畜 4 个月 断奶后,立即转走 母畜 ,公幼 畜 转入育肥舍,母幼畜转入后备畜 舍,即可对产仔栏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空栏 不少于 一周,有利于卫生防疫。 后备、空怀畜 产房 1个月 妊娠 母 畜 淘汰育肥畜 分娩 4个月断奶 羊生长育肥 46个月,牛生长育肥 1618个月 上市 市 27 卫生防疫体系 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按照《动物防疫法》的精神,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与健全疫病防治体系,克服重治轻防,只治不防的消极被动错误思想,把 牲畜 疫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到实处, 做到圈不漏畜,畜不漏针 ,使牲畜免于率达到100%, 使之形成制度,坚持不懈,贯彻始终。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 牲畜 的不同生理、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以保证 牲畜 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防止营养缺乏病。 同时,搞好环境卫生,保持 畜 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冬天能防寒保暖,夏天能防暑降温,这样即有利于 牲畜 的生长,又可减少疫病的发生。 坚持自繁自养 自繁自养可以防止从外地买 牲畜 带进疫病,减少疫病的发生。 本项目 坚持自繁自养 繁育体系。 根据发展计划, 牛采用冷冻精液配种,羊采取使用鉴定合格的种公羊,按照 1:30的比例配置,同时,力争实现绵羊常温人工 授精技术提高种公羊利用率。 按消毒制度进行消毒 消毒是消灭病原体,清除外界环境的传播因素,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方法。 定期搞好猪场和猪舍环境卫生,并严格进行消毒,以减少疫病的发生。 在消毒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消毒药物、浓度和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药物的原则是广谱、高效、低毒、廉价、作用快、性质稳定、使用方便。 28 合理进行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是 牲畜 保健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在饲料中适量添加一些抗菌素类药物,不仅可以抗病,而且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 牲畜 的增重也有一定的效果。 按寄生虫控制程序进行驱虫 驱虫是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消灭病原寄生虫,减少或预防病原扩散的有效措施。 选择驱虫药的原则是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价廉。 驱虫时,要严格按照所选药物的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用。 按免疫程序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疫苗是防制 牲畜 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通过免疫接种疫苗,能使机体产生特异的抵抗力,减少和控制疫病的发生。 按 喀什地区牲畜免疫程序 进行预防接种,做到头头注射,个个免疫,尤其是 W等 重大动物疫病免,做到应免尽免,使免疫率达到 100%,使 牲畜 保持较高的免疫水平。 预防中毒 中毒性疾病对畜牧 业有一定的危害,应予以重视。 在生产实践中,应防止亚硝酸盐中毒、发霉谷物饲料中毒、食盐中毒、棉籽饼中毒和农药中毒等。 疫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 1)环境消毒 畜 舍周围环境每 23 周用 2%火碱等消毒药消毒 1 次。 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沟、下水道出口,每月消毒 1 次。 在大门口、 畜 舍入口设消毒池,消毒药物用 2%火碱等消毒药,每周更换 1 次。 ( 2)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 29 外线消毒( 15 分钟)。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 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 3) 畜 舍消毒 ① 空舍消毒:按以下程序进行消毒。 除粪 清扫 水洗 干燥 2%火碱等消毒液消毒 水洗 干燥 福尔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 进猪。 ② 带 畜 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可用 %新洁尔灭、%过氧乙酸、 %次氯酸钠等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喷雾的雾滴要求 50100 微米。 ③ 走廊过道消毒:定期用 2%火碱等消毒药进行消毒。 ( 4)用具消毒 食槽、水槽等用具每天进行洗刷,定期消毒,可用 %新洁尔灭或 %过氧乙酸等消毒药进行消毒。 畜群生产指 标 存栏畜指标 牛存栏 2500 头,羊存栏 20200 只。 . 2 出栏指标 牛年出栏 1500 头,羊出栏 19200 只。 繁殖成活指标 牛受胎率 88%、成活率 98%,羊受胎率 98%、成活率 98%。 出栏畜指标 出栏牛 平均体重 400 千克,屠宰率50%,出栏羊平均体重 50 千克,屠宰率 53% 饲草料利用指标 玉米秸秆、麦秸利用率达到100%。 饲料需要量 牛 :麦草 4 千克,青贮饲料 20 千克,精料 4 千克。 羊:麦草 千克,青贮饲料 2千克,精料 千克。 30 第八章 保障措施 项目管理 组织管理原则 本项目建设主体是泽普县畜牧兽医局。 项目区主要采用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分户管理因此在组织机构设置上主要坚持如下几项原则:统分结合,权责对等,产权明晰,科学组织。 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 成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项目建设工作,县畜牧兽医局和有关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由泽普县畜牧兽医局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项目由各乡镇经营管理,按现代管理模式,制定牲畜发展规划、标准化牲畜养殖小区建设计划。 31 人员 配备和定员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根据每户生产经营的需要,每个岗位配备适当的人。 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员配备的一般要求是: (1)人员配备建立在合理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以便充分挥发每个人的专长和积极性,使每个职工的素质不断提高。 (2)要使每人都有适当的工作量,使工作日尽可能达到满负荷工作,保证充分地利用工作时间。 (3)要做到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即在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和期限方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