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建材专业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8 增大,导致强度增长率及水化放热速率均较高。 同时,细度增加能导致泌水减少,但在高细度的情况下,对非引气混凝土来说,为满足工作性必须 增加需水量,并导致干缩增加。 此外,高细度的水泥使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能力降低 [10]。 水泥细度对砂浆抗裂性影响非常明显。 Harold 采用砂浆环开裂试验方法,水灰比、灰砂比 1:、存放于 21℃ 和 50%相对湿度下时,比表面积约为 240 ㎡ /kg的粗水泥的初裂时间为 14 天,是比表面积约为 380 平米 /kg 的细水泥的初裂时间( 7 天)的 2 倍 [11]。 不同细度水泥的混凝土暴露于自然条件下一年的抗冻试验也表明,水泥越粗,砂浆内部的微裂纹越少,其混凝土抗冻融循环能力越强 [11]。 美国的 Withy 分别于 1901 年、 1923 年和 1937 年成型了 5000 多个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试件,在室外暴露, 1975 年由 Washa 和 Wendt 发表了暴露试验的结果如图所示。 图 表明,用 7M 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50 年后抗压强度达到了 52MPa,而用 I 型水泥(当时的快硬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 10 年后强度开始倒缩; 1937 年按快硬水泥生产的 I 型水泥与现今水泥的平均水平很相似 [12]。 图 室外暴露条件下不同细度水泥强度随龄期的变化 颗粒分布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根据 Zur Strassen[13]的意见,水化作用是从熟料 颗粒的均一表面像核心的扩散反映。 对波特兰水泥 中 纯 C3S 进行测定,得到下列反应渗透深度值: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9 龄期 /天 1 3 7 28 渗透深度 /μm 2 3~4 6~7 Zur Strassen 对 C2S 进行测定得到以下数值: 龄期 /天 40 60 80 渗透深度 /μm 1 2 3 这表明阿利特含量高的水泥当中, 30μm 颗粒在 28d 水化 %,而小于 3μm的颗粒在拌合后短时间即已完全水化。 由此得到两条结论 [13]: ( 1) 0~3μm 颗粒部分(这部分颗粒使水泥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对于早期强度时必不 可少的,但对后期强度则不起作用。 ( 2) 3~30μm颗粒部分是对后期强度起唯一重要作用的部分。 超过 30μm的颗粒只是部分水化,它们对强度所起的作用是很小的。 赵飞 [20]等人认为: (1)不同大小的颗粒,其水化活性有很大差异,粒径越小,水化活性越高,具体表现在,随着颗粒的细化,对水分子的吸附能力及离子溶出能力大大提高,浆体的极化能力增强,浆体初始结构形成时间缩短,早期硬化浆体结构形成时间提前,形成速度加快,水化放热曲线的诱导期缩短,加速期的反应速度加快,放热速率和放热量增大。 (2)不同大小的颗粒,各自强度 的发挥也很不相同。 0~30μ m 颗粒的强度发挥正常,粗颗粒在早期只达到很低的强度, 0~10μ m 和 0~5μ m 的细颗粒在早期就达到较高的强度,但后期强度几乎没有增长,甚至产生倒缩。 (3)致使 0~10μ m 和 0~5μ m 细颗粒的后期强度发挥不好的原因是它们的水化反应速度太快,水化产物的胶结性能不好,胶结点的牢固程度较低,早期浆体结构易通过溶解和再结晶而破坏。 目前比较公认的水泥最佳性能的颗粒级配为 [14]:3~32μm颗粒总量不低于 65%,< 3μm细颗粒不超过 10%,> 65μm和 < 1μm的 颗粒 越少越好。 因为 3~32μm的颗粒对强度增长起主要作用,特别是 16~24μm 的颗粒对水泥性能尤为重要,含量 应当最多 ,< 3μm的细颗粒容易结团,< 1μm的小颗粒在加水搅拌中很快就能水化,对混凝土强度作用很小,且影响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水泥性能而导致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65μm的颗粒水化很慢,对 28d 强度贡献很小 [14]。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10 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 1) 水泥细度对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胶砂流动度的影响 测试了 4 种不同细度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流动度随细度的变化情况; 测试了 6 种另一粉磨方式的不同细度的 水泥的胶砂流动度随细度变化的情况。 ( 2)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的影响 测试了 4 种不同细度水泥按照统一配合比成型的 两种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试块的 7d、 28d、 56d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 7d、 28d 劈裂抗拉强度; 测试了 6 种不同细度水泥按照统一配合比成型的胶砂试块的 5d、 8d、 12d 立方体抗压强度 ( 3) 掺合料和减水剂对水泥细度和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相关规律的影响 测试了 4 种不同细度水泥在不掺减水剂、单掺减水剂、掺入减水剂和不同掺量的矿渣几种情况下的 7d、 28d 立方体抗压强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1 2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原材料 (1)水泥: 水泥粉磨所用的熟料为润江水泥厂出产。 熟料中 SO3含量为 %(厂家数据),理论计算得到水泥中 SO3为 %,水泥密度为。 本次实验采用 不同的粉磨方法制备 两种水泥,编号为 A 和 B。 磨制 A、 B 水泥的熟料相同,A、 B 水泥的石膏掺量也相同。 将熟料掺入 5%的石膏,采用球磨机磨制 20min,将粒径大于 5mm 的颗粒筛出,与下一次料一同加入磨机,粒径小于 5mm 的颗粒一部分经过 方孔筛,得到A1 水泥。 另一部分用振动磨分别磨制 5min、 10min 和 20min, 得 到 A A A4三种不同细度的水泥。 A A A A4 这四种水泥的实测比表面积分别为: 255 ㎡ /kg, 342 ㎡ /kg,360 ㎡ /kg, 393 ㎡ /kg。 根据课题的要求, 这里使用名义比表面积 250 ㎡ /kg、 300㎡ /kg、 350 ㎡ /kg、 400 ㎡ /kg 表征 A1~A4 水泥的细度。 将熟料过 5mm 方孔筛之后,加入振动磨中粉磨,分别在 5min, 10min, 20min,30min, 40min 和 50min 的时候打开振动磨的卸料口卸料 20~30s,将 6 次卸出的熟料分别经过 方孔筛,即得到 B1~B6 水泥。 由于 粉磨过程中未加入石膏, B水泥在使用时须掺入 5%的石膏调凝。 (2)砂 试验用中砂产自湖南岳阳,其性能指标见表。 中砂基本性能表 表 . 表观密度( Kg/m3) 2690 筛孔尺寸 ( mm) 筛余质量( 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 堆积密度( Kg/m3) 松散 紧密 1570 1630 空隙率 ( %) 松散 紧密 含泥量( %) 筛底 产地 岳阳 细度模数 (3)石子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2 碎石分大、小两种粒径,性能见 表 、表 : 碎石( 5~ 10mm)的性能(产地:歌乐山) 表 表观密度( kg/m3) 2670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 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堆积密度( kg/m3) 松散 1380 0 0 0 紧密 1470 0 0 0 空隙率 松散 0 0 0 紧密 120 含粉量( %) 1670 产地 歌乐山 190 筛底 20 碎石( 5~ 20mm)的性能(产地:歌乐山) 表 . 表观密度( kg/m3) 2670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 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堆积密度( kg/m3) 松散 1400 0 0 0 紧密 1520 1215 空隙率 松散 730 紧密 2750 含粉量( %) 280 产地 歌乐山 10 筛底 15 (4)磨细矿渣 矿渣为重钢矿渣,烘干后粉磨 50min,通过 30μm方孔筛 ,得到磨细矿渣。 (5)减水剂 减水剂为科之杰 TSPC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推荐掺量 %。 (6)水 拌合用水为重庆当地的 自来水。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3 试 验方法 (1)水泥密度和比表面积测定试验 水泥的密度用李氏瓶测定; 水泥的比表面积 根据《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GB/T 80741987)相关规定,利用勃氏比表面积仪测定。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测定试验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 根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1989),测定。 (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试验 水泥的胶砂流动度测定 根据 GB/T24192020 进行,胶砂的制备方法参照标准GB/T24192020。 (4)胶砂强度试验 胶砂强度试验方法参照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GB/T17671 1999),将原材料砂筛除 5mm 以上的颗粒,替代 ISO 标准砂进行试验。 采用 UJZ15搅拌机进行搅拌, ZT96 振动台 进行振动。 成型后带模养护 24h,拆模后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 用 KZJ500 抗折试验机和 NYL60 型 60t 压力机测砂浆强度试块的5d, 9d 和 14d 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5)混凝土 试验 参照 JTG E 3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采用西南地区原材料,利 用 30L 混凝土 搅拌机进行混凝土的拌合,成型 100100100 的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参照 GB/T500802020《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方法》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参照 GB/T500812020《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方法》测定混凝土的 7d、14d、 28d、 56d 抗压强度和 7d、 28d 劈裂抗拉强度。 具体试验过程详述如下: (1)细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 用固定的配合比 拌制和成型 两 种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每组四个细度,每个细度测 7d、 28d、 56d 三个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强度测试采用 Amsler 公司生产的79147 压力机进行。 (2)细度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利用表 9 所示的配合比成型混凝土,每个细度测 7d 和 28d 两个龄期的劈裂抗拉强度。 7d 强度测试采用 无锡建材仪器厂生产的 10t 液压万能试验机 , 28d 强度测试采用 无锡建材仪器厂生产的的 NYL60 型 60t 压力机。 (3)细度对掺合料和减水剂与抗压强度相关规律的影响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4 改变 配合比 中减水剂和掺合料的掺量, 成型混凝土 4 组,每组四个细度,每个细度测 7d、 28d 两个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水泥细度对标稠、凝结时间、胶砂流动度的影响 15 3 水泥细度对标稠、凝结时间、胶砂 扩展 度的影响 水泥细度对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采用 A 组水泥,测得水泥试样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随水泥细度的变化情况如 表 所示: 水泥细度与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关系 表 比表面积 /(㎡ /kg) 250 300 350 400 标准稠度用水量 /% 26 结果很明 显,标准稠度用水量随细度变化基本先快后慢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并不是很大。 A1 号水泥( 比表面积 255 ㎡ /kg)流动度与其他细度水泥差别很大,这应该是由于其 粉磨方式与其他三种水泥不同,其他三种水泥( A2~A4)采用球磨机粗磨,振动磨精磨的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