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比较分析。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利弊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筹资 、投资、利润分配等财务事项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也统一设置、核算,母公司以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各子公司的财务部门自身无自主权。 母公司财务部门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的“总管”,子公司在财务上被设定为母公司的二级法人。 总的来说,母公司拥有所有子公司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直接决策权以及对其所有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经理人员 的 任免权。 首先,集团公司可以集中资金完成集团的战略性目标。 使集团的全部资金在子公司之间能得到优化、合理的资源配置,达到重点资金应用于重点子公司的目的 ,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的合作意识,使集团公司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集团公司战略性目标的实现。 其次,集团公司可以凭借其优质的资产和良好的信誉,进行有效的融资决策。 多种融资渠道,拓宽了集团公司的融资选择,保证融资资源足够优质。 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广泛、大量的筹集所需资金,保证整个集团公司资金的顺畅,有助于实现集团公司战略性目标。 最后,集团公司在税务上,实行统一核算和统一纳税,集中缴纳所得税,各子公司不用自负盈亏,将亏损子公司与盈利子公司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集团整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5 体实力,增强集团公司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战略性目标的实现。 第一,集团公司决策信息不灵,容易造成效率低下。 第二,决策的灵活性较差,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 由于决策集中、效率降低,容易延误经营的商机。 第三,集团公司制约了子公司理财的积极性、经营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集团缺乏活力。 第四,不利于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不能规范产权管理行为。 第五,集团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无法完善,很难对子公司进行合理的业绩评价。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利弊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 母公司与子 公司之间达成分权协议,重大财务决策权归母公司,按重要性原则对集团控股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控制、管理、决策权进行适当划分;对于战术性问题,由各成员公司自行运作管理,集团控股公司给予宏观指导;对于方向性、 战略性的问题,母公司必须集中精力搞好市场调研,制定集团规划,把握 集团发展方向,拥有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 [3]。 “分权式” 财务管理模式和“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相对的两种模式,就是针对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缺点而应运产生的。 这种管理模式有下列几个优点: 第一, 增强子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 应速度 ,增强 子公司灵活性。 第二, 集团公司让子公司自行融资,有 利于培养子公司的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使之更加谨慎地使用资金、 重视资金。 第三, 子公司发挥充分主观能动性, 增强决策的灵活性, 使之能够做到 紧盯市场,抓住商机,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 首先,集团公司的财务权力 受到子公司经营自主权的影响,减弱了集团公司资金优化和资源配置的能力。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6 其次,分权式必定会导致分权过度,使整个集团的生产经营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导致资源重复浪费,减弱了集团公司的企业竞争力和向心力,不利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性目标的实现。 再次,当集团公司给予子公司足够的权力,子公司往往会各为其主,财务管理活动脱离 集团 公司初始目标,不规范的使用资金。 增大了使用资金的数量,削弱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使集团公司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 最后,分权使子公司野心膨胀,假如监督不力,子公司会出现私自建立小金库的现象。 (三)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利弊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缺点和不足促使出现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 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相组合的模式,同时强 调了两种模式的优点,同时 又尽力克服两种模式的不足。 强力控制是这种 财务管理 模式的 要点,它不同于集权模式,并不追求过程管理,而是追求控制点的管理。 通过严密的逐级申报、审批制度,发挥集团公司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 性。 鼓励所有的下属公司参与到市场竞争的环节,增强了集团公司的活力和 竞争力。 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优点相结合的典范。 通过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目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有利于集团内部所有公 司发挥主观能动性,降低了集团公司集体风险,降低集团公司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集团内部子公司的积极性、集团的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 集团抗风险能力,使集团决策更加合理化。 最终达到努力实现集团战略性目标的目的 [4]。 由于不同子公司有各自的经营特点,对于集团整体利益的影响 大小各异,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集权或者分权模式,对其财务管理的集权或分权程度必须加以权衡。 所以,相融式财务管理 模式也 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种是,名义上是集权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7 与分权结合,实质上还是集权型财务管理,因此,不利于发挥子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或创造性。 不当的制度和策略,容易使集权式财务管理和分权式财务 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名存实亡。 并容易导致集团内部分化、瓦解,最终解散。 集权式财务管理和分权式财务管理,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各成员公司互相推诿、无人监管,将直接导致集团工作效率下降。 (四)三种财务管理模式利弊的比较分析 集团内部关系和管理特征,决定了必须使用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但为了保证公司的规模效益,加强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又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把握集团公司特点,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是每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难题。 选择适合的财务管理模式,更是每个公司决策的重中之重。 选择何种财务管理体制,要具体 的结合很多因素: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资本情况;集团具体的业务往来;资源配置情况和母子公司联系密切程度。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在选择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时,不要去考虑其集权与分权的具体程度,而是要找一个适合自己,能够促使自身极大发展的模式。 三、 新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 集成化 (一)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含义 第一次出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概念是在 1973 年,由 美国的哈林顿博士在《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这本书中,首次提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制造环节各系统的有机结合。 其中包括很多方面:产品设计、指导、管理、决策等。 这是一种对要素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这种结合充分考虑了组合和构造, 把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作为着力点。 这是对集成最好的阐述。 由上面关于集成的定义,可以把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定义为;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的进行财务管理信息的实时收集与处理,将财务管理和集团公司具体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在资本、资本流通、信息交流等方面,加强管理,以帮助集团提高生产效率、运营效率、经济效益。 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是将集成管理的理念运用在集 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它强调的是财务系统的整体优化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5]。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8 (二)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势 在市场经济中, 信息精准度 是 集团公司进行合理决策的 关键,因此, 要想做到真正的管理集成,就要先做到有效的信息集成。 在 集团公司 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每个环节都做到有效的信息收集、 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集团财务信息进行在造处理,以达到对集团财务活动集成化管理的目的。 其一,资金的集成管理。 集团公司 为提高集团内部资金安全、公司经济效益,正 确掌握资金流向,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对集团资金实行集成化管理。 具体采用资金集中结算模式。 通过资金的集中结算,集团公司可以协调集团内部成员的资金分配,充分控制集团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集团的资金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其二,人员的集成管理。 通过 对人员的集成化 管理,增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集团公司企业向心力。 使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互相促进,最后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的目的。 其三,成本的集成管理。 成本控制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能否有效的控制成本,关系到集团公司的生存、发展和兴旺发达。 目前,集团公司可以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法。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可以使 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 有机的 结合在一起 ,能够 增强 作业的运作 效果 ,达到企业流程重组 的目的 , 最终使 集团公司的 成本系统得到优化。 3..权力 集中控制 权力集中控制 是 为了使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系统的不同环节、不同 部门 之间达到协调和配合,进一步使系统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