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观与大众化进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满足广泛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 质量观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背离和限制高等教育发展。 不可脱离发展来谈质量,更不可借质量问题来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  关于多样化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具有必然性,多样化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就具有多样性。 《 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 多样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没有多样化,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大众化。  多样化主要表现为: ( 1)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 人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接受高等教育,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实现个性发展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 2)办学主体多样化。 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参与到办学过程之中,举办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  ( 3)教育目标多样化。 随着学生求学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除注重人才培养外,还会增加产业开发、社区服务、职业培训、提高文化知识和教养水平等目标。 ( 4)培养方式多样化。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在课程组合、安排方面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各种培养方式同时并存。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要求确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能因为这种多样性而否定大众高等教育的高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