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天乙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67 三、防范风险与降低措施 ............................................................................................................................ 68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0 一、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 70 二、可行性研究的建议 ................................................................................................................................ 70 附 表 ........................................................................................................................................................................ 71 1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武威天乙生态园建设项目 (二 )项目建设位置 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位于凉州区武南镇 312 国道线高速公路出口东侧,与天马湖遥相呼应。 (三)项目建设单位 武威天乙生态园 (四)建设规模 “武威天乙生态园”位于高速公路 312 国道武南镇出口东侧,西靠天马湖,占地160 亩,建筑面积 65680 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藏獒馆、奇石馆、生态温室、垂钓池、文化传承艺术馆,以及道路、绿化、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健身、娱乐为一体,体现浓郁凉州风情文化魅力的观光游乐园。 (五)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为 10 年,分 两期实施,其中一期为 2020 年底 — 2020 年初,二期为2020 年初 — 2020 年底。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式 根据甘肃省武威市建筑工程造价及同类工程类比法及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规定进行估算。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 1578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工程建设费用 12166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预备费 万元),流动资金 万元。 2 项目总投资 15789 万元,其中申请扶持资金 3000 万元,业主自筹 12789 万元。 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武威天乙生态园是在 坐落于 甘肃武威的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对藏獒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 基地主理人郑强先生从事花卉种植多年,有一手养花种草的绝活。 此外,他还非常热爱动物,养过多种名犬,对大型犬更是情有独钟。 1994 年,被藏獒的独特气质和忠勇性格吸引,同时发现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和价值的犬种,在种植花卉的同时,郑强开始投身于藏獒养殖事业,成立了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 郑先生为了寻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獒犬充斥自己的獒园,他不顾千难万险,曾经数次亲自深入青海玉树、甘肃玛曲、四川阿 坝等偏远藏区,凭着自己对藏獒养殖事业的不懈追求,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永无止境,造就了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的辉煌。 目前该基地 是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端藏獒培育基地,同时是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指定的纯种藏獒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獒种投资基地之一,该基地以史书记载传说为依据,注重利用现在科学基因提纯,在还原纯种藏獒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择优选配到科学培育,再到种源优选科学培育,如此循环,培育出了优秀种公獒,比尔,红极,红尊,盖华,震华等,一批顶尖级纯种藏獒,为保护这一物种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中国藏獒 西北研究繁育基地的藏獒种群相当庞大,仅种犬就有 61 条,铁包金、红、金、纯黑、雪白等毛色的藏獒一应俱全,年龄在 1~ 4 岁之间,均系来自牧区的原始藏獒血统,具有原生态、古老版的特点,遗传稳定,品相出众,并在国内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 早在 2020 年的时候,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在中国獒界就有了“八最”之称,此“八最”即最原始、最凶猛、被毛最长(“黑狮王”毛长达 45 厘米,“黑豹”毛长达 40 厘米)、身材最高(有一条肩高 84厘米的藏獒)、雪獒最白、黑獒最黑、红獒最金红、铁包金色素最纯正,成为中国獒界的传奇。 基地现拥有 A级 种公獒“银豹”、“白雪”、“獒王”、“西藏寿”,优秀种公獒“黑豹”、“獒龙”、“獒狮”、“雪狮”、“帅狮”、“火麒麟”、“黑狮王”、“永革”,以及优秀种母獒“狮头卓玛”、“巴毛”、“卓玛”等构成的强劲的繁殖种群,其中种公獒“银豹”、“白雪”、“雪狮”为雪獒,种公獒“西藏寿”、“火麒麟”为红獒,种公獒“黑豹”为纯黑色獒,种公獒“獒王”、“獒龙”、“獒狮”、“帅狮”、“黑狮王”、“永革”及种母獒“狮头卓玛”、“巴毛”、“卓玛”为铁包金。 基地 3 繁育出的藏獒毛色华丽、骨架匀称、脸版出众。 2020 年天乙生态园已成功创 建为国家 AA级旅游景区,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家AAA 级景区的认定。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内容 (一)编制的依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20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20〕29 号) 3. 《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中共甘肃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 4.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 5. 《甘 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 《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的实施意见》 7. 《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 8. 《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9. 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主要内容 本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武威天乙生态园为基本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风险分析等。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表 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1 建设指标 项目总占地面积 亩 160 项目总建筑面积 m2 65680 藏獒馆、奇石馆、生态温室、垂 钓池、文化传承艺术馆等 项目绿化面积 亩 50 绿化率 % 2 经济指标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789 建设投资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资金筹措 万元 15789 项目资本金 万元 12789 申请扶持资 金 万元 3000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年均增值税 万元 年均息税前利润( EBIT) 万元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年均所得税 万元 年均净利润 万元 总投资收益率( %) % 投资利润率 (%) % 投资利 税率( %) %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 % 财务净现值( I=2%) %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年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5 财务内部收益率( %) % 财务净现值( I=2%) 万元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年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 % 盈亏平衡点 五、研究初步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项目借助武威市的古西凉文化氛围,特色鲜明,建成后必将成为武威的标志性旅游景观,其出现丰富了武威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型,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区域知名度。 项目实施后,年可创造可观的利税收入,并扩大市场需求,拉动文化旅游相关行业的大力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和促进武威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项目自身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剩余劳动力。 其对相关产业的联动作用,相应的也增加了就 业岗位,为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二)建议 加强项目规划设计的论证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实施,尽快进行项目的施工设计论证。 加强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 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的有关程序,在进行充分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作出项目决策,并按程序报批。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优化设计方案,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6 第 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支持逐步提速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支持文化行业的利好政策,自上而下的政策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提速,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 期。 温家宝总理在 2020 年“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增率设定为 7%,并指出到 202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 55 万亿元,文化产业占比达到 5%。 根据这个目标进行测算,到 2020 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应是 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2020 年的 万亿元到 2020 年的 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在 20%以上。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后续政策推进,继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之后,文化体制改革议题呈纵深展开趋势,《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于 2020 年 2月 15日重磅 出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提速,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 (二)景气上升,旅游行业迎来大发展 2020 年以来,《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2020 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工作会议中更是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7 2020 年 12 月对外公布《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 2020 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 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 10%。 《纲要》显示,到 2020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 33 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 10%;入境旅游人数达 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 3%;旅游外汇收入达 58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5%。 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 GDP的比重提高到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 10%。 2020 年 2月 16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 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 ,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这是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同时也拉开了“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具体旅游行业政策的序幕。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 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业将出现新一轮的发展,在未来5 至 10 年内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本项目在行业定位上积极 响应了政府对社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项目的建成将为进一步提升武威的文化旅游产业品质做出创造性贡献。 (三)甘肃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项目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翅膀。 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