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设计优化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烘干和称重的培养皿上。 菌丝体干重的测定 [13] 先将烘干的平板称取重量 mL,将分离出的菌丝体放入平板中,于干燥箱中进行烘干,起始温度为 35 ℃ ,每隔 1 h升高 5 ℃ ,最高温度 不超过 50 ℃。 烘干过程中每隔 4 h翻动 1次,烘至恒重,冷却称重,记为 m2并按照下述公式 计算 菌丝体干重。 菌丝体干 重( g/100 mL) = m2( g) m1( g) 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的筛选试验 根据碳、氮源单因素筛选试 验结果和菌丝球大小及数量的测定结果,以选出的最 适 葡萄糖浓度和氮源蛋白胨浓度以及无机盐 KH2PO4和 MgSO4为试验因素,设计 L9 ( 34)正交试验 ,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 3,配制 9种培养基,每组试验 设 3次重复。 以菌丝生物量为检测指标,取平均值,筛选出蛹虫草菌种液体培养基最 适 配方。 表 3 L9( 34)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水平 因素 A/葡萄糖 B/蛋白胨 C/ MgSO4( g/L) D/KH2PO4(g/L) 1 1 1 6 2 2 2 3 3 3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碳氮源浓度对蛹虫草菌丝球大小及数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梯度碳源培养结果 振荡培养 5 d后,蛹虫草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上的培养结果见 表 4和图1。 在培养过程中, 随 着 振荡培养时间的延 长 菌丝球数量 逐渐 增多。 表 4 不同培养液中菌丝球形态、大小及数量的比较 葡萄糖浓度 发酵液颜色 菌丝球 边缘整齐度 菌丝球大小 ( mm) 菌丝球数量 (个 /3 mL) C1 无色 不整齐 14 C2 白色 不整齐 31 C3 微 黄 整齐 47 C4 淡黄 整齐 87 C5 淡黄 整齐 139 C6 淡黄 整齐 113 C7 黄 色 整齐 72 C8 黄 色 整齐 60 C9 深 黄 不整齐 41 从表 4和图 1可以看出 ,在碳源 试验中, 当 葡萄糖浓度为 20 g/L( C5)时 ,菌丝球大小均匀 , 体积小而数量多 ,这样的 液体菌种, 在接种后生长点多 ,这是衡量液体菌种优良性状的重要标志之一;而 当 葡萄糖浓度为 0 g/L( C1)时 , 菌丝球 数量太少且边缘 不 整齐, 当葡萄糖浓度为 5 g/L( C2)时 ,菌丝球体积太大,数量少, 当 葡萄糖浓度为 40 g/L( C9)时 ,菌丝球大小 参差不齐 而且数量少, 其他处理菌丝球数量也较少, 它们都不适合做液体 菌种。 综合菌丝球的数量和 菌丝球 直径, 当 葡萄糖浓度为 20 g/L( C5)时 , 培养获得的液体菌种质量最优。 不同浓度梯度氮源培养结果及分析。 振荡培养 5 d的液体菌种,观测结果见表 5和图 2。 表 5 不同培养液中菌丝球形态、大小及数量的比较 图 1 不同浓 度的葡萄糖 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7 蛋白胨浓度 发酵液颜色 边缘整齐度 菌丝球大小 ( mm) 菌丝球数量 (个 /3 mL) N1 无色 不整齐 36 N 2 乳白 不整齐 29 N 3 白色 整齐 53 N 4 微 黄 整齐 60 N 5 淡黄 不整齐 67 N 6 黄 色 整齐 129 N 7 黄 色 整齐 136 N 8 黄 色 整齐 149 N 9 深 黄 不整齐 107 从表 5和图 2可见 , 在 氮 源 试验 中,以蛋白胨为氮源的浓度的菌种, 从菌丝球数量来看,蛋白胨 浓度 从 0 g/L( N1)14 g/L( N8) ,菌丝球数量基本呈递增关系。 而当蛋白胨 浓度 为 16 g/L( N9)时菌丝球数量反而减少。 从菌丝球大小来看,蛋白胨 浓度 为 0 g/L( N1)、 10 g/L( N6)、 12 g/L( N7)、 14 g/L( N8)时菌丝球体积较小且大小均匀。 而其他处理菌丝球大小不均,故 它们都不适合做液体 菌种。 因此, 综合 考虑 菌丝球的数量和直径以及菌种形态,以 蛋白胨 浓度 为10 g/L( N6)、 12 g/L( N7)、 14 g/L( N8)时的 液体菌种 较好。 不同碳氮源浓度对蛹虫草菌丝球干重的影响 不同碳源浓度对蛹虫草菌丝干重的影响 众所周知,生命的 基本单元 氨基酸、核苷酸是以碳元素做骨架变化而来的。 可以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碳 元素 ,是生命世界的栋梁之材 ,是构成细胞结构最重要结构元素。 碳源不仅是食用菌合成菌体细胞的必不可少的原料,而且为微生物生长、物质合成提供能量。 不同碳源浓度对蛹虫草菌丝干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 3。 010 1 2 3 4葡萄糖浓度( g/100m L )菌丝体干重(g/100mL)菌丝体干重图 2 不同浓 度的蛋白胨 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N1 N2 N3 N6 N4 N7 N9 N8 N5 8 从图 3 可以看 出 ,当 培养基 中 葡萄糖 浓度为 0 ~20 g/L时 ,在此范围内 , 菌丝 体干重 随着 葡萄糖浓度提高 而 逐渐提高, 呈递增关系 ; 当葡萄糖浓度为 20 g/L时,菌丝体干重得率最高。正交设计优化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研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