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_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 h 1 . 2 5 0 . 5 1 0 1 . 2 5 1 . 8 3 4 7 0 7 0 5 5 7 3 . 73K N K N 0d 1. 0 44 3. 31 44 3. 31V K N K N 0td2300 V ,因此,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梁体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即可。 参考 节的构造要求,在支座中心向跨中方向不小于 1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故在支座中心到跨中 范围内箍筋间距取为 100mm,其他梁段箍筋间距取为 250mm,箍筋布置见图。 跨中部分箍筋配筋率为 %%1 3 7 02 5 0 5 7b/( m i nvsvsv svSA ) 满足最 小配筋率的要求。 ( 2)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根据 节介绍,选取以下两处截面进行空心板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① 距支座中心 h/2=375mm 处截面,距跨中距离为 x=7380mm; ② 距支座中心 处截面(箍筋间距变化处),距跨中距离为 x=6750mm。 计算上述各处截面的剪力组合设计值,可按表 96的支点处剪力及截面剪力,内插得到,计算结果见下表 1)距支座中心 h/2=400mm 处截面 由于空心板的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是直线配筋,故此截面有效高度取与跨中相同,即 0h =705mm,其等效工字形截面的肋宽为 b=470mm。 由于没有设置弯起斜筋,因此,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即为: svsvkcu03321cs ,)( PV 式中各符号的含义相同,此处箍筋 间距 mm100v S , HRB335 钢筋,双肢箍筋,直径为 10mm, 2sv A ,则箍筋配筋率为 %% )b/(s v m i nvsvsv SA 把以上数据代入得: 3cs001 .0 1 .2 5 1 .1 0 .4 5 1 0 4 7 0 7 0 5 2 0 .6 0 .7 9 2 5 0 0 .3 3 4 % 2 808 2 9 .4 7 1 .0 4 4 3 .3 1 4 4 3 .3 1V KN V KN ( ) 该处截面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2)距跨中截面 x=6750mm 处截面 此处箍筋间距 mm250v S , KNV ,采用 HRB335 钢筋,双肢箍筋,直径为 10mm, 2sv A ,把以上数据代入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得: 3cs0d1 .0 1 .2 5 1 .1 0 .4 5 1 0 4 7 0 7 0 5 2 0 .6 0 .7 9 2 5 0 0 .1 3 4 % 2 805 2 5 .3 9 1 .0 4 0 3 .3 7 4 0 3 .3 7V KN V KN ( )该处截面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七) 正截 面抗裂性计算 正截面抗裂性计算式对构件跨中截面混凝土的拉应力进行验算,对于部分预应力 A类构件,应满足如下两个要求: 1) 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 pc tkf。 2) 在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下, 0lt pc。 式中 st —— 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的法向拉应力,6801 9 1 8 . 4 9 1 0 9 . 2 80 . 9 8 9 4 1 0sdst xM M p a M p aW ; pc ——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喻佳丽在构件抗裂验算边缘产生的预压应力,计算求得 04 ( 1 2 0 9 1 8 7 . 1 4 4 8 . 8 7 ) 1 0 7 0 . 7 3p c o n l l M p a M p a 0 0 6 ( 1 0 7 0 . 7 3 1 6 8 0 6 6 . 3 1 1 1 3 1 ) 1 7 2 3 8 2 9 . 8p p p l sN A A N N 06001 0 7 0 . 7 3 1 6 8 0 3 1 1 . 3 6 6 6 . 3 1 1 1 3 1 3 1 1 . 3 6 3 1 1 . 3 61723829. 8p p p t s sppA e A ee m m m mN 则空心板截面下缘的预压应力 pc 为 0 0 0 0 10001723829. 8 1723829. 8 311. 36( 3 5 6 . 3 6 ) 8 . 7 3 55 2 0 7 4 1 3 . 5 2 5 7 1 0p p ppc N N e y M p a M p aAI lt —— 在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下,空心板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拉应力,6801 8 1 8 . 4 7 1 0 8 . 2 70 . 9 8 9 4 1 0ldlt xM M p a M p aW 由此得,( 9 .2 8 8 .7 3 5 ) 0 .5 4 5 0 .7 0 .7 2 .6 5 1 .8 5 5s t tc tkM p a M p a f M p a M p a ( 8 . 2 7 8 . 7 3 5 ) 0 . 4 6 5 0lt p c M p a M p a 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下,跨中截面混凝土拉应力满足部分预应力 A类构件的要求。 部分预应力 A类构件斜截面抗裂性验算是由主拉应力控制的,采用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温差作用。 温差作用效应可利用正截面抗裂计算中的温差应力计算,并选择支点截面,分别计算支点截面 11纤维处(空洞顶面)、 22纤维处(空心板换算截面重心轴处)、 33 纤维处(空洞底面处)主拉应力。 对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A类构件,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预制空心板 应该满足: tkf 式中 tp —— 由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拉应力: 2201000()22()V=c x c xtpsc x pc tsMyISbI 计 入 温 差 效 应 cx —— 在计算主应力点,由预加力和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 弯矩 sM 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 在计算主应力点,由预应力弯起钢筋的预加力和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剪力 sV 产生的混凝土剪应力: sM —— 计算主拉应力处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计算的弯矩: sV —— 计算截面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剪力设计值: 0S —— 计算主拉应力点以上(或以下)部分换算截面面积对换算截面重心轴的面积矩: b—— 计算主应力点处构件腹板的宽度。 下面先计算温差应力。 4)正温差应力 11 纤维处: 000ttt y c cNM y t EAI 8 4105 6 9 1 8 6 1 . 9 1 5 3 1 1 0 2 8 5 . 5[ ( 3 9 3 . 6 4 1 2 0 ) 0 . 0 0 0 0 1 3 . 4 5 1 0 ]5 2 0 7 4 1 3 . 5 2 5 7 1 0 3 00 . 6 9 4 M p aM p a 22 纤维处: 000ttt y c cNM y t EAI 8 4105 6 9 1 8 6 1 . 9 1 5 3 1 1 0[ 0 0 0 . 0 0 0 0 1 3 . 4 5 1 0 ]5 2 0 7 4 1 3 . 5 2 5 7 1 01 . 0 9 3 M p aM p a 33 纤维处: 000ttt y c cNM y t EAI 8 4105 6 9 1 8 6 1 . 9 1 5 3 1 1 0{ [ ( 3 5 6 . 3 6 1 2 0 ) ] 0 0 . 0 0 0 0 1 3 . 4 5 1 0 }5 2 0 7 4 1 3 . 5 2 5 7 1 00 . 1 9 1 M p aM p a 5)反温差应力:为正温差应力乘以 11 纤维 处: 0 . 5 ( 0 . 6 9 4 ) 0 . 3 4 7t M p a M p a 22 纤维处: 0. 5 ( 1. 09 3 ) 0. 54 65t M pa M pa 33 纤维处: 0. 5 0. 19 1 0. 09 55t M pa M pa 上述计算中正值表示压应力,负值为拉应力。 (3)主拉应力tp的计算 1) 11纤维处:由前面计算,得 Vsd== 105N, b=230 2=460mm,计算主拉应力截面抗弯惯性矩 Io= 1010mm4,,空心板 11 纤维以上截面对空心板换算截面重心轴静矩为 So11=1220 120( ) mm3= 106mm3 则361110276 .44 10 45. 764 6 10 8460 257 10so aaoVS M P M PbI 1scx pc o toM yI 式中, Ms等于 0(按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支点截面弯矩设计值)。 01 01 0p p ppc oooN N e yAI 其中 01 4( 120 9 238 .9 48. 87 ) 101 7p c on l l M P a M P a 01 01 6 ( 101 7 168 0 118 .07 113 1 ) 157 833 3p p p l sN A A N N 01 6001101 168 0 311 .36 118 .07 113 1 311 .36 311 . p p l s sppA e A ee m m m mN 则空心板支点截面 11纤维处的预压应力σ pc为 01 01 0p p ppc oN N e y = 120520741 35257 M Pa ( 120)5637 41 3 10 M Pa = 式中 y0— 11纤维处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 y0=( ) mm=。 计入正温差效应,则有 1 0 ( )sc x pc o toM y M PaI = 计入反温差效应,则有 1 ( 0 )sc x pc o toM y M PaI = 主拉应 力: 计入正温差效应:2 5 5 22tp M Pa M Pa 计入反温差效应:2 2 2 tp 对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A 类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预制构件应该满足 5 55tp tkf M P a M P a 。 现在 11纤维处, 6 55tp M P a M P a(计入正温差效应), 9 55tp M P a M P a(计入反温差效应),符合斜截面抗裂性要求。 2) 22 纤维处:空心板 22纤维以上截面对空心板换算截面重心轴静矩为 01233372. 6 255 1[ 1220 372. 6 760 ( 255 ) 2 100 1002 2 2100( 255 ) ] 5862 3988 .073Sm m m m 则有31210276 .44 10 586 239 88. 07 00460 257 10so aaoVS M P M PbI 而空心板支点截面 22纤维处的预压应力σ pc为 0 0 0p p ppc oooN N e yAI = 0 41 7 10 M Pa M Pa 式中 y0— 22纤维处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 y0=0。 计入正温差效应,则有 1scx pc o toM yI =[+0+ (1)] MP a = 计入反温差效应,则有 1scx pc o toM yI 。桥梁设计_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sHZ YH L 1 4 9 0 2 .6 0 2 5 3 .1 4 6 1 4 9 5 5 .7 4 8KK 2LQZ HZ 1 6 5 .0 3 7 61 4 9 5 5 .7 4 8 1 4 8 7 3 .2 2 92KK 2JJD QZ 0 .3 5 91 4 8 7 3 .2 2 9 K 1 4 + 8 7 3 .4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 法 一、 施工顺序 根据 本工程 情况和 以往打桩经验 ,后 打 的 桩不会对已打的桩产生多 大的影响,包括挤压和上涌,故暂定依序打桩。 施工现场加强成桩监测,发现地面隆起等异常时再调整打桩顺序或者考虑 跳 打。 二、具体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桩机 就 位 → 起吊预制桩 → 稳桩 → 打桩 → 接桩 → 送桩 → 中间检查验收 → 移桩机至下一个桩位 机长 测量组 材料员
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J462020。 第 八 章 、现场用电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发电机,功率不低于 30KW。 以保证电动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出、空压机、照明等的用电安全。 现场用电斟察及初步设计: 本工程所在的区域为新建工程,本方案仅负责现场施工用电,不包括其他用电范围。 8 现场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工作零、保护分别使用,其中两级保护要求为首端漏电不大于
建议,则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施工条件 桥津上街安置房建设项目 项目 ,其施工现场、位置、面积经规划部门用红线给予控制,现场施工用水、用电、排污均可从市政管线接口,均能满足施工建设需要。 项目施工的技术队伍来源丰富, 四川省建筑施工队伍较多, 大部分是国家二级以上施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在园区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27 第六部分 承载桁架计算 ........................................................................................
生频率的取值可能存在较大主观上的误差。 评估步骤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制定评估计划、选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进行风险估测、确定风险等级、提出措施建议、编制评估报告等方面 [1]。 图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 主要评估步骤为: ( 1)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指南》推荐,本工程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首先收集与总体风险评估相关的基础资料(如施工组织 设计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