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无线局域网规划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层、分布层、接入层进行设计 ,在整体上一般采用以树型和星型混合的拓扑结构。 2 校园无线网络物理结构设计 建成了“千兆 主干 ,百兆交换到桌面” ,信息点覆盖教学、办公、图书和实验等大楼主要部分的校园网 ,在目前的校园网环境下 ,借助于轻型 AP 模式架构 ,可以在现有校园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建立逻辑独立的无线网络。 通常模式下所有无线数据及控制流量均交由无线控制器来处理 ,所以我们采用现有校园网的交换机 /路由器组成集中控制管理的“覆盖式” (Overlay)无线网络设计 楼层交换机使用单链路上联,在物理上,比如光纤模块,光纤跳线,出现问题,该楼层将不能正常访问网络。 2 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安全设计 当一个无线局域网组建成功后 ,用户最关心的是无线局域网 的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网络安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1)用户接入认证控制 :原有线校园网络已经部署了用户认证系统 ,建成后的无线网络必须完全融合进该认证系统中。 2)基于用户的访问策略 :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上网行为 ,包括 HTTP、 FTP、语音等 ,针对不同的应用 ,应加以配置不同的行为控制权限 ,保障不同用户的网络互访的安全性。 3)受保护的无线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安全事件往往会发生在数据传输阶段。 因此 ,建成的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满足合法的无线用户与无线接入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以及无线接入 点与上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6 第 4章 无线环境的网络优化 与有线网络相比, WLAN 具有安装便捷、移动性好、使用灵活、易于扩展等优点,可以为不易布线的地方和远距离的数据处理节点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 由于WLAN 具有上述不可替代的优点。 但与此同时也给 WLAN 的优化设计与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WLAN 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噪声和干扰、建筑物结构、无线设备的摆放及其参数的设置都对 WLAN 的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WLAN的设计也与有线网络不同。 WLAN优化设计的目的是 :使无线接入设备覆盖所有 期望覆盖的区域,并且具有足够承担预期负载的能力。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 WLAN 的设计必须通过实际的测量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其中, AP 的定位和频率分配是 WLAN 优化设计的两个重要方面。 无线设备布局的主要思路 WLAN 的应用场合主要是在大楼内或大楼间,因此,建筑物的面积、布局建材以及办公环境内各式各样的干扰源都是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因素。 实际工程中,同样的一套 WLAN 设备在一个地方信号有效传输距离可能是 100 多米,换个地方连 50 米都不到。 所以,在确定接入点位置时,设备的标称值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精确的位置必须要 通过场地信号强度测试仪和比较试验来定。 上作频带的宽度被划分为 11 个频道。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频带资源,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选取 3 个互不重合的频道作为整个系统的上作频段。 3 个互不重合的频道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有二种用法。 第一种,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就是频道 1,频道 6,频道 11 两两相邻,并部 27 分重叠,从而在获得最大的覆盖面积的情况下消除死角,杜绝同一频道的互相干扰,还可以兼顾用户切换。 第二种,是在同一地点安装 3 个接入点,每个接入点分别上作在三个互不重叠的频道,三个频道聚合使用,以获得最大的传输带宽。 我们目前采用第一种做法 1, 6, 11 相间使用。 1 热点地区覆盖 在热点地区建立完好的覆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系统的可用性、用户漫游、客户满意度等多个问题,是我们必须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特别是没有仪表作为测试手段的情况下,模拟用户测试成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进行大量的现场测试,才能对热点地区的覆盖情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 (1)从建筑物内一角或边界处开始勘察。 6 (2)结合室内结构和预计覆盖要求,选择合适地点安放 AP。 (3)距离 AP30 米处左右对场强进行 测量,可以使用无线网卡软件自带的信号测量软件。 (4)调整 AP 位置,使得建筑物内角落处信号强度在 20%(约 75dBm)以上。 (5)同时检查这些点信号质量在 80%以上,确认不存在干扰。 如果不满足条件,可适当调整 AP 覆盖范围。 (6)记录 AP 点位置。 (7)在 AP 覆盖边界处 (可结合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来判断 )选取多个测试点 (要求分布均匀且绕 AP 旋转一周 )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这一步完成后便可在地图上大致得到 AP实际覆盖范围,为安放其它 AP 提供依据。 (8)将 AP 移至下一位置,重复以上步骤 (17)。 重 要地点如会议室、图书馆、报告厅、多功能厅、餐厅等覆盖率超过 90%,有的可以实现 100%覆盖,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2 网络优化需要测试一些主要指标 网络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包含着一系列的优化方式,各种优化方式的综合,形成了网络的整体优化。 网络优化更是要贯穿整个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从建设网络起直至网络的运行维护、优化始终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为重要一些参数是不得不注意的 : (l)信号场强 (Field strength) 信号场强标示测试点接收到的某个 AP 的信号强度。 一般电平在 75dBm 以上便可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2)信号质量 测试软件可以通过连续发送小的脉冲数据包给 AP 测算出信号的质量。 100%表示测试软件发出的所有脉冲数据均无差错地到达了 AP。 在实际应用中,只要信号足够强 (75dBm),信号质量均近似于 100%。 如果信号电平高于 75dBm,但笔记本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显示却小于 90%,则表示该处可能存在干扰。 (3)载波干扰比 (C/I) C/I 是指接收到的希望信号电平与非希望信号电平的比值,此值与移动用户站 (MS)的瞬时位置有关,此指标可衡量工作于其它信道上的相邻 AP 对 服务 AP 数据流量的干扰程度。 目前建网用的是 12dB 值而不是 9dB 值。 显然,采用空间分集接收将会改善系统的 C/I 性能,因为陡的衰落得到减少并且衰落得到减少并且衰落发生的次数也变得更少。 此外需指出的是 :同频道干扰的产生不仅仅是当相同信道被分配给不同的 MS,而且要求它们实际上是在同时使用。 当然,这就意味着在忙时比其它时间干扰问题将更大,但在业务等级 1%到 5%时,信道利用仍然仅仅是在 70%左右。 (4)接收 /发送数据速率 (Rx/Tx Data Rate) 测试软件控制 AP 和无线网卡之间互相发送数据包,测 算出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这是评估一个无线局域网建设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获得最终用户对无线网络真实感受的有效手段。 (5)RxFER 接收误帧率,影响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6)TxRetry(Transmit 6 Retries) 发送重发次数,单位为每秒重发数据包数。 3 降低干扰 干扰是 Wlan 设计规划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始终应予以特殊关注的问题,由于无线网络的信号是用无线方式传输的,极易受到各种其它无线电波的干扰,为了保证网络的通信质量,网络优化的过程中,需要经常的对网络的各种干扰信号详细分 析,要分析干扰信号的种类、强度、性质以及来源,一旦发现有其它未知来源的干扰信号,应查找干扰源,保证网内信号的纯洁。 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好频率规划,避免网内的邻频干扰和越站干扰等。 根据成因可分为两大类 : (l)物理环境对于 WLAN 无线信号的干扰 开阔地带有利于无线信号的传输,而热点地区建筑内的不同物质会对 WLAN 无线信号产生不同的干扰和影响。 干燥的墙壁对信号的吸收少。 而潮湿和水性物质、金属、有色玻璃、植物、人体等将会大大吸收信号,降低无线信号强度,从而降低 WLAN 信号覆盖范围,减少无线传输速率。 所以,在部署 AP 时,需要在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环境增强 AP 覆盖的密度。 同时,为了减少信号传输的多路径问题,应该消除或者减少信号传输路径上的障碍物。 (2)其他 ISM 无线设备的信号干扰 由于基于 技术的 WLAN 工作在开放的 ISM 频段上,这是工业、科研、医疗公用的频段,因此有可能被工作在同样频段的其他设备如无绳电话,微波基站,蓝牙网络设备等的干扰,影响 WLAN 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所以, AP 的部署应该远离这些干扰源,或者增强 AP 覆盖的密度。 干扰 将随着测试点距离 AP 变远而越来越严重,使得 CRC Error 增多,数据速率降低,从而减少 AP 的覆盖范围。 可以为 AP 设备选择配置不同的天线来克服无线信号干扰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多极全向天线能够减少信号传输的多路径问题。 当需要增加信号强度时,可以使用高增益天线。 也可以使用定向天线来满足适合特定形状的覆盖要求 . 作在 到 大约 80MHz 的频带宽度上,将这个频宽分成11 个中央信道,只有其中的 3 个信道完全没有藕合干扰,因此建议相邻的 AP 分别分配这 3 个信道中的信道值。 如信道 11。 同时,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是三维球形的,所以相邻的 AP 不仅会在同一个楼层,而且会在相邻的楼层。 干扰主要是来自于同频干扰,而这种干扰常常很大地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因此对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 6 第 5章 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存储技术选择 硬件设备选择 核心路由器是整个企业网络中的中枢设备,是企业数据路由、对外界进行数据交流的主要通道,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网络通信的效率。 选购核心路由器时应注意产品的整体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管理性等多个方面因素。 基于上述需求,选择 华三 的 H3C7506e 路由器 作为图书馆的核心路由器。 华三 的H3C7506e 路由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包转发率达到 1920Mpps,同时提供各种类型的广域网接口,如百兆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 ATM 接口、 POS 接口等,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接口需求。 为完成各个楼层工作站的接入,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入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连接,为楼层工作站提供合适的接口,使各工作站有效的接入网络。 选择华为 S1700 交换机,华为 S1700 是一款理想的接入层交换机,此设备与同类设备相比具有 相当好的稳定性。 采用无风扇静音设计,静音节能,支持 24 个 10/100/1000Mbps 自适应以太网电口,提供便捷的管理维护手段,优异的安全性能,强大的组网和带宽扩展能力,性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