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生猪养殖和肉类联合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丰富的专业技术经验,以超强的研发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服务水准享誉业内。 北京北农大动物科技有限公司荟萃北京农业大学 100 年人才、技术、经验之精华,创立了著名的“北农大五环养殖模式”,从品种、营养、防疫、环境、管理五个关键环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优质服 务。 七、基地设施优越 西汉高速公路仅离养殖场几十米,离火车站 8 公里,飞机场 4 公里,交通运输条件好。 电信和宽带网络与养殖场连通,养殖场已上网并建立了网站。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覆盖全项目区。 电力线路经过改造,电力供应充足。 第三节 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建设单位资金雄厚,但是项目建设单位收购了县肉联厂,作为加工、储藏于一体的养殖场,资金用量大。 16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的专项支持,促进了建设高标准无公害瘦肉型养猪基地,加快南郑县乃至汉中市畜牧业产业化的步伐。 疫病和疫情是养殖业的最大威胁,企业应高 度重视防疫工作,强化防疫意识,普及防疫知识,做好防疫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正常运营并发挥作用。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第一节 建设单位概况 陕西一顺隆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司,为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科研示范,带动南郑经济发展,选址在胡家营乡胡家营村投资 4380 万元新建一个年产仔猪 10 万头,年出栏肥猪 3 万头,年加工 2 万吨的饲草生产线,年深加工能力在 20 万吨的肉联厂和科研中心。 第二节 研发能力 企业自身已形成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并和北京北农大动物科技有 限公司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建立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获得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持续的研发能力。 第三节 企业财务状况 公司 2020 年 10 月注册资本为 800 万元,用于征、租用土地、育肥区和科研中心建设以支付 1140 万元,负债 340 万元。 固定资产计划投资4380 万元。 固定资产负债总额为 3580 万元。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7 第一节 市场分析 一、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活体猪及猪肉市场供应现状 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食品。 2020 年中国肉类总产量 万吨,其中猪肉产量 万吨。 2020 年中国肉类总产量 万吨,其中猪肉产量 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 %。 我国猪肉在进出口中基本平衡。 进口略大于出口。 2020 年 1~ 12 月份,我国猪肉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加工猪肉和猪杂碎)的累计出口量为 万吨,出口总额为 亿美元。 猪肉产品进口总量为 万吨,进口总额为 亿美元。 猪肉出口中,以鲜冷冻猪肉为主,出口占猪肉出口量的 %。 我国猪肉主要出口到香港、俄罗斯和朝鲜。 占猪肉出口总量的 %。 其中 , 1~ 12 月份对香港出口 万吨、俄罗斯 万吨、朝鲜 万吨。 猪 肉主要从美国、丹麦和加拿大进口,进口量分别为 万吨、 万吨和 万吨。 2020 年 1~ 12 月份,我国活猪出口量为 万头。 其中,对香港出口量为 万头,对澳门出口量为 万头。 猪肉价格分析 从全球来看, 2020 年 1~ 8 月世界猪肉平均价格为 1880 美元 /吨,与2020 年的 1830 美元 /吨相比略有增长。 从 2020 年初开始,猪肉价格波动频繁。 根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定点调查月报资料显示, 2020 年我国活猪的平均价格为 元 /千克,比 2020 年同期提高了 %。 其中 12 月份的平均价格为 元 /千克,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 12 月份的平均零售价格为 元 /千克,达到近几年来较高水平。 18 2020 年达到 18 元 /公斤的最高水平。 我国猪肉消费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 2020 年 1~ 11 月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为每月,与 2020年同期消费量基本持平,占肉禽类消费比重为 %。 全国猪肉消费区域差别大。 广西每月人均猪肉消费数量达到 千克,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四川,为 千克。 全国共有 17 个省市人均猪肉消费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宁夏和山西三省 的每月人均消费量还不到 1 千克。 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低的省市 单位:千克 地 区 新 疆 宁夏 青海省 北京市 内蒙古 上海市 辽宁省 天津市 每月人均消费量 占肉禽比重( %) 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高的省市 单位:千克 地 区 广西省 四川省 广东省 福建省 重庆市 贵州省 海南省 每月人均消费量 占肉禽比重( %) 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大部分南方省区猪肉消费比重较大,其中上海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的 %,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和福建等省猪肉消费比重超过 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方省区猪肉消费比重低于南方,其中新疆、宁夏、青海、北京、内蒙古和辽宁等省猪肉消费比重低于 50%,特别是新疆 、宁夏、青海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由于受饮食习惯、生产结构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牛羊肉消费比重较大,而猪肉消费比重较小。 与 2020 年同期相比,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增加的省市共有 16 个, 19 其中天津、福建、山西、内蒙古、宁夏和北京的增加辐度较大,分别增长了 %、 %、 %、 %、 %和 %;而人均消费量下降的地区共有 13 个,其中云南省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 %。 从总量衡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 陕西省养殖生产现状 猪肉的消费趋向经历了脂肪型过渡到兼用 型再到肉用型的历程。 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加大了对瘦肉型猪肉需求的比重。 陕西地区养殖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着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同时也存在着区域性短缺和区域性过剩的问题。 从全省分析,瘦肉型猪肉市场缺口大。 瘦肉型猪品种中丹麦和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美国的杜洛克、汉普夏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四大品种。 而我省当前的地方肉用型品系,与国外著名的肉用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020 年底统计数显示,陕西省存栏生猪 万头,其中适繁母猪 万头,陕西省已建成的 30 个瘦肉型猪基地县中 ,规模化瘦肉型猪养殖场少。 养殖是汉中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汉中市年存栏生猪 万头,其中适繁母猪 万头。 二、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分析预测项目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量及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所占市场份额。 瘦型猪及猪肉市场前景分析 20 近年来瘦型猪肉市场长久不衰,瘦肉价格始终较肥膘肉高出 1~ 3 元/公斤,在国际市场上,瘦肉率 58%~ 60%的猪肉供不应求。 2020年陕西省猪的存栏量 ,陕西省猪肉产量 838456吨。 陕西省是农业部的十大生猪养殖基地之一,其中被农业部认定的瘦肉型基地县有 13 个, 每年向外省调剂瘦肉型猪约 150 万头还供不应求。 有专家预测,到 2020 年,我国人口达 14 亿以上,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 70 千克,其中猪肉为 45 千克(占 65%左右),猪肉的需求量为 6300 万吨,以平均体重 82 千克计算,需出栏肉猪 亿头。 种猪及供港活猪市场前景分析 陕西省 60 余万头用以生产商品仔猪的母猪中,绝大部分为血统不清的杂种母猪,急需改良。 据省农业厅畜牧处统计, 2020 年底全省生猪存栏量 万头,饲养母猪量为 万头,按更新率 1/5 计算,每年需更新种母猪 16 万头。 从数 量上看我省优质种母猪供需缺口巨大,每年需花巨资从省外引进种母猪。 据不完全统计,仅宝鸡市每年用于引进种猪的资金就在 3000 万元左右。 因此,目前陕西省的种猪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种猪基本供不应求。 猪有多生、快长、早熟、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率高的特性,由于龙头企业带动,公司加农户模式的推行,陕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养猪热潮。 每个大的龙头企业,周围都有 1~ 200 农户办的几百头规模的二、三元养猪场,总场数达 3 万余个,养猪 690 万头,出口创汇达 亿元,其中洋三元猪近期年可供港 30 万头, 2020 年后可供港 50 万头,土三元 21 猪 可供港 60 万头。 本项目建设,市场前景良好。 三、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该养殖场种猪引进世界优质瘦肉型良种猪约克夏、长白、杜洛克、使本项目种猪场在建成后与其它种猪养殖场相比,将具有品种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和价格优势。 该养殖场建在蔬菜和粮食生产区之间,饲草、饲料供应充足,且减少了购销中间环节,饲料费用低。 项目区剩余农村劳动力多,工价低,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生产的三元杂交无公害食品猪肉,瘦肉率可达 58%,具有皮薄、肉嫩、味香、无公害、安全的特点,具有品质优势。 本县近期猪肉价格 12 元 /公斤左右,低于 全国猪肉价格 20%,其中无公害猪肉低30%左右。 而国内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低 60%,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项目产品市场竞争潜力大。 第二节 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本项目正常生产年育肥猪 3 万头,每年更新种猪 350 头。 本项目地建立无公害商品瘦肉型猪基地,育肥猪和猪肉产品由公司统一销往国内大中城市。 第三节 销售策略及营销模式 实施无公害品牌战略。 品牌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纽带。 成功的品牌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 22 者。 通过创无公害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的档次,从而使该项目的无公害畜产品真正成 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使企业推销出的产品成为信誉高的著名品牌,并对公司的产品注册商标,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坚持技术领先的原则,执照生产经营 —— 研究开发 —— 更新储备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与技术依托单位密切配合,加强良种繁育、养殖育肥的新技术科研开发,使本项目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实现高起点、高科技与高效益的目标; 应用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危害性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 HACCP标准),可从良种繁育、养殖育肥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制定科学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和技术管理措施,确保终端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强化养殖基地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与无公害饲养技术; 加强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建设,以公司的营销队伍为基础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销售网络体系,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销售。 第四节 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该项目建成后,拟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销售队伍,在汉中、西安、乌鲁木齐、北京等地建立销售网点 10 个,形成信息畅通、反应迅速、高效运营的市场销售网络。 搞好生猪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拓宽销售渠道,进行网上销售,争取最佳的销售效果。 逐步形成以合同销售为 23 主,网上销售和本地市场培育并重,形成回 避市场风险,拓宽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市场格局和销售体系。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节 建设任务和规模 一、设计原则 充分发挥公司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示范作用,促进陕西瘦肉型猪产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推行“企业 +基地 +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为手段,实行公司集中饲养与分户饲养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确保无公害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立。 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种猪,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建成陕西省内最大的无公害畜产品出口基地。 二、建设规模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投资额、建设期限 主要建设内容 ( 1)引进原种猪 300 头,改良后的“二元”杂交种猪达 5000 头,年计划出栏“三元”杂交后仔猪 10 万头。 ( 2)自育肥猪 3 万头,采取公司 +农户的办法,地产肥猪 10 万头。 ( 3)建设一个年屠宰量 30 万头,冷储量达 20 万吨的自动化肉联厂。 ( 4)建设一个年生产能力在 2 万吨的饲料加工厂。 24 ( 5)建设一个动物防疫、检疫、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型中心。 基本建设投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 4380 万元。 ( 1)征用土地及育肥区圈舍投资 1600 万元。 ( 2)引进原种猪及保育区建设投资 580 万元。 ( 3)建设自动化肉联厂投资 1040 万元。 ( 4)建设一个饲料加工厂投资 600 万元。 ( 5)建设一个综合型科研中心投资 560 万元。 投资期限(五个建设项目分四期进行) ( 1)二 OO 五年六月至十月,圈地和育肥区建设就绪。 ( 2)二 OO 五年十月至二 OO 六年六月,保育区圈舍、场地绿化和给排水、道路设施建设就绪。 ( 3)二 OO 六年六月至二 OO 七年三月,种猪区圈舍和饲草加工生产线建设就绪。 ( 4)二 OO 七年三月至年底,自动化肉联厂和综合科研中心建设就绪,自动化设施安 装调试到位,科研中心进入实质化工作,整个公司投入全面营运。 第二节 项目规划和布局 该项目养殖场分为三大功能区,即种猪、育肥猪生产区、生产辅助区。 生产区包括按工艺流程布置的各栋猪舍,更衣室、消毒室、隔离舍、值班室等。 粪污处理池安排在猪舍 500m 以外。 生产辅助区包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