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片面积 万亩(平地和缓坡地建园面积 万亩,退耕还林连片面积 万亩),零星分布核桃树折合面积 万亩。 建设管理与技术条件 项目管理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管理单位为柞水县林业局。 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局机关设办公室、营林股、林政股、防火办 4 个股室和森林公安局、退耕办、天保管理中心三个正科级单位。 直属单位有林特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县林业站、县动保站、四个国营林场、六 个木材检查站、中心苗圃等 14 个事业单位和 4 个森林公安派出所。 下属单位有十六个乡镇林业工作站。 现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6 有干部职工 244 人,其中行政领导 12 人,技术人员 57人。 在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 4 人,工程师 5 人,中级以下职称 48人。 全局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近年来辖区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病虫危害以及林政案件,多次获得商洛市林业局和柞水县政府造林绿化、林政管理、科技推广先等进集体称号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柞水县林业工作站为本项目建设单位,该站成立于 1963 年,现有技术人员 9 人,其中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1 人,初级 职称 7 人。 主要负责全县林业技术推广及其监督与指导,试验、示范区的建设及管理,技术人员培训、营造林生产设计等相关业务工作。 项目区各乡镇均设置有林业站,配备专职林业技术人员,长期指导农户开展农林业生产。 核桃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广大村民在栽植、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对示范基地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支撑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 柞水县 林业站已与 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 该 单位 同意为本项目提供科技支撑服务。 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于 1984 年,属省级专职林业科技推广单 位,现有职工 18 人,其中教授级高工 3 人,高工 8 人,中级职称4 人;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 2 人。 二十年来,坚持“面向”与“依靠”的科技工作总方针,针对我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技术难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建立示范样板点 960 多处,完成各类推广面积达 万亩,直接经济效益 60多亿元,极大地提高了我省林业重点工程的科技含量及工程质量,促进了全省林业建设的发展,是我省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的 35%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7 提高到 40%,科技贡献率由 %提高到 %。 共获 陕西 省林业厅 科技进步奖或林业技术推广成果等奖 1 项、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获省部委各级进步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8 项,三等奖 2 项。 先后被国家林业局、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科协、陕西省人事厅等部门授予“国家林业科技先进集体”,“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先进集体”、“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技术实力雄厚,在林木良种繁育、林业技术推广方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愿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土地资源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万亩,其中林地 万亩,占 %;非林地 亩,占 %。 在林地面积中,宜林地 万亩, 适宜 栽培 经济林 的 面积 万 亩。 在非林地面积中,其中农耕地 万亩,人均耕地 亩,在保证农民基本口粮田的前提下,将其余坡耕地用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林符合当地实际,也符合当地产业布局。 依据调查资料统计,可用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林 的 坡耕地面积 万 亩,其中 最 适宜于栽植核桃经济林 的 面积 万亩。 本 项目新建核桃 示范园 6260 亩, 项目区可供 项目 实施 的 土地 资源充足, 且与承包农户签署了土地使用协议, 土地使用意向明确。 种苗供应 条件 项目区 有陕西省 发展干杂果 核桃 良种繁育基地 100 亩,年产嫁接成品苗 60 万株以上。 该 项目 建设 共需核桃 良种 苗 万株, 苗木生产量 完全可以满足示范 园 建设 需求。 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8 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运输 柞水县 地处 秦岭南坡中部 ,区内交通极为便利。 西康 铁路 、西康高速公路纵贯 南北, 距西安市 仅 公 里,商 — 柞公路、葛 — 九公路、山 — 柞公路、镇 — 柞公路、营 — 广公路贯穿四邻,县内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村水泥路已完成过半,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基本形成,为项目建设 创造了便利条件。 项目区各行政村主干道路均实施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示范园地均 有生产道路或便道,交通方便。 供电与通信 柞水县 供电局承担着全区的供电任务,供电网络遍布全区乡 ( 镇 )村组,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区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网通公司承担着全区的无线和有线通话业务,网络覆盖全区,实现了区域内无盲区的目标。 灌溉与排水 示范基地作业地点分布于低山 丘陵 河谷地带的坡耕地或河谷阶地,干旱季节灌溉用水与雨涝排水均较方便。 现状评价 根据上述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 一是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核桃资源及其土地资源丰富, 园地立地较 好, 具有示范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是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与实施单位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加之当地群众发展 核桃 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 以及强有力的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9 科技支撑 ,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是项目区交通方便, 且 有一定的灌溉条件, 供电与通信覆盖全区,信息畅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四是区域内种苗资源 和土地资源 丰富,劳动力充足,可满足示范园 建设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的现状条件,可以满足 柞水县 核桃示范 园 建设的需求。 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20 第四章 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 ( 1) 通过新建 万 亩 核桃经济林示范园 ,使 柞水县 核桃栽培面积达到 万亩,优质良种核桃基地达到 万亩 , 优质丰产生态型核桃基地初步形成。 在正常年份,核桃示范园 3 年挂果, 5 年亩产 30公斤,十年亩产120 公斤,平均亩产 75 公斤。 示范 园 年产核桃 吨以上,年产值939万元。 吸收剩余劳动力 417 人。 项目区群众依托 核桃经济林 示范 园户均年收入增加 2792 元,人均年 增 收入 601 元。 ( 2) 提高基层及农户经济林建设技术水平,使传统粗放分散经营向集约规模化经营型转变,辐射带动区域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 3) 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 个 百分点 , 进一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基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 ”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以 示范园 建设为核心,以科技支撑为动力,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服务组织为载体,坚持示范带动、规模经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项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条的构筑,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核桃产业示范基地,提高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原则 ( 1)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区位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21 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趋势,加快发展区域具有特色的 优良 品种,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 2) 坚持科技先导与标准化原则。 以科技为支撑,使用优良品种,实施品种化栽培,坚持高起点、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 ,品牌化经营。 ( 3) 坚持规模化与效益优先原则。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力,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既增强项目区经济实力和群众收入 ,又实现区域内环境、资源、 人口、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 4) 坚持全面规划、国家支持、农户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 重点,积极引导农户转变观念,形成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 化、服务社会化的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建设任务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为: ( 1) 应用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新建 6260 亩 优质丰产核桃示范 园 ; ( 2)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项目 区 及整个区域核桃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 3) 开展技术培训与宣传,使项目区农户掌握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建设宣传设施,使基地建设家喻户晓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社会各界支持参与。 建设规模 ( 1) 示范 园 建设:新建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6260 亩。 ( 2) 设施建设:宣传牌 2 块, 标志碑 6 座。 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22 ( 3) 技术培训与宣传:使项目区 1572 个农户接受核桃经济林优质丰产综合经营管理技术,并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 4) 购置挖镢、铁锨 、 机动喷雾器、诱虫灯等必要的生产工器具501 件 ( 套 )。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总体布局与范围 总体布局 根据 柞水县 自然 地理条件,核桃资源分布及其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集中连片,版块推进,突 出重点,规模适度 ,群众自愿 ”的原则,项目布局 在 柞水县 南部和东部的乾佑河、社川河流域 海拔 750— 1250 米的低山丘陵区 与 河谷坡塬 区。 项目建设范围与规模 项目区包括 蔡玉窑、瓦房口、石瓮、小岭、凤凰、柴庄六个乡(镇)的 7 个行政村 ,示范园总面积 6260 亩 , 土地权属均为集体。 各 (乡)镇建设规模 为: 蔡玉窑镇 242 亩, 瓦房口乡 523 亩, 石瓮镇 630 亩, 小岭镇 486 亩, 凤凰镇 2803 亩, 柴庄乡 1576 亩。 各行政村建设规模见 附表 3。 示范园 建设 技术路线 园址选择 → 规划设计 → 选择良种壮苗 → 整地 → 科 学栽植 → 抚育管理。 示范园栽培技术措施 品种选择 根据项目区核桃品种资源分布情况,选择 在当地生长良好,优质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示范 园 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23 丰产和抗逆性强的 辽核 1 号 和 香玲 两 个品种 ,其中 辽核 1 号 2971 亩,占示范园总面积的 %; 香玲 3289 亩,占示范园总面积的 %。 项目区 品种 选择 见表 51。 造林 苗木 苗木质量 :苗木采用 1 年干 2 年根的Ⅰ级嫁接苗。 根据《主要造林 项目区核桃品种选择一览表 表 51 乡镇 行政村 品种 合计 辽核 1 号 香玲 合 计 6260 2971 3289 蔡 玉窑 镇 马房湾 村 242 242 瓦房口 乡 老庄村 523 523 石瓮镇 四新村 630 630 小岭镇 金米村 486 486 凤凰镇 小计 2803 2803 瓦房村 2254 2254 东垣 549 549 柴庄乡 安坪 1576 1576 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DB61/T378— 2020) ,苗木具体质量标准为: 苗高 40 厘米以上,地径 厘米以上,主根保留长度 30厘米以上,大于5 厘米侧根 15条以上,根幅 25厘米以上 ,且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 苗木的起运与处理 :起苗前一周灌一次透水,使苗木吸足水分,而且便于掘苗。 苗木掘出后,对地上部分结合整形适当修剪;地下部分剪除所有劈裂、折伤和病虫害根,以利于刺激新根的形成。 苗木运输必须遮盖,防止苗木水分损失,并随起随运随栽,缩短苗木根系暴露时间。 对于暂不栽植的苗木,用湿土掩埋根系,假植在背柞水县 核桃经济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